首頁 歷史

前秦書

秦書 卷四上 太宗本紀第四上

前秦書 張仕一 2582 2021-08-28 17:50:11

  太宗諱膺,字清懷,母余貴妃。太宗少好兵戈,常習劍戟,嘗從高帝狩獵,有一狼入圍,太宗拉弓射之,即中,高帝大喜,封為“小狼王”。

  既長,頗讀兵書,以戎馬為志,自薦于高帝曰:“兒請?zhí)崛邉?,為父皇掃天下?!钡奂沃?,使從圣王征?zhàn)。

  從圣王建捷于卻狼山,王分使趙政將兵四萬略地并州,以太宗為副將,時太宗年方弱冠,偏軍從趙政,每戰(zhàn)斗陣,勇武莫當,敵常見而畏戰(zhàn),伏首乞降,遂略定西河、朔方、五原,所到報捷。高帝異太宗壯勇,以為并州牧,鎮(zhèn)守晉陽。

  十五年春,以為并州牧、都督并州諸兵事、太原留守。太宗在太原,修整武備,挑選果勇,培植良馬,冶鑄兵器,揀精銳七千二百人,分為九陣,每陣八百,日夜操練,遂為天下精兵,號曰“八百閻羅”。太宗自領中陣,部將陳瑞、公孫禾、何超、胡珍、馬境、費徐、姜萃、佯登,凡八人,各領一陣。

  十七年夏,鐵甲鮮卑五萬余騎犯雁門。太宗聞之,部大兵固壘于郡縣,躬將輕騎向代郡,令中山太守嚴聚發(fā)郡兵共圍代郡,遂拔之,斷鮮卑退路。帝乃南擊鐵甲鮮卑犯雁門軍,戰(zhàn)于野,王揮槊而前,身率騎出入于虜圍,手斬鐵甲鮮卑大單于于陳,“八百閻羅”悉沖虜軍,所到橫掃,鮮卑遂奔北,為王伏騎所劫,前后并擊,大破索虜,斬首三萬余級,漠庭大震。

  十八年春,鐵甲鮮卑復寇代郡,太宗以羸兵為誘,餌之,大破其部。帝遂輕騎逐北,掃蕩萬里,絕漠拔其王庭,盡屠其部,遷其種落,鐵甲鮮卑之部遂不見于沙漠,余落奔逃于白衣、黑衣,復不成庭帳。高帝嘉太宗功,賜持節(jié),加都督大漠諸軍事,賞金銀帛玉巨繁。

  先是,廢太子秦序好文房之事,久在宮掖,不有寸功;太宗為并州,頻立戰(zhàn)績,名震大漠,太子頗患之,太宗亦微有奪嫡志(注曰:高帝無皇后,無嫡子,此言奪嫡者,以闕嫡而言)。

  有道士名楊卿達,散發(fā)奇服,每日在太宗王府前逡巡吟唱,衛(wèi)士驅之,每曰:“何逐帝師乎?”太宗聞而異之,召見。既坐定,卿達叩首曰:“陛下萬歲?!碧诖篌@,叱之曰:“至尊春秋鼎盛,汝是何言?”(注曰:不過試探耳)卿達對曰:“脫有不諱,陛下自當奉纂?!碧谟謪柭曉唬骸疤右嗫堤甏搜院我??”卿達曰:“君豈無此意?!碧谀唬溥_又言:“愿為陛下謀之?!碧谒炫c語,甚歡,于是引之為左右。

  廢太子既患太宗奪嫡,欲建功名。十九年春,帝大議群臣,欲加兵鮮卑。太子請為征討,帝許之,以太子為都督征討諸軍事,都督步騎十二萬出盧龍東鄉(xiāng),以清白衣鮮卑。太宗聞訊,問計于楊卿達曰:“我奮戰(zhàn)北鄙數(shù)年,若使其得功,我何如也?今當諫陛下,使之罷?!鼻溥_言曰:“太子生于深宮,初將大眾,驕而自恃,安能克捷?必取敗矣。時其名聲大衰,復賴王以戡亂也,何以諫止乎?”太宗聽其言。太子果敗還,推尤于副將韓豐,使豐畔入鮮卑。

  夏,鮮卑遂以韓豐為鋒,寇盜遼土,豐轉寇于右北平、漁陽、上谷、代,所到?jīng)_破,諸將概不能御。

  秋,高帝召圣王入京,北御鮮卑。時上谷、代已陷,長吏悉死,豐趣中山。趙政、趙之揚為韓豐所敗,單馬奔走。豐遂破中山各縣,西鄉(xiāng)常山、雁門,圣王遂屯于常山,與之相峙。部署諸軍,欲深溝高壘,遏之于雁門。

  太宗聞之,頗不屑,與楊卿達曰:“何以一畔將,使中華驍勇卻步邪?”暗中出營。直韓豐帥軍叫陣,太宗見其麾蓋旗節(jié),遂勒馬急趣,至于其前,挺矛刺豐于萬軍之中,梟首其尸,回馬歸營,胡虜悉不能當,遂大亂。太宗于是召集親兵并“八百閻羅”凡八千人,乘鋒呼喊,直搗其軍,斬虜馘俘數(shù)千。時圣王不知,惟聞營外殺聲,方曉此事,盡出軍以逐北,遂克復失地,馘斬鮮卑萬計。

  既勝,太宗提韓豐首級入帥帳,擲之于眾人前,高聲笑曰:“聞諸將皆畏懼于此賊,以為當是絕代勇將,人莫能敗,今入陳斬之易于探囊取物,可見其不過插標賣首耳,何以憚之乎?”眾將慚懼,皆叩首拜小狼王,圣王嘉之曰:“侄兒有本王當年之風也?!?p>  太宗遂躬率鐵騎,逐擊鮮卑,跨越千里,摧破隨涂,每戰(zhàn)常身入敵陳,而胡虜悉不能與戰(zhàn),皆畏之如虎,凡孩童夜哭者,往往以太宗名嚇之,即可止啼。

  二十一年夏,詔加圣王都督西道諸兵事,太宗都督東道諸兵事,各軍十萬,北擊白衣、黑衣鮮卑,太宗以重兵中道緩趣,自將輕騎,直搗其單于王廷,鮮卑大驚,與戰(zhàn),太宗破之,白衣遂降于太宗。高帝詔分離其種洛,各安處之。

  二十二年五月,高帝崩于萬圣宮。廢太子秘不發(fā)喪,矯詔令太宗入京。先是,太宗與高帝有約,以為軍國大事,在邊為密,求高帝每與己詔,改“奉天皇帝”之皇字“白”下“王”為“土”。高帝臨崩時已憔悴,忘言于太子,以是太子事泄。

  太宗攜詔,問之于楊卿達,卿達曰:“彼既矯詔,是欲圖我,不可不謀。今可傳檄四方,言太子弒君,秘不發(fā)喪,又矯詔召我,陰圖不軌,君以“吊帝喪,誅不孝”為名,假絳晉之精卒,憑諸藩之協(xié)贊,師出有名,義正言順,何患大事不成?”太宗然之,遂以“吊帝喪,誅不孝”為名,起于晉陽。傳檄各州,冀州牧趙政、幽州牧趙之揚皆贊成之,青州牧高玉、兗州牧任成雖不明言,而皆不遣兵助廢太子。

  朝臣聞訊,逼問于太子,太子始言帝未崩,臣皆求見,太子不能制,言帝方崩,發(fā)喪,即位柩前。

  七月,太子召圣王、明王入洛。太宗至于野王,明王軍六萬距之。姜萃問于太宗曰:“明王親來,何以距之?”太宗曰:“但使諸將奮力矣,我為諸君請明王入帳?!碧谀藫]戈入陣,所向無敢抗衡,遂一舉禽明王于陣中,軍遂降潰。太宗迎明王入營,明王慚憤而不視太宗,太宗親慰之曰:“我以討不孝而舉兵,奉天持義,以是能僥幸勝皇叔,此義之力也,非戰(zhàn)之失也,皇叔勿以掛懷。”明王意遂稍解。

  八月,太宗濟至河陰,圣王將兵十萬距之,太宗復禽圣王于陳。太宗再戰(zhàn)連禽圣、明二王,天下震動,郡縣不守,兵將降伏,遂推鋒至洛。廢太子欲固守,然洛中乏兵,不旬城破。九月初二,太宗部將佯登先登破城,太宗于是入洛,廢太子自盡于宮。

  太宗既入洛,欲親往宮中,楊卿達諫曰:“以誅不孝為名,當先發(fā)喪,上廟謚,然后入宮。”王從之,為高帝發(fā)喪,上廟謚,乃入宮。見太子尸,大罵不止,連斫數(shù)刀,欲使犬食之。卿達復沮之曰:“彼皇家子,安可如此,且損王度也?!蹦酥梗允嗽?。

  十月,太宗踐阼,大赦天下,普增同至自晉陽者,武三階,文兩階,廢高帝太子序為庶人,詔余官宜各如故。改明年元為昌武。

  十一月,加冀州牧、都督冀州諸兵事、鄴城留守趙政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使持節(jié),進爵為常山公,余官如故;加幽州牧、都督幽州諸兵事、北平留守趙之揚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使持節(jié),進爵為遼西公,余官如故。

  十二月,遣使巡行州郡,擢陟幽寒,選拔賢良,彈劾不法,勸課農桑,諸有不公者悉聽告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