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得到,隨著路程越來越遠,那些派出去遠洋作戰(zhàn)的單位,也越來越難在受傷之后,及時地撤回醫(yī)療設施、維修工廠。
如果再多占領幾個“機械零件商店”,疊加幾個“每秒恢復2點耐久”的特質(zhì),保證機械單位能夠在遠渡重洋的條件下,仍然可以得到及時的維修。
至于這個,除了上次利用工程師,陰差陽錯的占領了一個“中級民用建筑”以外,林云還并不清楚其中的運作原因。
在游戲當中,這些中立建筑是直接分布在地圖上的,時刻都可以觀測得到。
可在這里,戰(zhàn)術地圖直接把所有的“外界勢力”,全部標注成了“中立單位”“平民建筑物”——
幸存者士兵,被視為類似于“平民”的單位,他們確實有槍、能夠遠程攻擊,但他們在受傷后,也容易潰散、恐慌、逃跑。
他們在舉止上,與2代中10塊錢一個的持槍平民,沒有多少區(qū)別。
幸存者工人,被視作類似2代中“技師”一樣的單位。
他們同樣算是平民單位、同樣可能持有槍械、同樣會在受傷之后四處潰逃,甚至,同樣也被視為10塊錢一個。
不要誤會,這里的“10塊錢”指的不是基地可以批量生產(chǎn)這些人員,而是他們僅僅價值10塊錢的成本。
如果一個動員兵想要通過擊殺他們來升級,那么按照“擊殺3倍自身價值升級”的規(guī)律,100塊錢的動員兵,在沒有觸發(fā)“威脅指示器”的情況下,需要擊殺30個這樣的人,才能夠升一級。
所以,他們即使多次與幸存者勢力交火,但最終升級的人數(shù)卻不多。
也就是說,由于外界不存在游戲中一樣的“敵方玩家勢力”,所以那些遇到的幸存者勢力,無論是友好還是敵對,最終都被視為“中立勢力”了。
至于中立建筑物,民房是被視為“可進駐的普通防御工事”,油井被視為“科技鉆油井”,這些屬于大致功能接近的,所以效果也相似。
可提到“科技前哨站”“機械零件商店”,這就不太好在現(xiàn)實中找到原型了。
結(jié)果,到底該怎么占領這樣的建筑物,目前仍然沒有搞明白。
顯然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暫時沒辦法大量控制“機械零件商店”了。
所以,如果想要保證裝甲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那只能換一個思路——
外界分隊可以共享“聯(lián)合營地”的醫(yī)療、維修設備,倒是可以直接利用他們的物資來補充自己。
但基地生產(chǎn)的單位,無論是步兵、載具,還是船舶、飛行器,都只能使用己方配套的相應設備,不能與外界設施通用。
如果林云打算把勢力范圍延伸到第二戰(zhàn)場,就有必要再次開拓一處分基地、再次建造一些生產(chǎn)與維修的設備。
至于這個,那就必須要再找一片區(qū)域,用來放置前哨基地、修建相關建筑了。
得想想辦法,在“聯(lián)合營地”那邊,修筑一些己方的建筑設施。
眼下,趙勇直接干涉“聯(lián)合營地”內(nèi)部的項目決議,雖然舉動有些冒失,但未嘗不是一件趁機安排自己人員的機會。
只要能夠以幫忙的名義,把勘探車給派遣過去,那就算是扎下根了。
到那時,就可以現(xiàn)場表演組裝坦克,直接發(fā)展成為一支常駐勢力。
之所以說他的舉動冒失,是因為林云到目前為止,并不知道“聯(lián)合營地”到底在面對著怎么樣的尸潮、遭受著什么程度的其他幸存者劫掠。
即使他有著偵察衛(wèi)星,但也依然有著一部分的偵查盲區(qū)——
比如,只能夠看到“中立平民大樓”被敵對人員進駐了,但其中到底進駐了多少數(shù)量的人、持有著什么樣的武器、建筑物總共有多少的耐久值,這個是不太清楚的。
放在感染區(qū),那就是能夠看到大樓被感染了,但不清楚大樓內(nèi)部到底裝著多少感染生物、大樓能夠承受怎么樣的爆破。
在巷戰(zhàn)方面,如果真的和紅3一樣,維和步兵手持防爆盾牌進入大樓,結(jié)果還只能換來一個“一比一”的戰(zhàn)損比,那林云一定會賠個傾家蕩產(chǎn)。
一比一的比例,而且無論大樓里裝著什么樣的東西,都只能換個一比一的交換比,那這也太難受了!
再比如,只能看到其他幸存者擁有著“兵營”“工廠”,但不知道它們內(nèi)部有著怎么樣的資金預算、目前正在生產(chǎn)什么樣的項目。
除非是林云派遣間諜滲透進去,否則無法得知其他勢力掌握的資源、目前正在執(zhí)行的生產(chǎn)隊列。
這種情況下,直接就一口答應出手相救,實在是屬于不明敵情的冒失行為。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
無論如何,不可能不考慮實際情況,拍腦袋想當然的去做事,否則只會完蛋的更快。
但說趙勇的行為算是一次機會,也是基于林云這邊的條件,最終考慮出的結(jié)論。
畢竟,以目前基地生產(chǎn)出來的士兵來看,他們的交際能力還是太差了。
如果讓他們?nèi)?zhí)行外交活動,那他們究竟能不能與其他幸存者搞好關系,恐怕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所以,在找不到更好外交人員的條件下,趙勇這些人,已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了。
就算他們能力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也是目前林云勢力當中,溝通能力最好的那一部分人了。
也就是說,要么林云親自出面,要么他能夠找到更好的人選,否則的話,即使外界分隊這些人容易出錯,但也只能先拿去用了。
然后,正是他們這些人,雖然說話終究有些不夠穩(wěn)重,但起碼也算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會。
畢竟,正是他們略帶冒失的舉動,給了林云一個往第二戰(zhàn)場派遣兵力的理由與借口。
而基地的擴張,就代表著掌控更多的礦石、更多的資源。
有時候,一個非常完美,但討論時間非常長的策略,效率或許還不如一個比較粗糙,但討論時間非??斓呐R時起意。
把這種抽象的概念,換成具體的游戲局勢,就類似于,3代中一上來就開辟3個礦場的戰(zhàn)術——在1萬開局的情況下,顯得非常魯莽,可一旦成功,后續(xù)收益也極大。
風險是沒法完全消除的,重點在于抓住戰(zhàn)機。
總的來說,值得冒一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