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會之后的小會
皇宮內的聚會,最后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下結束了。
至于他們是真的震撼,還是假的震撼,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從皇宮出來之后,神刀山莊的莊主九黎甲并沒有在京城多呆的意思,直接動身返回了神刀山莊。
霸王世家的項飛羽則去了項氏家族在帝都內的莊園,不知道有何打算。
當代天師張九霄,留在了皇宮內。
只有圣賢莊的荀子里和老君觀的太微道人,還有金佛寺的了道大師在一起行動。嚴格說來,他們代表的是儒釋道三家教派勢力。
出了皇城之后,荀子里就開口邀請他們去城外的書院里坐坐。
太微道人點頭說道:“老道正好想嘗嘗荀夫子煮的茶水?!?p> 了道大師也點頭說道:“那貧僧就叨擾了?!?p> 荀子里說道:“定不會讓兩位道兄失望。”
隨后他們就去了城外的尋真書院。那是屬于圣賢莊的產業(yè),專門負責招收有錢有勢的人家的孩子。也是圣賢莊賺錢最多的一個書院。
當然,這不代表這里的教學水平就很高。
其實圣賢莊內真正有學問的人,幾乎不會來這個書院里教書,但是不可否認,尋真書院是圣賢書手中裝修的最豪華的書院。
就連荀子里平時居住的小圣賢莊,都遠遠無法在物質條件上和尋真書院相提并論。
書院內,環(huán)境優(yōu)美,雕梁畫棟,各種休閑娛樂設施齊備,到處都是為學子們修建的讀書亭。只是大部分亭內都空無一人,而那些娛樂場上卻人聲鼎沸。
看到書院內的環(huán)境之后,太微道人問道:“荀夫子,面對這種情況,你不生氣嗎?”
荀子里笑了笑說道:“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他們交錢來讀書,所有應該教授給他們的知識,書院不會打任何折扣,至于能記住多少,理解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p> 太微道人點頭說道:“夫子的教學觀念頗有一番上善若水的意境?!?p> 了道大師頗為感慨的說道:“今生不修來世福,這就是現(xiàn)實,也是命啊?!?p> 對于這些打不得罵不得的學生,荀夫子他們擁有一套特別的教育體系。盡可能的傳授高深的知識和學問,讓學生的家長們相信,尋真書院所傳授的知識是天下最好的知識,至于他們的孩子學成畢業(yè)之后,依舊不成才,也不會怪罪到書院頭上,只會埋怨自家的孩子悟性不夠。畢竟書院里傳授的那些知識,他們也理解不了。等畢業(yè)了,孩子依舊理解不了,他們也覺得正常。
這種撈錢的方式,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別人想學也學不來。
當然,圣賢莊也不期待尋真書院能夠尋到真龍。
圣賢莊真正的傳承者,都是從各地開辦的學堂里認真遴選出來的。他們的待遇可不會那么舒適,勤學苦練,只是尋常,勞動實踐,也非等閑。
當然那種學子,在尋真書院是看不到的。
幾乎穿過了大半座書院,荀子里他們才進入了一個清雅幽靜的小院子里。
荀子里為太微道人和了道大師斟茶之后,直接問道:“兩位道兄,怎么看徐天邦的示好?”
太微道人說道:“長生不老,是我等修行者的永恒追求。不管是真是假,還是需要驗證之后,才能判斷?!?p> 了道大師說道:“雖然貧僧知道,這是朝廷在借助咱們之手,鎮(zhèn)壓江湖,可是他們所開出的條件實在令人沒有拒絕的可能性?!?p> 荀子里說道:“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話,那個逍遙王恐怕是活到了數(shù)十年前才坐化的。那簡直稱得上是奇跡了,荀某都有些心動了?!?p> 對于他們這種真正站在巔峰的人來說,金錢和美女,全力和地位,都不在放在眼里,可是長生不老,卻不能置之不理。
而且這個消息還是出自那個神秘的逍遙王。
隨后,了道大師問道:“荀夫子,可否為貧僧解惑,那逍遙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金佛寺對于逍遙王的記載很是簡陋,當年也沒有和他打過交道。
而老君觀和圣賢莊則不同,逍遙王幾乎可以算是他們的傳人,在他們兩家分別學過藝。
太微道人先開口說道:“逍遙王的本名幾乎無人知曉,但是他的天賦和毅力,都是一等一的。當年他化身令東來,加入我們老君觀拜師學藝,也不顯山露水,在觀中修行十年,都沒有人察覺到他的真實身份。當年本觀有許多長老,都將他看做我們老君觀未來的接班人。只是突然間他就失蹤了。”
荀夫子接著說道:“他從老君觀出來之后就自廢武功,加入了我們圣賢莊,當了八年的大齡好學生。幾乎將我們圣賢莊的所有藏書都看完了,武功秘典也不例外。之后他又突然消失了。直到十多年后,四十多歲的他才開始真正的闖蕩江湖,始一出來就是大宗師修為了。最后得了個中原大俠的稱號。也不知他是怎么考慮的,最后接受了皇室的冊封。成了鎮(zhèn)壓天下的逍遙王。”
太微道人和荀夫子兩人講述的很是籠統(tǒng),但是了道大師卻聽出了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逍遙王做事隨心所欲,而且武功和學問都極高,但是性情卻不張揚,反而有些沉穩(wěn)的過分,是個令人無法理解的奇怪的人。
說完逍遙王,他們就將話題轉移到了令牌身上。
了道大師說道:“天地人三塊令牌合一,記載了長生之秘。不知這個消息,正氣幫,天下鏢局,還有神兵谷的人知不知道?”
荀夫子想了想之后,說道:“恐怕他們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只是當年地字令牌和人字令牌消失,讓正氣幫的人,漸漸的絕了三令合一的念頭。”
太微道人說道:“看來武林大會,咱們是不得不參加了。”
了道大師說道:“就是不知道,項家主和九黎莊主,他們兩人愿不愿意看到武林大會正常召開?!?p> 荀夫子說道:“以老夫對九黎莊主的了解,他恐怕會等待,三塊令牌在武林大會上聚合之后,再突然發(fā)難?!?p> 太微道人點頭說道:“項家主的脾性恐怕比九黎莊主好不了多少??磥磉@場武林大會是血雨腥風的開始?!?p> 了道大師說道:“既然兩位道兄都已經決定參加武林大會,那貧僧到時候也帶著寺中的弟子去見見世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