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過程
“到了這個萬歷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86年,朝鮮之役爆發(fā)的幾年前,鄭氏就生下了個皇子,誰呢?朱常洵?!?p> “話說朱翊鈞聽到鄭貴妃生下皇子之后,那是喜歡得不得了啊,當(dāng)即就準(zhǔn)備把鄭貴妃晉升為皇貴妃?!?p> “哎,朱翊鈞在對待鄭貴妃的態(tài)度上顯而易見,可是在對待王恭妃的態(tài)度上,就只能說是冷落了,長達(dá)幾十年的國本之爭也由此展開了序幕?!?p> “你想啊,朱翊鈞如此寵愛鄭貴妃,那他肯定架不住鄭貴妃在枕頭邊吹風(fēng),吹什么風(fēng)呢?那當(dāng)然是母以子貴,想要把朱常洵立為太子!”
“但是你也知道,明朝實(shí)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按理來說,太子之位只能是由朱常洛來擔(dān)任,所以鄭貴妃的枕頭風(fēng),勢必要引起一場嚴(yán)重的政治危機(jī)?!?p> “說是有則流言稱,朱翊鈞和鄭貴妃曾經(jīng)到大高玄殿祈禱盟誓,說要把朱常洵立為太子,而且還寫了份承諾書,他們將承諾書裝在一個匣子里,由鄭貴妃來保管?!?p> “那么從這個流言就可以看得出來,朱翊鈞對鄭貴妃的承諾,已經(jīng)違反了祖制和封建禮制,這是其他人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基于此流言,朝中大臣紛紛上奏請求朱翊鈞盡早冊立朱常洛為太子,以破除流言?!?p> “在對待這件事兒上,朝臣們那是一個比一個勤快,爭相提及皇儲問題,上表的奏章成百上千,大部分都是指責(zé)后宮干政,矛頭直指鄭貴妃?!?p> “說是在朱常洵出生之前,也就是萬歷十四年的時候,當(dāng)時的內(nèi)閣首輔申時行給朱翊鈞上奏。”
“這個申時行就給朱翊鈞列舉了兩個例子,說明英宗兩歲的時候,和明孝宗六歲的時候就被冊立為太子了,然后要求朱翊鈞冊立朱常洛為太子?!?p> “話是這么說,但是朱翊鈞不干,他不喜歡王恭妃也就算了,也不喜歡朱常洛,自然是不想把朱常洛冊立為太子?!?p> “但在朝臣的奏章時,朱翊鈞也架不住朝臣們每天都要說這個,于是就找了個借口說,朱常洛現(xiàn)在還小,等他再大一點(diǎn)兒吧!兩三年之后再舉行也不遲!”
“哎,然而過了兩三年之后,朱翊鈞還是并無冊立之意,不僅沒冊封王恭妃,也沒有冊封朱常洛為太子?!?p> “而就在這時,鄭貴妃卻是生下了朱常洵,朱翊鈞大喜啊,還準(zhǔn)備把鄭貴妃冊封為皇貴妃。”
“就是因?yàn)檫@個,讓朝臣們都感覺到了欺騙,好啊,當(dāng)初你說等朱常洛長大了再冊封他為太子,可他現(xiàn)在都五歲了你還沒有動作!”
“不僅如此,竟然還想要冊封鄭貴妃為皇貴妃,這不就是明擺著想要廢長立幼嘛?”
“吶,這種事情朱翊鈞是完全有可能干得出來的,但朝臣們可不會答應(yīng),皇帝要違背祖制,那我們這些當(dāng)臣子的,絕對不能讓皇帝違反祖制??!”
“于是就在鄭貴妃被冊封的那天,戶科給事中姜應(yīng)麟,還有吏部員外郎沈璟等人就聯(lián)名上疏給朱翊鈞,請求冊立東宮?!?p> “其中姜應(yīng)麟寫的奏章,言辭激烈,不僅寫了朱翊鈞的不作為,而且還有意無意的罵他,把他比做商朝時期的帝辛商紂王?!?p> “朱翊鈞一看,當(dāng)即就大發(fā)雷霆,說朕冊封鄭貴妃為皇貴妃,當(dāng)然不是因?yàn)橐獌粤⑧嵸F妃的兒子為太子,你們這群人怎么能質(zhì)疑朕呢?”
“于是當(dāng)即下旨,說鄭貴妃因?yàn)榻o他生了個兒子,有大大的功勞,冊封皇貴妃也沒什么不妥,冊立太子還是按照長幼順序來的,你們這群人不用質(zhì)疑朕了。”
“下完這道旨后,朱翊鈞立馬就又下了另外一道,因?yàn)榻獞?yīng)麟罵得最厲害,所以朱翊鈞就把他給貶到其他地方去了?!?p> “其他上疏的人,比如說沈璟和刑部主事孫如法,都相繼被朱翊鈞下旨懲罰。”
“但也正是因?yàn)橹祚粹x冊封鄭貴妃為皇貴妃這事兒,以及他下的詔書當(dāng)中,已經(jīng)明確言明了,冊立太子,是要按照長幼順序來的。”
“很快,全國各地的官員聽到姜應(yīng)麟因?yàn)樯鲜枵埱髢粤⑻佣毁H,于是又有幾十個官員上疏朱翊鈞為姜應(yīng)麟求情?!?p> “但此時的朱翊鈞已經(jīng)非常惱火了,那些個大臣天天催自己冊立朱常洛為太子也就算了,那個姜應(yīng)麟罵朕,你們竟然還給他求情?所以朱翊鈞依舊我行我素,置之不理。”
“鄭貴妃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后,群臣們幾乎是一致反對,他們不僅反對朱翊鈞的行為,同時也反感鄭貴妃?!?p> “你想想看,朝臣們跟朱翊鈞都不對付,那朱翊鈞還能給他們什么好臉色,對朝事也不上心了,最后甚至連朝也不上了?!?p> “當(dāng)時,李太后已經(jīng)很老了,在慈寧宮安度晚年,五更的時候已經(jīng)聽到太監(jiān)叫朱翊鈞起床去上朝的聲音了?!?p> “而且那時候張居正已經(jīng)死了,馮保也被貶到其他地方去了,這時內(nèi)閣就由申時行來管理?!?p> “不過這個申時行對朱翊鈞仍然抱有幻想,認(rèn)為朱翊鈞有朝一日會突然醒悟過來,然后做一個明君,對朱翊鈞那是百般遷就?!?p> “但是申時行終究還是錯付了,朱翊鈞那是撒手真的就不管了,往后宮里一躲,哎,誰也找不到他,也不敢去找?!?p> “朱翊鈞的這番行為舉止再次引起了朝臣們的不滿,朝臣們便接著上疏請求冊立太子?!?p> “說是萬歷十八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1590年,那時候正值朝鮮之役爆發(fā)時期,朝臣們集體要求朱翊鈞冊立朱常洛為太子,并且跑到了杜門請辭?!?p> “當(dāng)時因?yàn)樘幱谔厥鈺r期,朝中急需人才,朱翊鈞雖然生氣,但是還是跟他們說,等朱常洛十五歲的時候再行冊立,現(xiàn)在還是趕緊把倭寇給打跑吧!”
“哎,后來戰(zhàn)局扭轉(zhuǎn),大臣們又去找朱翊鈞,朱翊鈞這個時候就又說了,等到萬歷二十年再冊立吧!現(xiàn)在不用著急!那是一拖再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