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當即驚醒,翻身下床,正要與郭翁伯從正門逃出去,就聽到院外一陣嘈雜的喊殺聲、撞門聲。郭翁伯驚呼:“不好,亂軍已經(jīng)殺到門外了,怎么辦?”
王旭急道:“你快隨我來,我們從后門溜出去。”
于是,郭翁伯跟著王旭跑到后院,王旭來到墻根,扒開一塊青石,竟是一個狗洞。郭翁伯一怔,問道:“你是準備從這里鉆出去嗎?我郭翁伯是天下聞名的俠士,豈能鉆狗洞?”
王旭急了,一把拽過郭翁伯:“大丈夫能屈能伸,現(xiàn)在保命要緊,你還想這些個虛頭巴腦的干嘛?!”郭翁伯無奈,只得跟著王旭從狗洞鉆到院外。恰逢兩個騎兵經(jīng)過,郭翁伯、王旭拔出佩劍,從暗處沖出,一左一右將這兩個騎兵斬于馬下。郭翁伯、王旭順勢奪了戰(zhàn)馬,殺出一條血路,從邯鄲的北城門逃了出去。
郭翁伯、王旭一路策馬狂奔,沒過兩日就抵達南境駐地。郭翁伯、王旭見了張耳、陳余,驚慌失措的說道:“不知何方亂兵,趁夜偷襲邯鄲。我們兩人趁亂逃了出來,也不知道趙王現(xiàn)在怎么樣了?!?p> 張耳、陳余一聽,猶如晴天霹靂,急忙派出探子,潛回邯鄲打探消息。不久,探子回報:“不好了,亂軍夜襲邯鄲,趙王已經(jīng)死于亂軍之中。”
陳余頹然跌坐在地,過了半晌,問道:“到底是誰的兵馬?”
探子回稟:“是李良的兵馬?!?p> 眾人大驚:“不可能!李良追隨趙王多年,君臣情誼深厚。李良怎么可能叛變?”
探子只得告知詳情:
李良在太原久攻不下,又被秦軍封鎖了井陘,不得前行。秦將章邯派出信使,假托趙胡亥的名義,給李良送去書信:“你早年間曾是秦朝大將,如今受奸人蠱惑,誤入歧途。只要你棄暗投明,反趙歸秦,我們大秦就不計前嫌,饒恕你的罪過,并賜你高官厚祿?!?p> 李良接到書信,有點心動,又有點懷疑,猶豫不決之下,打算先行帶兵退回邯鄲。途中,李良正好撞見一支趙國派來的儀仗隊,聲勢浩大。李良以為是武臣出巡,就跪拜在道旁,通報:“末將李良,在此恭候趙王大駕?!?p> 不料,馬車的帷簾一掀開,卻是武臣的姐姐。武臣的姐姐赴宴歸來,業(yè)已大醉,看見李良跪在路邊,竟然借著酒意對眾人說道:“喲,我還以為是哪位大將軍,這不是那個成天跟在我弟弟屁股后面的小跟班嗎?哈哈哈哈。。。。。?!?p> 李良登時惱了,一躍而起,就要發(fā)作。李良的侍從也在一旁慫恿:“天下皆已反秦,有本事的人就能自立為王。早年間,李將軍你就已經(jīng)是秦朝的大將,武臣的地位遠遠在你之下。如今,將軍您屈身下就,投靠在武臣麾下,豈能稱心如意?區(qū)區(qū)一個小女子,見了您居然都不肯下車行禮,還口出狂言,當眾辱罵,我都替您不值啊。請讓我殺了她,為您出這口惡氣。”
李良本來就在盛怒之下,經(jīng)這么一挑撥,當即將武臣的姐姐斬殺。李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率領(lǐng)著大軍,趁夜偷襲邯鄲,誅殺了武臣,蒯通也不知所蹤。
張耳等人聽完,懊惱不已:“趙王的姐姐驕縱無禮,害死了趙王不說,趙國也行將毀于一旦了?!?p> 沉默片刻,王旭說道:“如今,當務(wù)之急是重建趙國;然后再討伐李良,為冤死的趙王報仇。我們都是外鄉(xiāng)人,不是趙國故民;想要趙國人歸附我們,非常困難。我們只有擁立趙國先王的后裔,才能重建趙國。”
張耳頷首稱許:“說的極是。我聽說趙王的后裔之中,有位叫趙歇的公子最為賢明。我們不如扶持他做趙王,復(fù)興趙國?!庇谑?,眾人依計,找到趙歇,擁立其為“趙王”。
過了幾天,眾人正在議事,張耳突然感慨道:“不知蒯通先生怎么樣了?”
陳余沮喪的說道:“這么久都沒他的消息,十有八九是死在亂軍之中了吧?!?p> 話音未落,堂外傳來一聲回應(yīng):“我活得好好的,陳將軍為何好端端的要咒我死?”
眾人連忙向堂外望去,竟是蒯通。眾人連忙出迎,將蒯通請進大堂。郭翁伯問道:“蒯先生,我們還在擔(dān)心你,你這些天都去哪兒了?”
蒯通笑道:“李良偷襲邯鄲的那個晚上,我見賊兵勢大,只得偷偷鉆進我家后院的枯井里,藏了兩天。后來,我實在餓得受不了了,索性冒死從井里爬了上來,才發(fā)現(xiàn)搜捕我的人馬早已撤走了。于是,我躲到朋友家里,隱姓埋名。之后,我又聽說幾位將軍逃難至此,就趁著夜色,偷偷從城墻的一個狗洞鉆了出來,溜出邯鄲,趕來與你們會合。”
郭翁伯與王旭相視一笑,蒯通不明就里,惱火起來,嗔怒道:“不就鉆了個狗洞嗎,你們是在取笑我嗎?”
郭翁伯與王旭連忙解釋:“蒯先生誤會了,我們哪敢取笑你。我們也是鉆狗洞才逃出的邯鄲。”眾人頓時爆笑起來。
隨后,張耳派出使者,前往魏國,請求魏咎增派援兵,合力討伐李良。不久,使者從魏國歸來。張耳滿心期待的問道:“魏咎是否答應(yīng)增援?什么時候發(fā)兵?”
使者沉默了一會兒,垂頭喪氣的說道:“我沒見到魏咎,他已經(jīng)被秦軍殺害了,魏豹也逃遁無蹤?!?p> 眾人大驚失色,連忙問道:“怎么回事?誰干的?”
使者如實相告:
章邯屢次敗給項梁,只得收拾殘兵,轉(zhuǎn)戰(zhàn)魏國,圍攻臨濟。魏王魏咎見章邯兵多將廣,只得向齊王田儋求援。齊王田儋親率大軍,馳援臨濟。
章邯命令屬下趁著夜色,讓戰(zhàn)馬口銜木條,偷襲齊王田儋與魏將周巿的大營。齊、魏聯(lián)軍慘敗,田儋與周巿均死于亂軍之中。隨后,章邯率軍圍困了臨濟。
苦戰(zhàn)多日,魏咎自知難以堅守,于是親自登上城頭,對著城下的章邯喊道:“章將軍,我是魏咎,我想提一個要求,只要你答應(yīng),我就獻城投降?!?p> 章邯在城下高喊回應(yīng):“倘若魏王您真能歸順大秦,實在是萬民之福。您請講,只要我能辦到的,保證答應(yīng)您?!?p> 魏咎喊道:“我只請求,獻城投降之后,將軍您必須要饒恕城中將士和百姓的性命,斷不可濫殺無辜。”
章邯一怔,頗為意外,問道:“魏王,您就這一個要求嗎?”
魏咎斬釘截鐵的說道:“就這一個?!?p> 章邯旋即當眾發(fā)誓:“我章某人對著天地,對著臨濟內(nèi)外幾十萬人發(fā)誓,保證實現(xiàn)您的要求。如若不然,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p> 魏咎卸下心中一塊巨石,如釋重負的說道:“謝謝章將軍。”
隨后,魏咎回到王府,點起一把大火,從容走進火海,慷慨赴死。城中數(shù)十萬百姓層層圍住魏咎的王府,長跪不起,哭聲震天。當天夜里,在一片哭聲之中,臨濟的守軍打開城門,歸降了章邯。
使者說完,已是淚流滿面,張耳等人也是傷感不已。
過了許久,趙歇說道:“魏咎就義,魏國滅亡。田儋戰(zhàn)死,齊國也岌岌可危。齊、魏兩國自顧不暇,我們是指望不上了。李良霸占著邯鄲,我軍勢弱,該當如何是好?”
張耳稟告:“方今天下,項梁最強,連章邯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們不如向項梁求援,必能誅滅李良,收復(fù)邯鄲?!壁w歇欣然應(yīng)允,派出使者,前往項梁的定陶大營,請求增援。
過了一段時間,使者從定陶歸來。趙歇見使者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驚訝的問道:“怎么回事,項梁不肯出兵救援,刁難你了?”
使者垂頭喪氣的答道:“那倒不是,我只是在半道上遇到亂兵,一路倉皇逃竄,才僥幸逃了回來。至于項梁,他已經(jīng)被章邯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