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落魄孔子圣賢路

第二十八章 魯定公薨于高寢

落魄孔子圣賢路 都泓 2254 2021-11-07 21:48:56

  公元前495年夏,五月二十二,魯定公薨于高寢。高寢,是首代魯國國君最初受封時的寢宮??鬃勇犝f后心情復(fù)雜,他既悲痛,又有恨鐵不成鋼的惋惜。他想起前不久子貢與自己談話時說過的評價魯定公的話,說:“子貢不幸而言中,這使子貢成為多言之人。”

  此話何來呢?

  同年正月,作為魯國附屬國的邾國邾隱公急切地來魯國朝貢,魯國以正式禮節(jié)接見。魯定公邀請了孔子的高徒子貢參加儀式。

  按照周禮,朝見儀式上,臣服國要向宗主國獻上象征誠意的“璞玉”,臣服國代表必須恭恭敬敬,臉要朝下,意味著臣服。而宗主國代表則必須昻首挺胸,雙眼平視,以表示宗主國之“尊”。

  而實際情況怎樣呢?正好一正一反。邾隱公把玉舉得很高,仰頭挺胸,顯示出一種高傲的姿態(tài);而魯定公則態(tài)度謙卑,低頭下視。兩人都違反常禮。

  見多識廣的子貢看到這情景,心中嘆息。在見到孔子時,子貢悄悄地說:“以禮觀之,二君皆有死亡焉?!?p>  孔子問:“此話怎講?”

  子貢說:“按照您的教誨,我知道禮是生死存亡的本體,一舉一動、左右周旋,以及進退、俯仰,都要按照禮的原則來確定。朝會、祭祀、喪事、戰(zhàn)備,都要從禮的角度去看待。今年在正月里就急切地朝見與接待,而且都不符合禮儀法度,兩位國君的心里已經(jīng)凌亂無禮了?!?p>  孔子聽著,臉色越來越凝重。子貢繼續(xù)說:“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按禮儀做,哪里能夠長久?邾隱公高仰,這是驕傲的表現(xiàn);魯定公低俯,這是頹廢的先兆。驕傲導(dǎo)致動亂,頹廢導(dǎo)致疾病。定公作為國家的主人,恐怕不會長久了!”

  孔子不語,陷入沉思。

  終于,沒出半年,魯定公薨逝的消息傳來。

  魯定公其實是含恨而去,他在位一十五年,受制于三桓,利用過陽虎,重用過孔子,但都沒能改變受制于人的命運,沒做過一天真正的國君。

  公元前510年,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去世。此時魯國的實際掌權(quán)者季平子,邀請魯昭公的弟弟姬宋趕回國都曲阜,即位為新的魯國國君,這就是魯定公。

  到魯定公的時候,魯國公室早已失去對軍隊的控制權(quán),三桓家族不僅壟斷朝政,而且分別控制著一部分軍隊。

  魯定公做了幾年國君后,發(fā)現(xiàn)魯國公室已經(jīng)被完全架空,自己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軍事上,沒有一樣比得上三桓。但作為國家的代表,還時不時地被推向前臺,疲于應(yīng)付,他對這種日子感到越來越厭倦,期望能夠早日改變這種為人傀儡的局面。

  魯定公手里沒有軍權(quán),只能抓住一切機會,借助一些人的力量來削弱三桓。有幾次差點就成了。

  在魯定公即位之初,季孫氏的家族就發(fā)生內(nèi)亂。季桓子的家臣陽虎,依靠多年在季孫氏擔任管家積攢的人脈和資源優(yōu)勢,架空年輕的季桓子,甚至發(fā)展到囚禁季桓子,逼他交出了大部分權(quán)力。

  魯定公八年,陽虎以宴請季桓子之名,欲車載季桓子并殺之,季桓子僥幸得脫。陽虎派其弟弟陽越攻打孟孫氏,自己率兵攻打叔孫氏,這明顯是直沖著三桓來的。最后三桓聯(lián)合攻擊陽虎,陽虎敗走陽關(guān)。

  陽虎之亂暴露了“三桓專權(quán)”的軟肋,他們架空魯國國君有一套,可對付一個叛亂的家臣卻差點翻了車。

  陽虎在某種程度上擔當了魯定公打擊三桓家族的先鋒,只是陽虎沒有利用好三桓家族之間的矛盾,反而是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聯(lián)合起來,有能力給予自己致命的打擊。

  實際上,陽虎之亂是魯定公打擊三桓的最佳時期,可惜他沒有把握好,只是采取了旁觀態(tài)度,不支持也不反對,任憑季孫氏內(nèi)亂發(fā)展。魯定公只知道坐山觀虎斗,豈不知獲勝的老虎終究會要自己的命的。

  魯定公九年,三桓軍隊再伐陽虎,陽虎奔齊,繼而投奔晉國趙氏。陽虎被迫逃亡,是魯定公的戰(zhàn)略失策。好在陽虎離開魯國前,為魯定公留下了另一枚棋子,這就是孔子。

  陽虎曾經(jīng)專程拜訪孔子,希望孔子幫助自己理政。但孔子卻認為陽虎跟自己不是同道中人,不愿意到陽虎手下任職。

  陽虎再三勸說孔子,當時的孔子已近天命之年,陽虎勸孔子說“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币馑季褪堑浆F(xiàn)在這把年紀了,再不出仕,就沒有時間了。這也是孔子所擔心的,同時陽虎的話使孔子看到陽虎親近人性的一面,于是孔子答應(yīng)出山。

  但當孔子還在猶豫的時候,陽虎卻敗逃到了齊國。

  按照孔子的主張,像陽虎這樣的家臣,不應(yīng)該掌握太大的權(quán)力。陪臣執(zhí)國命,是失去禮的反?,F(xiàn)象??鬃釉诓簧賵龊蠌娬{(diào)自己的這一立場。

  孔子的這一立場也傳進三桓家族的耳中,于是三桓認為孔子和自己是一波的。所以當魯定公提出要重用孔子的時候,三桓家族也就順勢而為,同意了對孔子的任用。

  孔子曾經(jīng)是魯定公的希望,但孔子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名義上幫了魯國,實際是幫了三桓的季氏。

  由于齊強魯弱,魯國的土地經(jīng)常面臨齊國的蠶食,而魯國奪回土地不是靠戰(zhàn)爭,只能依靠盟會講理。

  魯國歷史上依靠盟會奪回土地的事情,發(fā)生過不止一次,比如在柯地會盟上名士曹劌就搶回過土地。

  在夾谷盟會上,孔子逼迫齊景公把鄆邑、瓘邑和龜陰邑歸還給了魯國。而鄆邑原來是季氏的私邑,齊國歸還以后,自然而然回到了季氏的手中!

  孔子成為魯國大司寇后做的最有爭議的一件事,就是殺掉了魯國的聞人少正卯??鬃訌娬{(diào),少正卯的學(xué)說是誤國誤民的異端邪說,但少正卯和孔子搶過學(xué)生這是事實,因此有人認為孔子這是在消除異己。這成為政敵攻擊孔子的一大污點。

  在魯國錯綜復(fù)雜的政治格局中,當孔子在政治上掌握權(quán)力之時,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派系斗爭的漩渦。

  在這種形勢下要么激流勇進,要么被浪頭吞沒。

  也許是急于根除魯國的積弊,孔子變得相當激進,提出并實施“墮三都”計劃,命令學(xué)生子路帶兵拆除三桓家族的城墻。在孔子看來,三桓家族作為臣子,封地城墻高度不能超過國君。

  魯定公把“墮三都”視為消弱三桓的難得機會,極力支持孔子,當孟孫氏的家臣公斂處父在郕邑武力反抗墮城時,魯定公支持孔子派兵攻打郕邑,遭到三桓家族頑強反抗,又一次打了敗仗。

  屬于魯定公的機會,他有的錯過了沒有抓住,有的抓住了沒有把握好,最后也沒能翻盤,落得郁郁而終。而追隨支持魯定公的孔子,也不得不飄零于異國他鄉(xiāng)。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