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凡人三部曲之成長與愛情

第36章 弟弟

凡人三部曲之成長與愛情 劣毛 2146 2021-10-08 19:02:32

  我終于抵達山頂,卻發(fā)現在前方還有兩個更高的山頭,離我還有百十米。我沒有急著去那更高的山頭,先在這里再次俯看山谷。原先看不到的峽谷里的泉水位置現在也盡收眼底了。

  陽光從峽谷里穿過照到村子里,整個村子就有了明亮的光和溫暖。這種明亮和溫暖在整個峽谷的絕大部分陰影背景里顯得非常有人世間的煙火氣息。

  我自然而然意識到,不管這座山多么偉岸多么值得我來爬它,如果這里不能夠不管用什么方式來養(yǎng)活一些人,如果這山不適合人類生存,那么,它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只是成為那些探險家狂人的征服道路上的一個標記。

  而我不是探險家那類人。只是平常生活中有點喜歡到處走走的年青人。

  因為站得更高的緣故,所以,視野比原先在山谷里大了數百倍。有古詩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爬的這山雖然名不見經傳,但與登樓相比,卻是高了不止一百層。因為視野的開闊,人的心情非常的爽,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也就有了。

  站在懸崖邊沿,想起列子的御風而行,又想起“我欲乘風歸去”的句子,那感覺,完全渾是不在人間。

  但郁悶的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我完全應當得到對這個世界更深刻的認識,至少應當能夠看清自己人生道路前進的正確方向。但偏偏什么也看不清楚,又有四顧心茫然的悲涼。

  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神,沒有任何一個活物在無時不刻地注意著我的行為我的思想。我自己也沒有無時不刻地在意我自身。那么,我究竟有多普通這個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我轉過身,背對懸崖,面對熾熱而不可仰望的太陽。風很大,所以,身上本已汗水濕了的衣服已經完全干透,還有點冷的感覺。在太陽的普照下,在我這個高度看過去,整個齋堂鎮(zhèn)在巨大的一個凹地中間。河流就從它的旁邊一直往遠山流去。

  齋堂水庫的碧水被遠山遮住了絕大部分,只留出靠近大壩的一小段,使我可以想像這山間的水庫庫容量有無限長遠。

  真正使我驚訝的不是我所能夠在環(huán)顧四周時所見到的什么景色,而是我所見到的所有景色,無論是小鎮(zhèn)還是所有比我低矮的位置還是那些種了莊稼的土地,全部一起呈現了遠古一場大地震,地殼支離破碎的凝固場景。

  甚至能夠看到地震波對地殼造成的支離破碎的環(huán)狀影響。那個環(huán)的中心就在齋堂水庫大壩附近,基本上就是我那天來的時候看到的那個路邊的地震中心的標記。

  我被這種穿越時空而來的場景所震撼。

  世界這么廣大,而站在這個小山頭上的我如此渺小,基本上沒有人知道我此時的存在。而不管我們人類存在不存在,整個我所見的真實地貌都已經存在了無數年,與此相比,我們的千年文明有可能就只是一瞬間。所謂白駒過隙的感覺直插我心。

  我們人類的所有活動,這塊土地上的全部動植物這么多年來的生存都沒有使曾經的地震痕跡完全消失。這種震撼我真的需要和誰分享。可是,我獨自一人。

  我又發(fā)現順著我爬上來的山脊的下方,我第一次來時擔心它垮塌的砂卵石崖壁的頂端平整得有點不可思議,它寬闊而有一里長,對著大壩的方向,像一枚斷了的巨劍被這座山壓住了劍柄。但它更像是遠古的一座類似于機場跑道的遺跡。

  說實話,我真的希望它是。胡亂想了些,又往另外兩個山頭爬了一回,但因為高度增加不多,所以我的視野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能夠看到正北,更高的山巒起伏,那大約是黃草梁風景區(qū)罷。

  再原路返回,已快到那些礦工們下班的時間了,做飯女人很感興趣地問我:“您是不是跑山上去了?”

  我說:“是啊,我去爬山了?!?p>  她說:“我早上就是看到山上那個人,穿的衣服像是你?!边@時她的眼里有光。

  吃午飯的時候,姑父說他已經給下邊大礦上說好了,可以和他們一塊兒去上班。但我對有關于挖煤的興趣突然就淡了。也許是因為今天爬了山的緣故,也許是因為這里遠離了首都圖書館,我再也沒有機會借書的的緣故。更有可能我覺得挖煤這件事的確是有太大的人身風險,至少我這幾天的工作經驗來說,不安全是肯定的。

  我告訴他們,我還是回城里邊算了。這種離開煤礦去從事別的工作,真的有點類似于妓女從良的感覺,他們是不會勸人繼續(xù)在這里干的。

  我往返齋堂一個星期,真正背煤也就四天,每天背一百六十多回,走的時候就得到660元的收入。本來是640,他們多給了20,說吉利。有了這660元還有三姐給我的那個整50的鈔票,我就還有700多一點現金。

  回到超級大都市城里,我找了個淺埋暗挖的工地暫時住下,還沒有干活,先去天橋附近的二手自行車市場買了一輛山地車。花了兩百。這在當時我們那邊來超級大都市的打工者當中,絕對算是非常奢侈的行為。

  為什么要買一輛自行車,這當然是要在這個城市里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雖然徒步行走是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辦法,但騎自行車對了解一個城市更有效率。

  而效率,在這個時代總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了自行車,到安定門的成賢街借書就不用再坐地鐵了,騎著我心愛的自行車去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美好的日子又回到從前的模樣。但經歷過這么多事以后,我看書就不再像去年那樣完全投入了。

  上班干活成了比較重要的事,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總是要長大的,但一個星期我還是要去換一次書。

  這一天,我遇到我們老家的一個人給我?guī)硪粋€使我意外的消息。我弟弟從高中學校偷偷跑掉來超級大都市闖世界,和他的一個綽號叫“牛販子”的同學在一起。

  據說在鋼渣山那邊干什么工作。

  母親讓我找到他。

  和他一起從學校逃跑的還有鄰居家的孩子。

  我不知道事情竟起了這樣的變化。讀書的機會就這么讓他們糟蹋了,有心痛的感覺,同時也有讀書并不是人生唯一出路的明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