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蜀王府,經過御醫(yī)們的治療,李愔已經醒轉過來,此時正面色怪異地盯著侍立在他面前的蕭若素。而蕭若素則是一臉死灰。
他們二人自然都已經知曉了皇帝口諭的內容。
李愔只是面露微微訝異,就立即恢復正常。蕭若素則瞬間從一朵嬌艷的玫瑰枯敗成衰草,之后就一直保持著這個死灰表情到現(xiàn)在。
也難怪她如此。在這個年代,奴籍女子與牲畜無異,主人可以對其生殺予奪,甚至是轉贈販賣。
尤其是她落到了李愔的手里。以她和李愔的過節(jié),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她的下場不會太妙。
甚至在心里,她已經自行腦補出多種慘無人道的刑罰。
而除了二人外,還有老管事在房中侍立。
苦主們已經被他打發(fā)離開,之前對李愔動手的四人也被他送去了該去的地方。
辦完皇帝交代的差事,他即馬不停蹄地趕到這里。一副防備蕭若素對李愔不軌,忠心護主的模樣。
對此,李愔翻了一個大白眼。如果這老東西能夠收起眼睛里熊熊燃燒的八卦之火,和那不斷在他與蕭若素身上亂瞄的眼神,他就信了他的這番做作。
看來不論是在哪個世界,男女之間的相愛相殺永遠都是最容易被人八卦的主題。
心里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旋即不再理會這個為老不尊的老貨。轉而把心思全部用在猜測皇帝此番安排的用意上。
五人之中,唯留下蕭若素獨活。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這是有意將蕭若素安排在自己身邊。
可是,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純粹的心血來潮?
李愔不信!越是了解皇帝這個人,就越能感覺到他的可怕。他的一言一行都蘊含著深刻的用意,根本不可能無的放矢。
那么此次他留下蕭若素這支箭,想要射向的目標會是誰呢?
或者說……
為什么留下的是蕭若素,而不是其他人?
“嗯?”李愔神色一愣。
是??!為什么留下的偏偏是蕭若素?
順著這個思路去分析的話,留下蕭若素,必然是因為她有著不同于其他幾人之處。
但問題是,無論是蕭若素,還是動手的其他幾個人,皇帝根本就不可能認識,即便是蕭若素真的特殊,那么皇帝又是如何知曉的呢?
想到這里,李愔突然眼睛一亮。
其他人皇帝或許沒聽過,但是蕭若素這個人皇帝還真的聽說過,而且有可能記住。
兩年前原主入宮請求賜婚的時候,向皇帝提及過蕭若素這個名字。而最近在蜀王王爵被奪事件中,蕭若素作為原告,也有可能被人在皇帝面前提及。
若說在皇帝眼中,蕭若素與其他人有何不同,那么這就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只是,這與皇帝如今的安排之間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
李愔自然清楚,蕭若素出現(xiàn)在原主身邊,以及最后在京兆府大堂上的反戈一擊都是聽從魏王李泰的安排行事。
那么,如果皇帝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或者說得到了一些關于此事的內幕消息呢?
或許他并不知道幕后的人就是魏王。但是他如果意識到蜀王被奪爵這件事是有人在幕后策劃,連他本人都被算計在內,成為了幕后之人實施陰謀的棋子,那么他留下蕭若素就并非說不通了。
“他在釣魚!”
李愔豁然開朗,若說蕭若素是皇帝為了揪出幕后之人丟下的魚餌,那么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在皇帝看來,若此事真的是一個陰謀,那么蕭若素必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從兩年前她出現(xiàn)在李愔身邊,到最后在京兆府大堂上的反戈一擊,以及此次苦主上門,蕭若素都是全程參與其中。
這同時也意味著蕭若素掌握著幕后之人大量的秘密。
而這就是皇帝單單留下蕭若素獨活的原因。
他將蕭若素貶為奴籍,罰做李愔的侍女。這樣一來李愔也就掌握了她的生殺大權。甚至于以李愔和蕭若素的過節(jié),會折磨她到生不如死。
那么,到時候蕭若素還會為幕后之人守住秘密嗎?
或者說,幕后之人會不會相信蕭若素會為其守住秘密。
如若不信,那么他的下一步必定是殺人滅口。
而這,正是皇帝想要看到的。
他留下蕭若素的性命,本就是為了以她做餌,引魚上鉤。
在腦海里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李愔眼中異色一閃。這番猜測究竟是否正確,簡單驗證一番就可以輕松得到答案。
微微一笑,心里暫時將此事記下。
旋即他的目光看向蕭若素。這個女人現(xiàn)在還不知道,自己的命只是被皇帝暫時記下,讓其發(fā)揮最后一點余熱而已。
不過李愔內心卻沒有半分同情,更沒有絲毫搭救的想法。對方咎由自取而已!既然行拿取死之道,招致惡果也就只能自己獨吞。
李愔現(xiàn)在更關心的是,如果自己的猜測為真,那么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對于現(xiàn)在的他來說,最迫切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快速提升實力;另一件是解決李泰這個大麻煩。
不過在很大程度上,這兩件事可以歸結為一件,那就是自保。
說實話,一直被魏王李泰這么惦記著,李愔心里慌得一匹。
甚至內心之中,他不無升起過將記載有《無生劍典》的玉佩交出去的想法。只不過想到連魏王李泰都惦記這個東西,不到最后一步,他不會如此行事。
那么接下來就是要防備李泰的下手了。
然而,如今李泰作為魏王黨的領軍人物,其勢力極為恐怖。若是他不管不顧地對自己下手,以現(xiàn)在的自己,基本上只有挨宰的份。
好在當下李泰還比較克制,只是在暗中使用一些手段。然而即便如此,也讓原主直接身死道消。
所以自從知道幕后黑手是李泰后,李愔內心沒有一點安全感。
他迫切的想要擁有自保之力。要么提升自身實力;要么斗倒李泰,或者讓李泰打消對《無生劍典》的覬覦。
那么這一次,當皇帝知道幕后之人是李泰之后,他會不會幫自己剔除這個威脅呢?
仔細分析了一番朝堂局勢,李愔否定了這個想法。
且不說李泰本身就是李飛白最喜愛的兒子,單說當今朝堂上的兩方勢力:一方是以太子李承乾為首的太子黨;一方是以魏王李泰為首的魏王黨。他們二人一個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儲君,一個是皇帝最喜愛的兒子,背后隱隱有著皇帝的支持。
近兩年來,以這二人為首的兩個黨派在朝堂之上好一場龍爭虎斗。
而形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帝的故意縱容,甚至可以說當今這種局面本就是皇帝一手為之。通過扶持李泰來平衡太子在朝堂之中的勢力,以此避免東宮坐大,導致朝局失衡。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皇帝知道了幕后之人是李泰,不論是從個人情感考慮,還是從朝堂局勢考慮,他都不會動他。
至多言語警告一番,連實質性的處罰都不會有。
而這是李愔絕對無法接受的結果。
所以他必須在皇帝的謀劃上橫插一腳。不僅要利用這件事為自己謀求足夠的好處,而且還要把李泰打疼。至少讓他暫時記住這個教訓,短時間內不敢再對自己出手。
只不過自己的橫插一腳,除了要達到以上的目的之外,還不能引起皇帝的不滿。
這讓他有些頭疼!
思索半晌,他心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至于是否可行?那就要試探一番皇帝的態(tài)度之后才能知曉了!
想到這里,他突然對著蕭若素齜牙一笑。
這個被皇帝送到自己身邊的魚餌,或許可以變成自己手中的籌碼,而且是價值連城的那一塊。
只不過在將這塊籌碼交換出去之前,似乎還可以先當做道具,廢物利用一下。
用來幫助自己收服一個得力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