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北方蒼狼

第七十七章 封賞諸將

三國之北方蒼狼 長不大的肥貓 2040 2022-01-13 23:34:29

  “嘿!”

  “哈!”

  刀矛交加,兩名彪形大漢皆是面目漲紅,斗起了力。

  “這廝比我年幼幾歲,竟有如此巨力,當真是個怪物!”

  “這個紅臉漢子力氣好大,竟幾與我不相上下!”

  雙方心中皆是暗自驚嘆道。

  站在遠處的李興看到這一幕,微微一笑。

  關羽戰(zhàn)張飛,多么經(jīng)典的一幕,可惜這次劉大耳不在。

  “惡來,去把他們分開。”

  “是!”

  一記飛戟射出,正中刀矛交加之處。

  “砰!”

  勢大力沉的一戟直將二人的兵器打偏,兩人順勢收回兵器,穩(wěn)住了身體,沖著李興拱手一拜,緩緩下場。

  數(shù)十回合下來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已然認可了對方的實力。

  “還有誰不服的嗎?可以再行比試?!?p>  李興望著臺下的眾人,緩緩道。

  臺下諸將相互打量了一下,再無人站出來。一個下午的比試下來,他們對于彼此的實力都有了充足的了解和認可。

  “既是如此,眾將聽令!”

  “在!”

  望著臺下威武雄壯的十數(shù)名猛將,李興心潮澎湃:“遼東四方胡虜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興承蒙皇恩,任遼東太守、代度遼將軍,定當上報天子、下衛(wèi)黎民,整肅大軍、守護遼東?!?p>  “值此危急之時,興奏請陛下特許可自行簡拔良將、擴招大軍。然欲治兵者必先選將,諸位都是當世英杰,雖多尚未建功,然武藝兵法諳熟,三軍無人不服。故而興在此暫拜諸位為軍中校尉,統(tǒng)帥各營兵馬,待日后建立功勛,再行封賞?!?p>  “命!黃忠為正、馬騰為副,統(tǒng)帥三千烈矢營;關羽為正、于禁為副,統(tǒng)帥三千青龍營;張飛為正、嚴顏為副,統(tǒng)帥三千玄蟒營;徐榮為正、樂進為副,統(tǒng)帥三千磐石營;程普為正、韓當為副,統(tǒng)帥三千覆海營;黃蓋為正、祖茂為副,統(tǒng)帥三千赤焰營;高順為正、管亥為副,統(tǒng)帥一千陷陣營;麴義為正、曹性為副,統(tǒng)帥一千先登營?!?p>  “姬成為正、李德為副,統(tǒng)帥三千鐵狼營;李龍統(tǒng)帥三千驍龍營;李蛇統(tǒng)帥三千蟠蛇營;李虎統(tǒng)帥五百烈虎營;典韋統(tǒng)帥五百虎衛(wèi)?!?p>  漢朝一郡之地,兵馬一般不過兩三千,至多不過萬。

  李興敢如此為之,是因為身上還掛個代度遼將軍的官職,且有獨斷領兵之權(quán)。

  度遼將軍,可轄兵兩萬。而在遼東這般邊塞之地,多招些也不算違制,不過需要上下打點一番罷了。

  而且李興如今的任命只是內(nèi)部通告,對外將各營兵力少報一些即可。一營多的兩千,少的四百、八百,剩下的權(quán)作預備隊,并不逾越。

  近三萬大軍,而且被李興以精卒標準厚待之,所需耗費錢糧尋常一州之地怕是都難以維持。

  這是近乎是李興所能承受的極限,再加上在民生之上的投入,苦心經(jīng)營十數(shù)年來的積蓄都要被掏空了,沒個兩三年怕是緩不過來。

  李興雖然也極為心疼,但卻并沒有半分猶豫不決。

  無有強軍,何以立身?

  “謝主公!”眾將齊聲道。

  從一介白衣或小卒一躍成為統(tǒng)帥千軍的校尉,他們心中何其興奮。

  便是被任為副將的幾人也是欣喜不已,本身他們的能力確實較之主將相差一些,無有不服。

  也就是在遼東這偏遠之地,天高皇帝遠。

  若是身處中原,李興怕是也只能給他們?nèi)蚊鼈€軍侯、屯長之職。

  望著這些當世猛將,李興心中之興奮較之他們更甚。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雖然對于沒能招來時任縣丞的孫堅有所遺憾,但是馬騰一家都被自己一網(wǎng)打盡了。

  五虎上將收了四個,五子良將來了兩個,江東四老集齊了。

  有這些武將在,天下大可縱橫。

  “各營兵馬,由你們自行招募訓練,步騎弓配置自行決斷,軍需供應無有不允。我只要求一點,我,要的是精兵!”

  “我知你們多有各自獨到的練兵之法,但我軍練兵之法也需借鑒。每月一檢驗、半年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拉上戰(zhàn)場實戰(zhàn),成績差者莫怪我解散曲部另交他人?!?p>  身處遼東,想練兵還不容易。周邊小國、各方胡虜,隨便拉一個練練手。

  邊塞之地多出精兵良將的道理便在于此,非但民風剽悍,也不缺戰(zhàn)爭磨礪。

  “遼東這段時間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爾等務必把握時機好好練兵,切莫讓我失望!”李興道。

  雖然對于這些能名留青史的良將能力十分信任,但李興不會真的過于盲信。

  名將自有天資,但多數(shù)同樣是經(jīng)歷無數(shù)戰(zhàn)爭才能成長起來的。

  便如關張二人,如今武藝確是不俗,在眾將之中位居前列。

  但現(xiàn)在的他們同樣太過稚嫩,只通武藝,不善領兵。

  真正可算得上良將的不過黃忠、徐榮、高順、麴義四人罷了。

  他們此前的身份都是低級軍官,有著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而且對于領兵作戰(zhàn)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特別是黃忠,此時正值壯年,武藝能力壓關張,又在荊州領兵多年,兵法韜略皆為上品。若不是其子身患重病,而李興手中多是治病良藥,還真難以將之招來。

  有其坐鎮(zhèn),便是關羽張飛也不得不收斂了些許傲氣,耐下心來學習兵法、訓練士卒。

  雖是一步登天,但李興并沒有慣著這群“名將”。

  同寢同食同訓練,與尋常士卒一般無二。

  李興安排李德按照此前的軍訓之法,對遼東大軍及諸將開展了為期一月的訓練。

  與漢室迥異的練兵之法,令諸將感到十分不解。諸如整理內(nèi)務、唱軍歌等訓練,更是令眾將皺眉不已,以為兒戲。

  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卻也慢慢感受到這種練兵之法的神奇之處。

  原本一盤散沙的新兵,不過短短一月時間,竟然變得有模有樣、紀律嚴明。非但令行禁止,袍澤之間尚未經(jīng)歷過戰(zhàn)場便已產(chǎn)生了深厚的友誼,從原本的一盤散沙凝聚為一團。

  “主公,果不愧為飛將軍之后,真大才也!”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的黃忠不由得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