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沙汰佛道詔
弘農(nóng)楊氏在這次事件中的站隊,從楊嘉賓說話的態(tài)度便能看出一二。
身為嫡系子孫,楊嘉賓甚至連當今的皇族都叫成了“李氏”。
劉伯欽笑了笑說道:“說起來,楊兄家中長輩倒是有不少于長孫無忌交好?!?p> 楊嘉賓嗖然住嘴,眼睛看向劉伯欽。
劉伯欽依舊一派從容神色:“前些日子,某去過一次長孫府上,偶然見過楊兄的叔父,楊師道?!?p> 楊嘉賓朝劉伯欽拱拱手,沒有應(yīng)答。
齊諧也不動神色地在心中盤算。
弘農(nóng)楊氏作為當時大族,想要生存下去,自然明白“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的道理。
雖然都是楊家一脈,但是家族要傳承,必然會有各自的“出路”。
這樣無論是最后哪方獲得勝利,他們楊家都是立于不敗之地,至少不至于被舉族覆滅。
毫無疑問,楊嘉賓一系是站在太子李建成,至少也是站在李淵一邊的。
而楊師道,則親近李世民。
雖然其中少不了各種詭詐,但本質(zhì)上卻是這么簡單的道理。
想到這里,齊諧一直替楊嘉賓懸著的心終于算是放下了。
楊嘉賓像是在刻意轉(zhuǎn)移話題,笑著說道:“明日新皇登記,必然是要下幾道詔書的。二位不妨猜猜,詔書上會有什么事呢?”
齊諧無所謂地說道:“左右不過是大赦天下吧?!?p> 作為一名現(xiàn)代人,齊諧了解過的真正史料也許不多,但終究還是看過一些相對比較嚴謹?shù)臍v史劇的。
但凡是新皇登基,伴隨著的詔書內(nèi)容,第一條必然是要大赦天下。
這樣才能顯示新皇帝的好生之德。
楊嘉賓笑著說道:“大赦天下是自然。不過小生倒是還知道額外的幾條。”
齊諧來了興趣,笑問道:“還有何事?”
楊嘉賓說道:“第一條是大赦天下,第二是論功行賞?!?p> 說完看了看劉伯欽。
劉伯欽輕輕點了點頭,臉上卻沒多少喜色。這種靠謀反得來的“功”“賞”,想來任何一位正人君子拿的都不會很舒服。
齊諧明白,這劉伯欽少不了也在論功行賞的行列了。
只是不知道,劉伯欽到時候會被封賞什么。
想到方才劉伯欽說的“退伍”。
應(yīng)該是從武職轉(zhuǎn)變成了文職了吧。
有唐一代,文臣武將從來都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體系。
上馬為將,下馬做官。
比如赫赫有名的李靖。從軍堪稱“當世戰(zhàn)神”,解甲后官拜尚書右仆射,獲封代國公。無論是文成武德,都堪稱絕世之才。
反面教材便是斐寂。好好的宰相不坐鎮(zhèn)中心,出山打了一仗,卻是大敗而歸,淪為笑柄。
相比較而言,楊嘉賓的祖父楊恭仁,雖然沒有李靖那么顯赫的戰(zhàn)功,但也算得上一位名將,如今同樣做的是參知政事。
齊諧朝劉伯欽舉了舉杯,沒有多說話。
無論劉伯欽被封賞了什么官職,都算得上是一件喜事。
楊嘉賓繼續(xù)說道:“第三道詔書,是說太極宮有很多宮女常年幽閉深宮,從今日起,釋放一批宮女,讓她們回到自己的親人身邊,或者嫁人?!?p> 齊諧一愕。
釋放宮女,這個應(yīng)該也算是新皇登基后的老套路。
只是,釋放的是太極宮的宮女,這個舉動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畢竟,此時住在太極宮的,可是太上皇李淵啊……
真不知道后世的史學家是從哪兒得出李世民“孝順”的結(jié)論的。
楊嘉賓繼續(xù)說道:“第四道詔書,是釋放宮苑中的飛禽走獸、皇家寵物,各地停止進貢一切奇珍異寶,鼓勵地方官員給中央政府進言?!?p> “第五道詔書……”
楊嘉賓說到這里,眉頭微微蹙起。
齊諧頓時心生好奇。
“第五道詔書,是讓所有被迫還俗的佛數(shù)、道數(shù)等出家人重新回到寺院、道觀,一切恢復舊制?!?p> 齊諧這次是真的愣住了。
這是什么情況?
好像這第五道詔書,跟前面的事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guān)系吧?
齊諧趕緊問道:“楊兄可否為我解惑?”
楊嘉賓嘆息一聲說道:“齊兄可知道,兩年前,皇帝下詔授王遠知朝散大夫,賜金縷冠,紫絲霞帔。還有預(yù)告唐命的李淳風,朝官一升再升,最后做到太史令?!?p> 王遠知是當時有名的大道士,這個齊諧自然是聽說過他的名號的。
至于李淳風……青史留名的人物,齊諧想不知道都難。
楊嘉賓繼續(xù)說道:“皇帝曾前后三次召集道、儒、釋三教進行道先佛后的論辯,爭辯未果。于是,皇帝在問慧乘詔中表明自己道先佛后、道大佛小、佛生于道的觀點。”
“道先佛后、道大佛小、佛生于道”
齊諧細細揣摩著楊嘉賓最后這句話。
臉上不動聲色,腦海中卻是思緒萬千。
佛道之爭是上千年來一直都爭論不休的問題。
《西游記》中也說過當年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是手拿著金剛鐲西行化胡為佛的。
劉伯欽笑著插嘴問道:“沒想到楊兄對于這方面了解的如此詳細?!?p> 楊嘉賓笑著解釋道:“前段時間我被家里拘住不得外出,便在書房里看家祖上折子的草稿,最近這幾年,家祖在這方面的建言頗多……”
劉伯欽對楊嘉賓豎起大拇指:“楊兄家學淵源?!?p> 楊嘉賓擺擺手繼續(xù)說道:“武德八年頒《先老后釋詔》,明確規(guī)定道教在儒釋之上。就在前不久,又下過一道《沙汰佛道詔》?!?p> “這一道沙汰佛道詔是前些天的東西,大致內(nèi)容我倒是還能記得些?!?p> 楊嘉賓一邊緩緩閉上眼睛,一邊緩緩復述詔書的內(nèi)容:“門下:釋迦闡教,清靜為先,遠離塵垢,斷除貪欲……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馀天下諸州各留一所,馀悉罷之?!?p> 一篇相當長的詔書誦完,楊嘉賓已經(jīng)是額頭見汗。
雖然楊嘉賓自謙是記得大致內(nèi)容,實際上從他剛才復述來看,這小子根本就是把這一道詔書完整的背誦了下來。
而且,這道詔書包含的信息量,實在是有些大啊。
小院里再次陷入寂靜。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9-09/89a6935d059c68bfb411e7e30fc075b57n1TepJr86F5CJi.jpg)
愛吃的太乙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一下《先老后釋詔》和《沙汰佛道詔》,卻是是挺有意思的兩道詔書。 另,誠摯感謝@小小貍貓先生,居然會主動幫忙找錯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