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華老前輩,晚輩在此等待就是,不急?!?p> 就這樣,石風與楊秀娘倆人在暖房里一邊品茶,一邊跟華謙聊著。
山腳下,馮光率領的一百名親兵護衛(wèi),押著十輛用騾子拖著的馬車過來的。
石風和楊秀娘上山去了,馮光他們就在山腳下安營扎寨,生火取暖,等待命令。
這十輛木板車上,裝有一萬斤糧食,一千斤冷凍牛羊肉和二千斤冷凍鮮魚。
每輛車上都插有虎牢軍軍旗,紅底黑字的虎牢二個大字上面,是一只金斑大虎。
這是石風自主設計,由匠人制作。
古代軍旗談不上什么很復雜的設計,簡明扼要,關鍵是醒目。
自從打敗了后金的正白旗之后,虎牢軍名聲大噪,許多山賊馬匪見到虎牢軍旗飄揚,都退避三舍,誰都不敢惹。
“那只金斑大虎來了,快跑!”
這時最近馬匪山賊里流傳最盛的那句話。
現(xiàn)在,羊桑河上端,從關內(nèi)到關外都屬于石風管轄,到了臘月間,他就組織大規(guī)模鑿冰捕魚。
捕上來的魚統(tǒng)一分配,作為軍中福利。
十天左右,他們捕捉了十數(shù)萬斤鮮魚,增添了廣大軍民們的過年物資,大家對石將軍都是感激涕零。
鮮魚對狼嘴崖上義軍兄弟們而言,那是奢侈品。
石風準備如此豐厚的物資上狼嘴崖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開始招安狼嘴崖的義軍。
因為狼嘴崖的馬匪,不同于其他的馬匪山賊,他們從不搶劫大明普通百姓的錢財,也不主動招惹官軍,占山為王,卻過著半墾半牧半隱居的清苦生活。
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已把狼嘴崖剔出馬匪山賊范圍,更不能是像李自成農(nóng)民軍的反賊叛軍,而是第三種軍事集團,暫卻稱之為‘義軍’。
石風現(xiàn)在開始實施的戰(zhàn)略思想,就是:
對轄區(qū)內(nèi)所有的馬匪山賊,進行清理,采取招安,驅(qū)趕,圍剿三大方針。
努力爭取在一年時間,讓自己轄區(qū)內(nèi)達到太平無事,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恢復民生與經(jīng)濟,同時,逐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發(fā)展基地。
他要下衙門各從屬,把所有發(fā)現(xiàn)的大小馬匪山賊,都逐一列出,逐一發(fā)出虎牢軍英雄帖。
在規(guī)定時間進行招降收編,限期退出,或是宣戰(zhàn),派兵圍剿。
他和秀娘想到的第一個招安對象,就是狼嘴崖。
這個狼嘴崖是他親自來操作,不能急一時,先拜訪摸底了解,欲擒故縱。
想到再有十一天馬上要過年了,大雪封山,山上生活肯定不易,所以,他來了個送禮拜見。
……
到了午后約二點時分,狼嘴崖上終于下來人了。
還是那個披黑色斗篷,戴黑色面紗的關紅櫻帶頭。
她的身旁,還是那個滿面黑胡須,人稱黑豹那個軍漢。
他們帶著二十幾名護衛(wèi),親自到華仁村迎接石風和楊秀娘。
山下十車禮物,全部交予狼嘴崖下來接貨的人,馮光只帶十名親衛(wèi)隨石風進山,其余九十名親衛(wèi)被命令就在山腳安營扎寨,耐心等待將軍歸來。
楊秀娘則只帶貼身丫鬟小秋,她一人隨身。
事體交待完畢之后,石風和楊秀娘的十數(shù)人,跟隨關紅櫻她們進山了。
沿途白雪皚皚,三十余騎奔行了一個時辰左右,也就是后世的四點鐘左右,才進入真正的狼嘴崖。
眼前的景色忽然大變,起伏的山嶺宛如被天神的戰(zhàn)斧劈過一般。
一道道巨大的裂縫,將山道分割成縱橫交錯的片狀懸掛結(jié)構,由近向著外延伸。
某些隆起突現(xiàn)的地方,貌似殘壁斷開處,實際是座隱蔽的堡壘。
“這里就是陰山山脈與燕山山脈交界的地方,叫狼嘴?!?p> 還別說,這片狀懸掛結(jié)構,遠遠望去,還真的宛如一個又一個的狼嘴。
疾馳中,作為主人的關紅櫻,還不時地對石風和楊秀娘介紹風景,道:
“這里是我們大本營,也就是老營的入口,它四通八達,宛如迷宮一般,你們得跟緊了,可不能掉隊,不然就很難找到你們呵。”
她像是半開玩笑,但也貌似很嚴肅。
“明白了?!?p> 石風點了點頭微笑,扭頭對緊跟身后的馮光命令道:“傳令下去,呈騎兵矢箭行軍隊形,盯緊前面不準落后。”
“遵命?!?p> 馮光自己先停下來,一個跟一個親自傳達,最后由他押后。
所謂矢箭行軍隊形,專指騎隊在奔跑中呈一條線,為了不掉隊,要求每位騎手緊盯前一個騎手的馬尾巴。
隨后,眾人打馬奔入迷宮一般的裂縫之中。
從遠處看,這些裂縫不大。
但走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每條裂縫,都足以容納三至四匹戰(zhàn)馬并肩而行。
關紅櫻他們的人是熟門熟路,打馬在里面拐彎抹角的輕松自如。
石風他們的馬隊不敢怠慢,緊緊地盯上他們。
看到這里,他心中才恍然大悟,為什么外界始終剿滅不了狼嘴崖馬匪。
這里,儼然就是個天然的大迷宮。
不熟悉地形的人,到了這里,隨你進來多少,裝備多么精良,最終,只有挨宰的份。
石風判定,這附近應該埋伏著不少關紅櫻他們的暗哨游騎。
如果沒有狼嘴崖少當家的親自帶著,就憑自己這身官軍裝束,不知死了有多少會啦。
十幾個人騎太少了,還不夠給對方塞牙縫的呢。
利用這些迷宮障礙,便是數(shù)千上萬人馬投進去,也是滄海一粟,那里去找他們?
而且這里又是大明與蒙族默認的不設防區(qū),又稱緩沖地帶。
這些特別的地理和地形,倒是讓狼嘴崖的義軍們在這里混得風生水起,像是塞外桃園。
不過,看這里的布置,也是應該預留了各種退路。
自己剛剛離開的那個華仁村,任誰看到,也不會懷疑那里是一個所謂的匪窩。
這伙人可真是不簡單呢!
石風在心里嘆道。
“我們到啦!”
奔在最前面的黑豹一聲歡呼,漆黑的身影從石風眼簾中忽然消失。
縱馬躍過一個彎道,陡然眼前一亮。
前面出現(xiàn)了一片方圓數(shù)十里的特大開闊地,就像來到了華北平原的感覺。
地形比起自己剛剛經(jīng)過的這片狼嘴口,要高出十數(shù)丈。
一塊形如狼嘴,高達數(shù)十米的巨形巖石,挺立在前面的一個高地上。
這塊巖石恐怕是這里唯一可認別的標志性物體。
這里就是狼嘴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