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達摩克利斯之胡蘿卜
教授老劉眉頭一皺,并不贊同趙磊的看法。
“空氣中,氚原子和氘原子的含量是少,可它并不是沒有。假如真的有用上機甲的一天,難道對手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從海水中提取氚原子和氘原子?”
“就是!”
“空氣中,99%都被氧氣和氮氣占了,剩下的才是各種稀有氣體。就算是在稀有氣體中,氫氣占比也是幾乎沒有,這也就算了,關鍵氫氣中99.98%,是氕原子?!?p> 趙磊冷哼一聲,反駁道。
看著一眾老頭斗嘴,李昂站在一旁看戲。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難道水蒸氣里沒有氕氘氚原子?”
張全景爭的面紅耳赤道。
“按這個說法,機甲的主場應該是雷電天氣,不僅能直接吸收電力,還能連散落在空氣中的氫原子一起收集。”
趙磊是個固執(zhí)的老頭,連副校長張全景的面子也不給,堅持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停!”
見眾人爭執(zhí)不休,李昂站出來打斷道:“趙院長,這個其實算是備用方案。”
“在我真正的計劃中,這架機甲能源充滿之后,能圍著赤道跑一百年?!?p> “這個備用方案,是能源不足或被破壞時,臨時啟用的。假如連您這樣的老教授,都覺得這個想法不可能,敵方肯定更想不到我還有這一招后手?!?p> 李昂背負雙手,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
考察團眾人,震驚不已。
反應慢的,在震驚李昂步步為營的縝密頭腦。
反應快的,則精準抓中李昂口中能源充滿之后,能圍著赤道跑一百年這句話。
“張校長,還是接著談一下資金問題吧,不知道我校現(xiàn)在資金方面能拿出多少?”
話鋒一轉,李昂又將問題帶回到資金方面。
“這個……”
張全景猶豫的問道:“一千萬夠不夠?”
“太少了,即便是用最省錢的方法來造,也得上百億,畢竟造出一架真正的機甲,可不是翻倍這么簡單?!?p> 李昂擺擺手:“這個半成品是靠我收集廢鐵,自己回爐重造才要省下錢來的,根本不抗用。要是將其換成真正的鋼材,甚至是稀有金屬,得翻個數(shù)十倍?!?p> “要是打造出這些武器,估計還得在這個基礎上翻一倍。”
牙疼了!
張全景略一琢磨,發(fā)現(xiàn)李昂說的確實沒錯。
甚至有些低了。
要是他自己來,光造一個空架子,都得上百億起步。
可是……
現(xiàn)在,帝都大學沒有這么多的研發(fā)經費啊,國家財政撥款一年總共也才幾十億,并且研發(fā)經費只占一小半。
攤到每一個研發(fā)項目上,才不過幾百萬。
冥思苦想的時候,旁邊的教授老劉提議道:“要不邀請國家方面一起參與這個項目吧,如果審核通過的話,錢都是小事?!?p> 這機甲,隨便拿一項科技出來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國家肯定會同意的。
只要上面插手。
一百億?
翻一倍也不是問題呀。
李昂覺得也行,反正他的目標是曝光,獲取聲望,至于誰當老板都無所謂。
“只要三個條件不改,我是無所謂的?!?p> 在李昂的計劃中,本來就有國家參與。
只不過是日期提前了,他原本打算造出完整的機甲,在網上實測一遍后,才對國家攤牌的,可是哪知道帝都大學這么窮。
連一百億都拿不出來。
過程曲折!
但至少目的達成了。
完美!
考察團回到學校,張全景找到校長進行匯報,緊接著又向上面匯報。
國家方面,很重視。
聽說這個消息后,第一時間派出專家組來到李昂家。
看到可觸碰全息投影后!
專家組嘖嘖稱奇,夸贊李昂是少年英才。
見到核聚變反應裝置后!
專家組面色凝重,看李昂的目光中透露著震驚。
見到賈維斯后。
專家組面面相覷,看李昂的目光就像是一個怪物。
見到機甲設計圖,全新金屬之后,專家組一言不發(fā),早就徹底麻木了,感慨自己這一生,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一番切磋過后!
專家組和李昂交談甚歡,就差頂禮膜拜了,感覺自己這一趟沒有白來。
不少科研上的困惑!
茅塞頓開!
擁有被知識詛咒的天賦,在這堪稱無窮無盡的知識量下,沒有一個問題,能難倒李昂。
要不是年齡相差太大,有的專家甚至打算拜師,在李昂這里打個下手,深造一下。
“李教授,這個用二氧化碳造淀粉的技術,能廣泛應用嗎?”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看著全息投影上,一項名叫二氧化碳造淀粉的技術,兩眼放光。
“不能!”
李昂瞅了一眼:“這是一個失敗品,得不償失?!?p> “行吧!”
中年男子也不氣餒,指著另一項技術問道:“這個達摩克利斯這胡蘿卜……”
“也是失敗品!”
李昂有些摸不著頭腦,放著反物質發(fā)射器,等離子加農炮,重力場等一系列發(fā)明不看,去搗鼓這些失敗品干嘛?
當初,由于資金不夠。
李昂想過不少賺錢的路子,一個比一個野,其中最野的莫過于達摩克利斯之胡蘿卜。
網上有個笑話。
一個樓主吐槽,在運動會上一個同學不講武德。
通過放屁,進行加速。
不光用放屁,產生一個向前的強大推力,令自己的速度快上一倍有余,還間接影響身后眾人奔跑的速度。
李昂通過小白鼠,感覺這個理論有效。
于是,改良了一下胡蘿卜。
并且還賦予新產品,達摩克里斯之名。
這個胡蘿卜,吃下去之后能讓人將氮氣停留在臀部,只要使用者關閉菊花,問題不大。
一打開,立即就能上天。
當使用者蹲著,就能用地面向上的一個推力,輕易的飛上萬米高空。
至于下來,也很簡單。
噴三秒,關十秒。
噴三秒,關十秒。
循環(huán)往復。
就能無傷從空中下來。
一旦這項技術研發(fā)出來,降落傘之類的都得淘汰。
可惜的是,味道太重。
李昂才研究到一半,就把這個項目放棄了,又去研究的二氧化碳造淀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