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guān)系!

第四章:老臣

  才說了沒幾句話,李闕的目光中老遠(yuǎn)的就看到有人繼續(xù)的朝著這里沖了過來,走路都是急急忙忙的,這些人大多都是在秦王府的時候就跟著李世民一起打天下了的。

  都是秦王府的那幫人,也是后世的那些知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們。

  大唐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大唐戰(zhàn)神衛(wèi)國公李靖、褒國公左驍衛(wèi)將軍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河間郡王李道宗、鄖國公張亮、英國公李績這些人等。

  “不太好,要完犢子了。”李闕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樣,“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和舅公還有舅老太公,還有侯君集作為太子老爹的軍事老師和岳父,說幾句話沒什么,可要是一會滿朝武將們都過來跟自己說話了,三人成虎,不知道別人會怎么想會怎么說呢?!?p>  自己一個七歲的沒了娘的孩子要是想在這深宮之中好好的活下去的話,一定都要小心謹(jǐn)慎為上啊,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所以李闕正兒八經(jīng)的告罪了以后,就帶著那兩個妹妹回了東宮正兒八經(jīng)的跪著了。

  而其他的那些正在走著過來的老臣們,看到李闕突然地就跑了。

  “哎,小皇孫跑哪去呢?咱們可還沒有拜見小皇孫呢?!睅讉€武將們趕緊過去,剛要跑過去,卻被衛(wèi)國公李靖給一把的攔住了,“別大喊大叫的。今天我們幾個都得老實點。”

  趙國公長孫無忌看著這大殿里哀哭著的這些人,不禁嘆了口氣道:“闕兒小小年紀(jì)的就沒了母親,現(xiàn)在太子這個做父親的又不在了,也沒有祖母在,陛下政務(wù)繁忙,他才那么小的一個人,身在深宮,他這個嫡皇孫,不知道被多人少人盯著呢?!?p>  申國公高士廉咬咬牙,說道:“觀音婢彌留之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闕兒這個沒了娘的嫡皇孫了,要說闕兒的身上也還留著一些長孫家和高家的血呢,太子和先皇后都曾對我們有恩,咱們得看他們看著這小皇孫啊?!?p>  “這不用申國公您老人家說?!辫磭罹@個在沙場上殺伐果決的漢子哽咽著說道:“今年的時候,我出征高昌國,掠奪了不少財物,也縱容了下面的將士們好好的洗劫了一番,如果不是太子殿下求情的話,恐怕侯某現(xiàn)在的人頭就保不住了,最起碼也是要流放嶺南了。

  太子殿下在,侯某聽太子的,太子殿下如今不在,侯某聽三皇孫殿下的?!?p>  魏征也在一邊哭著說道:“當(dāng)年要不是先皇后,我魏征的人頭也早就不知道落地多少次了,墳頭草都不知道多高了,先皇后臨走的時候最是不放心小皇孫殿下的,如果陛下恩賜,讓小皇孫去封地,那我魏征就跟著小皇孫外放了,這什么御史大夫我魏征也不當(dāng)了,沒了先皇后在,指不定哪天就人頭落地了。

  就是跟著小皇孫過去做一個田舍翁,替先皇后看著小皇孫也是好的,就當(dāng)報答先皇后了?!?p>  且看華夏上下五千年,能屈指可數(shù)的真正的得人心的皇后,唐朝的長孫皇后和明朝的馬皇后是必須榜上有名的。

  長孫皇后在后位時,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hù)忠正得力的大臣。

  李世民這千古一帝的功勞薄中可是少不了長孫皇后的一份功勞,不但為李世民生兒育女,管理后宮。

  還在武德年間,替李世民在李淵的后宮里面周旋。

  而在朝堂上也因為有的大臣不對李世民的脾氣難免惹怒李世民,每次都是長孫皇后為他們說話,保護(hù)了不少人,臨去世的時候還叮囑李世民不要濫殺無辜,要對大臣們寬宏大量些。

  特別是那個刺頭魏征,魏征是三天兩頭的不給李世民雞蛋里挑骨頭就不行的,只要看到李世民有那么一點不對的,就要一直在那說,說到李世民改正為止。

  魏征這個人是上噴李世民,連長孫無忌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這些李世民的肱骨大臣們都不放過,甚至對于皇親國戚,只要一有不對,就要噴,號稱大唐第一噴子。

  但是唯獨不噴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也知道這魏征是個忠臣,一直在李世民面前給魏征說話,李世民恐怕早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刀子劈了他了。

  現(xiàn)在的李闕卻只知道自己的血脈尊貴,可是沒能便宜自己的已去的祖母,大唐先皇后長孫皇后,還有父親李承乾,能留給他的政治遺產(chǎn)有多少。

  現(xiàn)在,整個東宮的大殿內(nèi)哀嚎一片。

  那兩個小姑娘現(xiàn)在也有宮人正在照顧著了。

  而李闕在這,無疑就是所有人都要注意的焦點啊。

  特別是林良娣還有李象。

  林良娣在擦著眼淚的時候還一個勁地朝著李闕的身上看著,眼神里滿是擔(dān)心和防備。

  她帶著李象在這大殿之中哭著的時候,朝中大臣們沒有一個對他們多說一句話,只是意思了一下禮儀而已。

  李闕朝著長孫無忌他們?nèi)四强戳艘谎?,看了一下站著在?cè)邊的這三人,三個人都對著他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但是就在這時候,李闕心里突然也在盤算起了一些事情和打算來了。

  如今才貞觀十三年,歷史上李世民這一朝也都是君臣賢明,沒有出現(xiàn)過什么屠殺功臣的事情,而且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大唐才能如此盛世于東方。

  隨便拿出一個來都是賢臣猛將,且忠心耿耿。

  而且李世民是以貴族出身取得天下的,心里都有一股子自信,和漢高祖,明太祖這兩個得國最正的草根出身的皇帝不一樣。

  一直都以最妥當(dāng)和寬厚的方式來對待大臣們,從來沒有做過什么屠戮功臣的事情,除非是謀反。

  現(xiàn)在李承乾沒了,歷史上跟著李承乾一起作死造反的侯君集這輩子就應(yīng)該不能造反了吧。

  而在歷史上的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李世民會立李治為太子。

  為什么會跳過嫡次子魏王李泰,而立嫡三子晉王李治。

  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李泰那丫的本來都儲君在望了,除了他還能有誰啊,結(jié)果為了更穩(wěn)住自己的儲君之位跑去跟自己老爹李世民說許以將“殺子傳弟”,忽悠自己老爹,老爹啊,你就立我吧,我最好,我最好,你也別擔(dān)心我弟,那是我親弟,我虧待不了他。

  這還不算,還要去嚇唬自己的親弟弟晉王李治,別特么的跟老子爭,想想咱們大哥的下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