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八章:向民間伸手要錢?
李世民一下子就好像是明白了什么事情一樣,“朕知道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些事情,朕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管他們,反正只要保證吃喝的一定要干凈,讓人吃的飽,不能有什么欺壓的!朕就不管這些了!”
“可要是有什么人想要做奸商的!那就怪不得朕的刀子不長眼睛!”
“這里面的一些細節(jié),還需要各位大臣們一起來確定,推敲此事!”李闕說道。
李二也還是看事情可以見微知著的,李闕一說這個,他就知道了肯定會有黑心奸商想要做點什么手腳的,所以丑話先放在前頭了。
黑心奸商確實是該死!尤其是承包食堂的那些!李闕對于這些也是恨的不要不要的!因為李闕在上一世讀書的時候沒少吃這些!
“但是,這些其實也是小問題,如今最要緊的還是修路的問題。”李闕說道。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通,大宗的貨物如果想要新運轉(zhuǎn),時效肯定是很大的問題。”李闕說道。
說起了這些事情,這些大臣們現(xiàn)在一個個都不知道還說什么了!
誰不知道?。∷麄儸F(xiàn)在的這個陛下,最是心疼百姓,從一登基開始就多次減免賦稅,輕徭薄賦,生怕因為自己,或者國家的步子邁的太大了,重蹈隋朝的覆轍。
修路的這個事情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大量的民路,而且這里是內(nèi)陸,是農(nóng)耕為主,不似邊關(guān)。
民以食為天,如果影響了春耕的話誰也擔待不起這個責任。
“修路,是百年大計!”李闕說道,然后看著李世民說道:“皇爺爺這局也該修一下了,孫兒看了一下江南各地的奏疏,也確實是藥修路了,不然下雨的話,大雨泥濘,騎馬也就罷了,車子什么的,壓根無法上去?!?p> “你說哦這些,朕也知道,但是如今哪里有錢呢?”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錢,現(xiàn)在國家本來就已經(jīng)是入不敷出了,哪里有一點能修路的錢呢?
“但是依孫兒所看的話,修路其實也未必需要多少錢?。 崩铌I笑道,“為什么不組織商人們呢!讓他們出錢修路,集資修路,修好了路,對于他們來說,好處也才是最大的!”
“現(xiàn)在因為這些郵票,他們這些商人們一個個的現(xiàn)在都賺的盆滿缽滿的,要是讓他們拿點錢出來的話,也沒什么吧?”
“他們這么多人,也就每人拿一些,路修好了以后,我們刻碑留念,他們有美名,百姓也有了好處,朝廷也沒有負擔?!?p> 這種時代,不管是任何人對于自己的名聲都是非??粗氐摹?p> 比如說,現(xiàn)在哪怕是在鄉(xiāng)間,或者州府捐個款賑災還要寫進縣志,州志。
民間的那些什么的寺廟,現(xiàn)在捐個款,一次超過多少錢,還要在石碑上刻名呢!
還有比如隋朝時期,城外有些鄉(xiāng)紳士豪出錢挖井,然后都要在井邊刻著誰誰誰出了多少錢,挖了這井,何年何月建造而成。
這也是一段佳話,子孫后代也能引以為傲,畢竟這是祖先的德行!
“此事不可!”李世民還沒說話呢,禮部尚書就急忙開口了,“民間開水井,修路,那都是商賈大戶回報地方的善舉,留下善名在鄉(xiāng)里?!?p> “修路,這些是朝廷的事,怎么能伸手跟百姓要錢?”
民部尚書思索了一下,也說道:“是啊,這個口子一旦打開了的話,民間哪怕是有這個報國之心,可是國家也不能收,殿下,防微杜漸,如果開了這個口子的話,以后想要觀賞區(qū)就難了。”
“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在仁德,如果打開了這個口子,朝廷吃到了甜頭,如果以后打仗,修建長城,橋梁等耗費錢糧的事情,朝廷是不是也要民間集資,如此的話,我大唐……”
“老成謀國,說的對!”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這種口子,是萬萬不能開的,大唐朝廷絕對不能伸手在民間要錢,這等風氣,萬不可有!”
這就是理念的不一樣了,國家現(xiàn)在沒有錢搞這些基礎(chǔ)建設(shè),但是稍微引入一些民間的資金,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而且基礎(chǔ)建筑設(shè)施建造好了,受益的還是百姓們。
但是李闕也知道李二和唐儉的那些擔心,這是一個權(quán)力沒有約束的時代,如果真的讓朝廷嘗到了甜頭,習慣了這種來錢快的方式,再好的事情,也會變成壞事的。
有的事情,還是不能急的。
“孫兒還有個想法,各位不妨參謀一下?!崩铌I想了一下,又說道:“修路這是于民有利,這是肯定的了,可是修路對于朝廷來說也只是一筆巨大的之處,對于朝廷來說是沒有回報的,而且要是碰上朝廷的朝政吃緊的話,當然不可能連年修建加固的,更沒錢對官道進行養(yǎng)護的什么了。”
李闕接著說道:“可是如果,這些道路都變得平整了,貨物運轉(zhuǎn)的速度也更加快速便捷了,不管是狂風大雨都會有人疏通,讓商賈無需承受路途跋涉之苦,孫兒覺得,能不能在官道上增設(shè)過路費?按照車輛貨物的重量進行收款,所有的資金都專門用于官路的修筑和維修道理,??顚S谩!?p> “亂來!”李二很是認真的說道:“百姓供養(yǎng)國家,國家也養(yǎng)之于民,路,是天下人的路,朝廷修的路就是給天下人大家一起走的,怎么還有收錢的道理?百姓走個路都要收錢?這算怎么回事?那我大唐豈不和隋朝一樣了?”
“那要是以后百姓們想在路邊蓋個茅房,吃喝拉撒,都要額外收一筆錢嗎?”
“修路,是民生大計,也是朝廷的職責,為天下百姓修好路,修了些路,也要和百姓們收錢,那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大唐朝廷?”
“太孫,你什么都好,有的時候就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多了些,你記住,為君王者,就是要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百姓修好路,這本來就是朝廷應該做的事情?!?p> “不能因為我們朝廷現(xiàn)在沒有錢,拿不出錢,就又要把這筆錢轉(zhuǎn)嫁到百姓身上,大唐朝廷現(xiàn)在是缺錢,你說的專款專用,在道路上,這不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叫從百姓身上摳錢出來了?!?p> 李闕趕忙站了起來,附身行禮,“皇爺爺說的對,孫兒一時半會失言了,爺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