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甕中捉鱉!圍困皇太極
這是他手底下目前唯一的僅有的一支最為精銳的騎兵,也是他吳三桂立足的根本啊。
但是如今,他手底下的這最為精銳的騎兵早已被打的軍心潰散,四處逃跑了,這和殺了他沒什么區(qū)別,可是吳三桂卻是束手無策的。
因為對手實在是太強了,不管是火槍火炮都是他從來沒見過的,而且威力極其強大,早知道京師里面的勤王之師這么厲害的,吳三桂說什么也不會來的、
他現(xiàn)在明擺著的就是給這些勤王之師送人頭??!
但是現(xiàn)在說這些也是無濟于事的!
吳三桂看著自己正在遭受炮火的剩下的人馬,現(xiàn)在在對方的全面火力覆蓋下,他的那幾十萬大軍也早已經(jīng)成為一盤散沙了。
而現(xiàn)在京師那邊的敵軍已經(jīng)朝著他那亂成了一窩的大軍來勢洶洶的殺過來了!
再看一下身后,除了不斷的朝著他們追擊過來的敵軍,剩下的那點子敵軍也開始不停的朝著京師周圍的這里靠攏過來了。
看到這,吳三桂明白了,自己的這五十萬大軍肯定是要完了。
憑借現(xiàn)在的情況,哪怕他在這指揮大軍,可是恐怕也沒有什么用,只怕自己也要被困死在這里了。
回頭看了一眼所剩不多的幾萬關(guān)寧鐵騎,吳三桂咬咬牙說道:“全部突圍,向東突圍!突圍!”
說著,他也不管身邊其他的人了,直接帶著身邊最后的鐵騎,朝著東邊突圍過去了。
東邊,是唯一的沒有敵軍圍堵的地方,而且那邊還有大金的皇太極的六十萬人也在那呢。
如今,吳三桂也是走投無路了,只能去皇太極那里先避一下風頭了。
但是吳三桂現(xiàn)在還不知道,皇太極那邊的情況現(xiàn)在也沒比他這里好。
就在吳三桂剛開始包圍京師的時候,皇太極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情,他們居然讓人給圍了。
發(fā)現(xiàn)這個事情的時候,皇太極也是大驚失色的,本來他第一反應就是吳三桂這個人難道是詐降,想引君入甕?可是很快,他就察覺到不對了,因為這些包圍他們的人都不是打著大明的旗號的,打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旗號。
可是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他們的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了,多的皇太極都不知道這到底有多少。
皇太極做夢都不敢想自己和自己手下征戰(zhàn)天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八旗子弟們居然會被幾百萬人給包圍了。
而且皇太極也從來不覺得都到了這個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的大明還能上哪去拉出幾百萬的人,哪怕是大明全盛時期的軍隊也沒有幾百萬人啊!
但是眼下,皇太極很清楚,包圍著他們的人起碼有三百萬人!
而且,皇太極還發(fā)現(xiàn),包圍他們的人只是從東南北的三個方向?qū)訉影鼑耍恳粋€方向都是有數(shù)百萬人,所以皇太極知道,他現(xiàn)在除了往大明京師的方向撤退,他就都已經(jīng)是無路可走了,可是皇太極也不是傻子,如何能不知道,現(xiàn)在京師的那邊肯定也有巨大的伏兵在等著呢。
如果要是順著京師撤軍,那只會死得更快。
在清楚了自己現(xiàn)在的狀況了以后,皇太極也不打算從京師方向那邊撤軍了,畢竟皇太極也不是個傻子,知道權(quán)衡利弊。
所以他集中六十萬大軍,準備往著東邊突圍,這樣他們就能回到遼東重整旗鼓了,而且皇太極對于八旗的戰(zhàn)斗力也是很有自信的,以他們大金的六十萬八旗子弟的強大戰(zhàn)斗力如果想要在對方的百萬大軍之中突圍的話,對方肯定是攔不住的。
可是對方卻用實力行動清楚明白的告訴了皇太極什么叫做現(xiàn)實了。
他的六十萬大軍接連五次突圍,都被對方的敵軍用強大的火力覆蓋給逼退回來了,在一邊觀戰(zhàn)的皇太極也沒有見過這么強大的火力覆蓋,隔著幾百米遠就能射擊的火槍,隔著好幾千米遠也能射擊的火炮。
還有那火雷,威力極大,而且一般的小型火炮甚至都沒有那火雷厲害。
最主要的是,對方的這些彈藥就好像是無窮無盡的一樣,打的大金的軍隊根本就不敢出去。
五次突圍,已經(jīng)讓皇太極損失了超過十萬人了,這讓皇太極的心頭肉都好像是被割掉了一塊了一樣,他們后金的人總共才多少??!
這六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后金的全部家底了,一下子沒有了十萬人,對于后金來說相當于元氣大傷了啊。
可是現(xiàn)在哪怕是他們都已經(jīng)以損失了十萬人作為代價了,可是他們也不能突圍,而且敵軍現(xiàn)在還用三面合圍的辦法,朝著他們慢慢的開始靠攏過來。
如果不能在對方的合圍前想到辦法突圍出去的話,后金的這幾十萬人馬恐怕今天都要折在這里了,到時候恐怕整個后金都要支撐不住了。
無可奈何下,皇太極也只能再次的阻止人手突圍,這一次他們不止朝著東邊,南面,西面也一樣的開始突圍了,可是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其他的幾面現(xiàn)在也像是銅墻鐵壁一樣。
而眼下,對方的幾百萬兵馬準備就要形成三面包圍了,皇太極也不得不選擇朝著西面撤退,因為對方要是合圍成功了,那他的幾十萬人馬就真的是甕中之鱉了。
可是讓皇太極想不到的是,他們才剛剛朝著西邊撤退沒一會,就看到了現(xiàn)在正在到處潰逃,狼狽不堪的吳三桂,還有現(xiàn)在身后所剩無幾的關(guān)寧鐵騎,皇太極的心沉了下來。
到了這個地步了,吳三桂哪怕不說,皇太極也明白到底是怎么會是的了,看吳三桂現(xiàn)在的樣子,就知道吳三桂肯定是遭遇了一場大敗了。
可是看吳三桂慘敗了,皇太極卻沒有責怪,因為吳三桂的慘敗剛好說明了他沒有背叛大金,也就是說他們這一場不是被吳三桂出賣了的,而是被人算計了的。
這些人也不是大明的人,而是其他國家的人,所以皇太極也可以肯定了,包抄他們的肯定不是大明的軍隊。
因為現(xiàn)在憑借大明的國力,他們根本沒辦法組織這么多的大軍,這一次是有其他的國家摻和進來了。
正當皇太極和吳三桂現(xiàn)在會合了的時候,京師外的那場戰(zhàn)斗也進入了結(jié)束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