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晁蓋哥哥,不可造次!
那杏黃衫男子得知朱貴是梁山泊的人,臉上帶著喜色道:
“既然是梁山泊頭領(lǐng),定然認(rèn)得吳學(xué)究先生?!?p> 朱貴心里已經(jīng)有八分確信,此人便是神行太保戴宗。
但還是試探道,“吳學(xué)究是山寨里的軍師,執(zhí)掌山寨兵權(quán),足下如何認(rèn)得他?”
杏黃衫男子笑道,“他和小可是至愛相識。”
至愛相識。
只要提到這個詞,那就沒錯了。
于是朱貴假裝驚訝道,“兄長莫非就是軍師常說的,江州神行太保戴院長嗎?”
杏黃衫男子,也就是戴宗,承認(rèn)道,“小可便是?!?p> 然而朱貴卻凝聲道,“幾個月前,宋公明發(fā)配江州時經(jīng)過山寨,吳軍師曾讓他帶一封書信與足下,讓足下照顧則個,如今足下緣何反倒去害宋三郎的性命?!”
戴宗聞言一愣,叫屈道,“宋公明和我也是至愛兄弟,他如今吟了反詩,我救他不得,正要前往京師尋門路救他,如何說我要害他性命?”
這戴宗的反應(yīng)不像作假,倒讓朱貴有些奇怪。
于是朱貴指著手中的書信說道,“你不信,請看這蔡九知府給蔡太師的家書。”
戴宗接過看了,大驚失色。
原來那蔡九知府,在本地通判黃文炳的攛掇下,捉拿了在潯陽樓寫下反詩的宋江。
但這是一樁功勞,蔡九知府不知蔡太師是要活的宋江,還是死的宋江。
因此便修書一封,外加用信籠裝了些金銀珠寶,安排會神行法的戴宗,一齊送到東京太師府。
戴宗接過這趟差事,還以為只是給蔡九知府遞家書、帶禮物,哪里知道家書里寫的是宋江的事。
朱貴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后,便知道此事十萬火急。
于是連忙安排戴宗坐船到宛子城聚義廳里,與眾頭領(lǐng)商議對策,來救宋江性命。
不過半個時辰,朱貴帶著戴宗到了聚義廳。
狗頭軍師吳用率先起身迎接,奇怪戴宗今日怎么特意大老遠(yuǎn)地,從江州跑到這山東來。
戴宗便將宋江吟反詩,如今被監(jiān)禁一事,詳細(xì)說了,晁蓋聽罷大為震驚。
別說晁蓋震驚了,此時聚義廳里的二十個頭領(lǐng)哪個不震驚。
與之前朱貴剛知道時心情一樣,眾人心中齊呼:公明哥哥攤上事,攤上大事了!
當(dāng)然這些人里,王英除外。
王英不震驚,但微微張著嘴,故作震驚。
在看到戴宗出現(xiàn)的一剎那,他就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肯定是那公明哥哥,喝酒誤事了!
酒是王八蛋,誰喝誰混蛋。
喝酒不會亂性,只會壯慫人膽。
喝過酒的都知道,真喝醉了,下面那玩意兒早就沒反應(yīng)了,如何會亂性。
開脫的借口罷了。
但將醉未醉,半醉不醉時,便將人的欲望都勾起了。
公明哥哥的性子,王英是知道的。
喝點馬尿都會吹牛.逼,更何況是飲酒!
只是這次不像是在清風(fēng)山那樣吹過往經(jīng)歷,而是吹自己的心中志氣。
宋江在潯陽樓上作的一詞一詩,眾頭領(lǐng)聽聞,大多數(shù)都不甚會意。
然而狗頭軍師吳用一聽,眉頭就緊緊地皺了起來,都快擰成麻花了。
王英看吳用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吳用心里恐怕明白,宋江抓的不冤。
一詞一詩。
詞的最后一句是——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詩的最后一句是——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你宋江都已經(jīng)被刺配江州了,還打算血染潯陽呢!
不過這句詞,王英前世沒看懂,現(xiàn)在也沒看懂。
王英心里嘀咕:那閻婆惜不都已經(jīng)被公明哥哥你宰了嘛,哥哥你還想向誰復(fù)仇啊。
真迷。
王英覺得,若是宋江只寫了這個詞,頂多算是個有著復(fù)仇傾向的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但你寫詩時,來個“敢笑黃巢不丈夫”,這可就要命了。
黃巢是誰?
唐朝的掘墓人,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
最重要的是人家打到了長安城,建了個“大齊”稱帝去了。
公明哥哥你要笑黃巢不丈夫,那請問你想怎么比黃巢更丈夫?
細(xì)思極恐啊。
……
晁蓋很氣憤。
對于他來說,宋江是他的好兄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出來混,就是要講義氣。
既然宋江如今被關(guān)在江州大牢里,那么直接去攻打江州,救回宋江便是。
于是晁蓋就要點人馬,打江州。
這火爆脾氣的晁蓋提出的火爆方法,讓眾頭領(lǐng)很激動。
在他們看來,梁山泊終于要亮肌肉了。
但吳用瞪著眼睛,勸諫道,“晁蓋哥哥,不可造次!”
“江州離此,路途遙遠(yuǎn),軍馬去時,誠恐惹禍?!?p> “到時打草驚蛇,反倒送了宋公明性命!”
“這件事不可力敵,只可智取?!?p> “吳用不才,略施小計,只靠戴院長協(xié)助,定救那宋三郎性命!”
王英點點頭,狗頭軍師吳用,雖然用計毒辣,但也要審時度勢,不會像晁蓋那樣莽撞。
晁蓋這個人的確講義氣,但他適合做大哥,不適合做老大。
跟著晁蓋,有肉吃,但風(fēng)險太大。
不過吳用到底是晁蓋的老朋友,如今還能勸住晁蓋。
所以晁蓋便道,“愿聞軍師妙計!”
吳用便開口道,“如今蔡九知府差戴院長送書信去東京,然后討蔡太師的回信?!?p> “我們只需要在這封回信上,來個將計就計,找人寫一封假回信,讓戴院長帶回去即可?!?p> “回信上只說,切不可對犯人宋江行刑,須密派人員將宋江押送到東京,等東京這邊問詳細(xì)了,再處決示眾,斷絕童謠。”
“等蔡九知府派人押送宋江,從咱們這里經(jīng)過時,咱們自然差人下山奪回宋公明。”
“諸位覺得,此計如何?”
吳用此計一出,眾人齊齊鼓掌。
“呱唧,呱唧……”
在王英看來,吳用這計策還真不錯。
將計就計,中間作假,不把事情鬧大,又能救回宋江。
妙啊。
果然晁蓋聽完吳用的計策后,頓時覺得自己剛才的計策太簡單了。
不過晁蓋還有疑問,便開口詢問道:
“倘若他們押送宋公明,卻不從這里過,豈不是誤了大事?”
這時王英的便宜師傅公孫勝笑道,”這有何難?”
”我們派人去遠(yuǎn)近探聽,估摸著宋公明從哪里過,便讓人等著,好歹把人奪了,就怕他們不押送!”
晁蓋覺得公孫勝的話,挺有道理。
但他還有最后一個疑慮:“好卻是好,只是沒人會模仿蔡京的筆跡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