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朝王

第十三章 父子矛盾

南朝王 文獻資料 2090 2021-10-24 17:40:46

  嘩啦!

  剛出市場,雨水傾瀉而下,行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紛紛抬著袖子躲避。

  王志他們的車沒有頂棚,沒帶蓑衣,也沒拿傘,只能舉著車上的招牌遮雨。

  等到了旅店,所有人都澆透了。

  “狗奴,有熱湯嗎?快來些熱湯?!蓖踔咎嶂鴿皲蹁醯男?,赤腳奔到了店里。

  狗奴正擦地上的水漬,站起來道:“有熱水,我去切些姜片?!?p>  馮二羊他們?nèi)ズ笤簱Q了干衣服,等來到前廳時,狗奴已經(jīng)端來了姜湯。

  “多少錢?”王志接過一碗,問道。

  狗奴搖了搖頭,“一點姜罷了,不要錢。”

  說罷,他就又拿起麻布片去擦地了。

  一壺姜湯,幾人很快喝了個干凈,身上暖和起來。

  “郎君,今日那北人壯漢,你可是送了他什么好處?”馮二羊突然說道。

  “是送了些錢,怎么了?”

  “郎君以后還是少跟那些荒傖接觸的好。”馮二羊低聲道:“這建康城里,就數(shù)那些僑人不講道義。你瞧那些店鋪,還有渡口,僑人去做工人家都不要的。你今日贈錢,他過些日子還來找你,甩都甩不走。”

  “僑人在建康很不受歡迎么?”王志奇怪道。

  “豈止是建康,那些僑郡,僑縣也一樣。都說他們沾染了胡虜習氣,不懂禮數(shù),須得過個幾代才算成了好人?!?p>  噠噠噠。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就看到濕漉漉的許駝子奔到了店門口。他也光著腳,鞋子在懷里捂著,扯過門口的布幌抹了抹腳底,走到了店里。

  “狗奴,去燒些熱湯。”許駝子聲音沙啞的道。

  狗奴卻沒聽到一般,仍然彎腰在那擦地。

  “聾了么?!”許駝子眼中騰起了怒火。

  狗奴仍未動彈,當然也沒搭話。

  “不孝子!”許駝子咬牙罵了一句,騰騰走了幾步,一腳踹了過去。

  狗奴背上挨了一腳,猛地向前栽倒,正好撞上了胡床一角。等他爬起來,腦袋上就多了個寸許長的傷口,一道鮮血淌了下來。

  許駝子的眉毛擰成了一團,臉上的肌肉急促顫動著。

  “怎么又打,你想踢死他?。俊?p>  王志走過去,看看滿臉疲憊的許駝子,又看看血流滿面的狗奴,一時卻不知該責怪哪個了。

  嘆息一聲,王志只得去廚房捧了把新鮮的草木灰,走到狗奴跟前,一把糊在他腦門的傷口上。

  “不要沾水,也不要碰傷口?!?p>  狗奴慢慢點了點頭,接著就一聲不吭的轉(zhuǎn)身走開了。

  “駝子,你以后手上可輕點吧,再這么打,早晚得鬧出仇來!”一旁的馮二羊也勸道。

  許駝子沉重的喘了幾口氣,一言不發(fā),踉蹌著去了廚房。

  借了蓑衣,王志回到家時,大門開著,王荀正撐傘站在門口。

  “又回來這么遲!”

  把弟弟讓到院里,王荀指了指廚房:“備的有熱湯,快去喝了,喝完趕快去換衣服?!?p>  雨勢更大了,風也吹了起來,夜晚幾乎提前了半個時辰。

  院子里風急雨驟,氣溫跟著降了一大截。

  屋內(nèi),弱小的燈光下,一家人正吃晚飯。

  “阿兄,今日可還順利?”王志吃了幾口,猛地想起王荀今日去五館了。

  “談不上順利不順利,張博士學問是很好的,我也沒什么差錯。只是……”王荀突然停下筷子,嘆氣道:“我今日才知,這五館已經(jīng)衰敗的厲害了,容納兩三百人的地方,卻只有五十多個學生。唉,這樣的五館,怪不得這些年少有人提及了?!盵1]

  五館初立時,當然不是這樣的情況。當時五館的各館學生都有數(shù)百人,而且學生可以在各館自由聽課,結(jié)果嚴植之一次講課就吸引了千余人去聽。

  梁武帝形容當時盛況為:“負帙成風,甲科間出”。

  不得不說,梁武帝確實是少有的真正想解決士庶矛盾的皇帝。但是,理想終究只是理想,當滿懷希望的五館生踏入仕途,迎接他們的卻是殘酷的現(xiàn)實。

  五館的寒門學生依舊被士族打壓,被同僚輕視,五館根本沒能讓寒門子弟改善地位。

  問題不在五館,而依然在門第!

  就算皇帝,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在幾位名儒相繼逝去后,只能眼看著五館迅速衰落。

  這也是明明有五館這么好的提前出仕機會,卻少有人知曉的原因。士族不屑來,寒門來了也沒意義。

  “五館衰落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阿兄差的只是這個機會,只要出仕,那就是天高任鳥飛了?!蓖踔菊f道。

  對王荀來說,五館終究只是個平臺,目的只是射策考試,是一個聲音直達朝堂的機會。

  士族打壓寒門子弟,卻不敢,也不會為難王荀。畢竟,高門就是高門,是自己人,名聲過往完全不影響這個事實。

  “話雖如此,可終究是心緒難平,總覺得不舒服?!巴踯骺嘈Φ?。

  “當然不舒服。”

  王志嘆息一聲,說道:“以門第來決定人的高低,阿兄不覺得荒謬嗎?如今的朝堂官署,不學無術(shù)者數(shù)不勝數(shù),難道阿兄以為這理所當然?或者認為高門地位永固?寒門的憤怒在積攢,而高門卻還在損害根基,高樓總有傾覆時啊。”

  這話聽來當然是刺耳的,但王荀卻一反常態(tài)的沒有訓斥,只是長久的沉默。

  門外的風雨還在拍打著房子,風從門縫吹到屋內(nèi),屋內(nèi)的燈光跳躍起來,氣氛卻在往下沉。

  來到建康短短數(shù)日,兄弟倆就已經(jīng)感受到了這里的社會百態(tài)。大梁的腐朽跟繁華,理想跟現(xiàn)實,就這么不加掩飾的撲面而來,沖擊著,也洗滌著他們。

  …………………………

  參考資料:

  [1]【蕭梁經(jīng)學生策試入仕制度考述】《梁書·賀玚傳》載初開五館時,“館中生徒常百數(shù),弟子明經(jīng)對策至數(shù)十人?!钡捔褐衅谝院?,史籍中卻再也看不到五館生的記載了。

  對五館的衰敗,這篇論文有幾個推測。一是,五館生在官場受到士族打壓,很難脫穎而出,史書當然就沒有記載了。二是五館的幾個名儒幾年后就調(diào)走或逝世,師資大不如前,迅速衰落。五館讓寒門子弟有做官機會,但并沒有改變士族對寒門的歧視,衰落是必然的。

  [2]《梁書·儒林傳》:“以(嚴)植之兼五經(jīng)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shù)。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