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下) 佛魔與三張面孔
佛臺上,他輕柔撫摸兇刃,滿眼溫情。
“走?!币宦曒p言,如同當(dāng)年,兇刃暢快清吟,刀身金芒四溢,千年離愁轟然散盡。
唯一的停頓,唯一的話語,只因它是一千五百年前,隨男人征戰(zhàn)的戒刀——“不染”。
隨之,男人拖刀走入血色籠罩的光芒中,佛臺坍塌,神木卻屹立不倒,立在佛臺下一樽巨大棺槨之上,傲視天下!
當(dāng)年的護(hù)道僧,踩著棺槨,踏前一步,身影瞬息沒入神木,黑白黃三道人影、連同和尚、木牌也一同隨之沒入其中。金芒血?dú)馑查g也被神木吸入,氣吞山河之勢。
轉(zhuǎn)瞬,大殿陷入黑暗,整座蒼梧山?jīng)]半點(diǎn)光亮,黑夜死寂,天上沒有月亮星光,不知何時(shí)血色滿月已消散蹤影。
蒼梧山,漆黑如墨,無聲無風(fēng)。
狂暴的大山古廟俱陷入沉寂,仿佛也沒了生機(jī)。
良久,三個(gè)時(shí)辰過去,佛臺之上五色光芒驟然而生,一陣閃耀,一具三頭六臂的高大身軀立于巨大棺槨上,于古廟殿堂,三副面孔看盡天下眾生萬物,亦佛亦魔。
一面慈和悲憫,一面張狂暴虐,一面茫然無措,凡間萬物面容變幻于其上。
六條手臂各有執(zhí)掌。
戒刀“不染”、蒼梧木牌、忘川血瓢。
……
巳正,大荒落,萬物熾盛而出,霍然落之,曰荒落。
大殿巨大棺槨之上,兩個(gè)聲音,出自一尊高大神祇。
“千百年來,你終究入魔?”蒼老的聲音,無悲無喜。
“哼,我亦是你?!北┡懊婵撞恍祭浜?,大殿中隱有雷鳴。
“成佛……不好嗎?”悲憫面孔,雙眉微蹙,似有困惑。
“千年前,我亦可成佛,可天不予我!”暴虐之色更盛幾分。
“彼時(shí)你殺孽過重,戾氣襲身,魔膽已生。”蒼老聲音嘆息道。
“殺孽?玄天授我‘不染’,也是造孽嘍?”魔相目有戲謔。
“那是要你護(hù)道除魔!”佛相面有怒火。
“魔就不是生靈了?”步步緊逼!
“……”
“嘻,惶惶上蒼,可真是‘眾生平等’呢。”第三幅面孔幻化出鵝黃少女的面容,巧笑嫣然。
“當(dāng)年忘川江畔,我被你壓制沉睡,一千五百年了,你如何做到這般?”蒼老聲音未曾理會第三幅面孔,眉頭蹙得更緊。
“五百年地藏王,我替你看盡玄天不仁,棄佛門而出。來這蒼梧山中冥想猶有百年,竟發(fā)現(xiàn)這古廟隱秘?!蹦噫告付劇?p> “隱秘?”第三幅面孔顯出一張武夫黑臉,訝然追問。
“蒼梧山是佛魔兩界始元之處,混沌初萌便聳立世間,蒼梧樹先于萬靈而生,受天地造化而孕育萬千生靈,佛、魔、人便是最早的生靈?!?p> “荒謬!玄天生佛,黃泉出魔,佛念育養(yǎng)凡間數(shù)萬年,而后天下有蒼生。”佛相怒斥。
“古書確有所云?!笨∶澜^倫的面孔浮現(xiàn)在眾生相上,略一沉吟,莫可名狀。
“古書還不是那諸天神佛的功德書?愚弄芻狗的東西罷了?!蹦嗖恍嫉?。
“蒼梧山之后呢?”第三張面孔開口,卻是滿目茫然的老和尚。
“倒是把你給漏掉了。我頓悟之后,便到忘川江底,斬?cái)噙@沉香神木,回蒼梧廟將它至于佛臺,以神念幻化三只小鼠于這廟中,最后去極淵屠盡殘余魔族點(diǎn)燃地火?!?p> “既要成魔,又為何屠魔?”蒼老聲音,疑惑不解。
“那種腌臜也配稱魔?”魔相滿臉鄙夷道:“至此我心中大事只存一件,便是尋一具天成魔胚,于是再出極淵,將‘不染’留于凡間江湖,尋那具魔胚。”
“就是那個(gè)老色胚嗎?”鵝黃少女臉色不齒插入話題。
“正是,旬月前,我觀他魔軀將成,便化為‘謫仙’模樣,點(diǎn)撥一番,引他來這廟中?!蹦嗟怀隹凇?p> 大殿重又陷入沉寂,時(shí)間仿若亙古靜默中。
良久,有聲音輕輕響起。
“我……們……是……什么?”佛相輕撫手中戒刀,緩緩開口卻似自言自語。
“萬物混沌?!蹦嘁蛔忠活D。
“萬物?混沌?”佛相喃喃自問。
“玄天不仁,黃泉苦厄,眾生罹難。如此三界,我成佛入魔又如何?”魔相瞬間暴虐之氣叢生,蒼梧山為之震蕩。
“要如何?”佛相額前萬字符金光黯然。
“融天合地,萬靈萬物重歸混沌。天不仁,我自當(dāng)滅天。地不仁,我自當(dāng)滅地。萬物不仁,我便屠盡這蒼生,回歸始元?!蹦嗝C然。
“那我們是……?”第三張面孔,萬靈臉譜不停變換,大殿中萬千聲音低吟求解,詭譎如斯。
“你……你要做那……”佛相面容驚恐,不敢置信。
“我為混沌!”魔相氣焰沖霄,不可一世。
“你!”佛相斷喝一聲,竟再不能言語,似又將陷入沉睡。
第三張面孔,眾生相卻飛快幻化這不同的面孔,有江湖巨擘也有鵝黃少女,有儒雅書生也有粗厲莽夫,有中年漢子也有世家俊美少年郎,有絕艷娼妓也有窈窕淑女,有耄耋老者還有……粉雕玉琢的六歲稚童……
俱是一幅茫然之色,枯木樣的表情。
……
蒼梧山,屹立了無盡年月的古廟轟然崩塌,一道光芒沖天而起,萬千顏色照亮天地。
長空下,短歌行。
“大佛寂滅,我為佛!
大魔俱滅,我為魔!
眾生皆滅,我為萬物!
混沌重開,
不染濁塵!”
……
佛魔之爭前五百年,蒼梧山,十人,掘地而入。
掘地者,正是彼時(shí)天下最頂尖十人,入這蒼梧山竊取氣運(yùn)之物。
有傳言蒼梧山是始元之山,亦是封印之山,有巨大棺槨封天地氣運(yùn)藏其中。
數(shù)月后,出山,各有所得,其中最為瘦削之人得上古沉香珠一枚。
翌年,奉梧城東,有河浮尸一具,身形瘦削。
五年后,河涸,有上古沉香珠暗藏荒原之下。
五百年后,瘦削之人后世子孫,九人戰(zhàn)于此地,八人殉道,一人成佛。
后世千載,世間人皆聞此地有地藏王,旱地成江,五百年后不知所蹤,名喚——
地藏王,舒九。
有佛門戒刀一柄,曰——
“不染“
(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