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視頻通萬朝:開局盤點三大昏君!

第24章 破敗不堪

  趙佶承認,他動心了,自從真宗時期與遼人簽訂“澶淵之盟”以來,大宋每年都要送給遼國歲幣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這對于整個大宋來說,不僅是喪失國家尊嚴那么簡單,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向外族所運輸?shù)呢斘?,從何而來呢?最后都只會化為壓力轉(zhuǎn)嫁到普通的老百姓身上。

  而老百姓生存壓力增加,再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天災(zāi)人禍齊至,當人的基本生存都成了問題,不奮起造反,還能做什么呢,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對外族戰(zhàn)爭的失敗無疑是導致大宋動蕩爆發(fā)的一大誘因。

  “燕云十六州的收復是幾代帝王都沒有完成的大業(yè),童太師,這真的能行嗎?”

  趙佶雖然不通政事,但是自知之明還是有一點的。

  他不認為比自己比得過太祖、太宗,那么當初他們都不能完成的事業(yè),自己真的有那個本事嗎?

  “官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大宋近年來養(yǎng)精蓄銳,休養(yǎng)生息,國力強盛,正是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好時機??!

  “若是不和金人聯(lián)手,等到遼人緩過氣來,我大宋邊境必定戰(zhàn)亂再起?!?p>  “更重要的是,若是金人先行一步把遼國攻陷,那燕云十六州必然會順勢落入金人手中,到時候我大宋形勢恐怕更加危急啊!”

  “臣等望官家速速下定決心,昔日太宗兩次出兵,都未能收復失地,如今大好機會放在眼前,官家,切勿猶豫不決??!”

  收復燕云十六州!這個誘惑太大了,趙佶的欲望徹底壓過了理智。

  “既然遼有必亡之勢,那就如太師所說,聯(lián)金滅遼,就在今朝!其中細節(jié),不知太師有何定計?”

  童貫身材魁梧高大,與普通太監(jiān)截然不同,此前更是有著帶兵的經(jīng)驗,攻滅遼國,再取燕云對他來說已經(jīng)足以讓他瘋狂了,眼見趙佶已經(jīng)被自己說動,童貫從未感覺青史留名距離他如此接近過。

  身為一個閹人,雖然手握大權(quán),但是他知道,總會有人在背后對自己不屑一顧。這次,他一定會成為整個大宋的最為耀眼的存在!

  “官家,我大宋與金人遠隔遼國,若是想商議聯(lián)手之事,陸路必然不可行,如此,當取水路,自登州渡海,瞞天過海,前往金國,進行商議?!?p>  宣和二年,宋朝終與金人結(jié)成“海上之盟”,商定宋金各自進軍攻遼,其中金軍攻取遼上京與中京大定府,宋軍攻取遼的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

  宋徽宗答應(yīng)滅遼后,將原來于澶淵之盟輸給遼的歲幣轉(zhuǎn)輸給金。金人則答應(yīng)將燕云十六州還給宋。

  ……

  趙匡胤面色鐵青,似乎已經(jīng)預見了他一手打下來的大宋未來走向深淵的局面。

  “沒想到啊,后世大宋局勢竟然會如此的岌岌可危!”

  “這趙佶,也真是個蠢蛋!”

  趙匡胤已經(jīng)忍無可忍了,這么簡單的形勢居然都分析不出來嗎?

  “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宋?則平,你說朕怎么會有如此愚笨不堪的后人,后世大宋子民怎會遇上如此昏庸無能的君主??!”

  趙普看著視頻,心中同樣感慨啊,“陛下,縱使如此又能如何呢?子孫無能,無可奈何啊!”

  趙匡胤痛心疾首,“這趙佶,空有朕趙氏血脈,卻無朕趙氏之智!”

  “金人已經(jīng)虎視眈眈,意在天下,而非遼之一地。這蠢貨竟看不出來嗎?”

  “此時尚有遼人做為屏障,為大宋抵御金人的南下入侵,唇亡齒寒的道理他竟然也不明白?”

  “這時候和金人倒是約定好了,呵!那些人的狼子野心和胃口又豈會是區(qū)區(qū)遼國可以滿足的了的?”

  趙普聽著趙匡胤恨鐵不成鋼的話語,也深有同感,“是?。⊙嘣剖葑詮谋荒莾夯实凼磋└钭尯?,遼人兵鋒可以直接越過長城,無時無刻不威脅著我大宋邊境安危?!?p>  “這燕云十六州,正是那兵家必爭之地,若是宋金成功滅遼后,決計不會放棄,恐怕到時候就得是兩國短兵相接了。”

  ……

  “什么!金人竟然敢背信棄義!強據(jù)燕云十六州和遼國燕京!”

  趙佶心里怒火中燒,這金人果然蠻夷也!背信棄義,出爾反爾竟是如此的家常便飯!

  但是他已經(jīng)忘記,說來失信于人,宋遼兩國之前可還是有著共結(jié)兩百年之盟好的預定的。

  看著手里的情報,趙佶失神落魄。明明是自己先占據(jù)的燕京城,可是金人卻率兵突襲,導致宋軍節(jié)節(jié)敗退,不得不從燕京城撤離。

  而這時童貫等人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竟然上書趙佶,說此戰(zhàn)之失,全是因為種師道天姿好殺,戰(zhàn)前不與自己等人謀劃,戰(zhàn)時又專斷獨行,不懂得節(jié)制,最終才導致戰(zhàn)爭的失敗。

  可憐的種師道,身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之一,卻成了那些奸佞宦官的替罪之羊!

  “好個種師道,竟然敢壞朕收復燕云的大計,這些人有何面目在朝為官呢!都應(yīng)當滾回去種地算了!”

  ……

  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在朝堂之上聽著使臣的匯報。

  “官家,金人稱,只能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割給我朝;此外,他們還要求我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來給遼朝的五十萬歲幣,還須補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的代稅錢;倘半月內(nèi)不予答復,金朝將采取強硬行動?!?p>  趙佶沉思,這金人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可是若不如此,燕云遲遲沒有收復,而宋有兵敗如山倒,被金人打得體無完膚,這樣下去,他又能拿什么來夸贊自己的功績呢?

  “罷了,罷了,你且再去同金人商議,就說這些條件,朕都允了,只希望他們快快交割燕云之地!切莫再出爾反爾了!”

  同年,金人要求宋朝交付犒軍費二十萬兩才退兵燕京城,宋徽宗莫不允應(yīng)。

  最終,童貫等人終于占據(jù)了金兵遺留下的燕京城——一座空無一人,財物被洗劫一空,破敗不堪的燕京空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