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張煌言提升為戶部尚書后,此次朝會的論功行賞便是到達了尾聲完美結(jié)束。
等眾人安靜下來后,崇禎才繼續(xù)說道:“昨晚朕和永明徹夜長談,其中提到了百官俸祿的問題。
朕知我明朝俸祿是歷朝歷代中最低的,許多貧寒官員的俸祿只能夠勉強度日。
如此一來,對于那些家境貧寒想做實事兒的官員來說,他們又如何能夠全心全意的當一個為民為國的好官?
因此,朕決定百官在原有俸祿的基礎(chǔ)上提升四倍?!?p> 眾人聽此頓時一愣,這對于朝廷百官來說是一件好事,自然不會有人傻傻的前去阻止。
“陛下圣明?!北姵箭R聲高唱道。
崇禎點頭,隨后繼續(xù)說道:“如今雖然內(nèi)亂平定,但遼東還未收復(fù),建虜對我們虎視眈眈。
因此諸位不可松懈,如今祭祖大典已經(jīng)準備妥當,兩天后前往太廟祭祖隨后各軍前往各自駐地。
傳庭你率領(lǐng)秦軍仍舊駐守原地,左良玉今日起你為宣府總兵,兩日后率兵駐守宣府大同一代。
黃德功為山東總兵駐守山東,尤世威你仍為榆林總兵駐守榆林,李定國何在?”
“草民在?!?p> “今日起你為真定總兵,劉文秀和艾能奇為你左右副將,駐守真定?!?p> “末將領(lǐng)旨謝恩。”
“而等定要嚴防死守萬不可懈怠,為我大明爭取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
“末將(臣)領(lǐng)命,絕不辜負陛下之厚望?!?n
崇禎點了點頭:“好了,退朝吧?!?p> 王承恩上前高唱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p> 轉(zhuǎn)眼之間便來到了祭祖大典的這一天。
自確定祭祖以來,各部門便一直做著相關(guān)的準備,從京城出發(fā)前的準備可謂周密而繁復(fù)。
太常寺需要準備祭祀祭品,翰林院撰寫祭告文,錦衣衛(wèi)則需設(shè)丹陛儀衛(wèi)扈行。
兵部則要奏請簡命文武大臣居守京師,京城九門分調(diào)武臣把守各山及各關(guān)隘并選隨扈護駕軍兵。
同時戶部給扈從官軍準備行糧,工部官差修理橋梁道路,光祿寺預(yù)備御膳酒飯供具,教坊司備大樂。
這一日崇禎及百官早早的便起來做好準備。
此次隨行人員除了楊永明和個別官員、武將之外,便是和以往一樣。
分別有五府及九卿衙門正堂官、四屬官各一員,太暢寺、鴻臚寺堂屬官及光祿寺、太仆寺卿。
另還有翰林院學(xué)士餅日講官,國子監(jiān)祭酒、順天府府尹、六科官六員、十三道官十三員。
一切準備完畢后,在出京前崇禎率領(lǐng)后妃告廟,完畢后崇禎輦轎由長安左門出,后妃輦轎則由東安門出發(fā)。
隨行的扈從官員在前面引路,留守京城的官員早已身穿吉服在德勝門外守候送駕。
沙河行宮-鞏華城是此次行程的第一站,在此吃飯休息后,崇禎升坐受隨從官員朝拜。
次日早晨,隨從官員朝拜奏事完畢后,鴻臚寺官員引昌平州官吏士紳及有事官員朝見,行五拜三叩頭禮。
在朝見之后,隨從官員先行到天壽山行宮等候皇帝,而后皇帝帶領(lǐng)后妃到達天壽山紅門。
將輦由紅門左門進入陵園,到達天壽山行宮(感恩殿)吃飯休息,再次升座受隨從官員朝拜。
今日無事眾人早早休息,養(yǎng)足精神等待明日的到來。
第二天祭日當天,所有官員免去朝見,皇帝身穿青袍到長陵致祭,遣其他官員穿青服到其余各陵致祭。
行禮之時,隨從官員也需身穿青服到長陵陪祭,祭祀活動至此進入重要階段。
另外,由于此次祭祖崇禎皇帝和楊永明都另有打算,所以此次特地允許百姓在遠處圍觀跟隨。
當然,當崇禎向百官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自然被百官嚴厲回絕,而崇禎另辟蹊徑以其他理由相說。
最終在崇禎的軟磨硬泡之下,百官無奈的答應(yīng)了,但也只允許百姓在極外圍處。
此次祭祖一直到下午時分才算是宣告完結(jié)。
由于崇禎早就準備好了食物,在中午時分便讓人分發(fā)給外圍的百姓,因此倒也無人離去。
更何況觀看皇帝祭祖,這可是千古未有之事,誰又會愿意離去呢?
祭祖完畢百官集結(jié),眾人紛紛對崇禎恭賀。
“多虧祖宗保佑,神仙保佑?!边@時一道聲音突然說道,尤其是對著神佛一頓贊美恭維,仿佛天下能平定是天神的功勞一般。
而這是楊永明他們謀劃好的,眾人聽到聲音之后也是跟隨稱贊。
就在這時崇禎突然嚴聲道:“夠了!你聽聽你們在說些什么?
朝堂能夠穩(wěn)定,是三輔六部諸多大臣日夜操勞的功勞,而天下能夠重新穩(wěn)定。
這是楊永明、孫傳庭等人日夜謀劃有方,周遇吉、高杰、白廣恩等一眾將士們在前方以命相搏。
犧牲了無數(shù)將士的性命,才得以讓我大明重新安定。
功勞是屬于諸卿的,要歌頌稱贊是那些在前方浴血奮戰(zhàn)的將士,關(guān)那些天神何事?!?p> “這……”
眾臣聽此頓時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
“哼!”崇禎冷哼一聲,這時楊永明不知道從哪兒拿出一個用鐵皮所制成的喇叭。
崇禎接過喇叭高聲說道:“你等不說還好,既然說了那我們就好好的說道說道。
我們?yōu)槭裁疵磕昙腊菽切┥裣?,不就是想求個風調(diào)雨順,想讓他保佑我們每年有個好收成嗎?
可是結(jié)果呢?連年的干旱導(dǎo)致赤地千里,別說風調(diào)雨順了,百姓們連個溫飽都難以滿足。
有人說是因為朕有過失,所以上天降下災(zāi)難懲罰,朕聽了之后連忙下罪己詔,并且祭祀天地眾神。
百姓們?yōu)榱似砬笊咸炷軌蛳掠?,甚至拿出最后一點存糧來祭祀他們,可是那連綿的災(zāi)難可有好轉(zhuǎn)?
如果朕真的有錯,那就懲罰朕一個人好了,關(guān)天下百姓何事?神仙不應(yīng)該是仁慈的嗎?不應(yīng)該關(guān)愛蒼生嗎?
這難道就是那些個神仙所謂的作派嗎……”
崇禎的怒斥把在場的眾人全都給嚇到了,尤其是外圍的百姓們,由于崇禎特意使用的擴音喇叭。
因此在外圍的百姓也能夠聽的很清楚,就在一片寂靜的時候,百姓之中突然傳來一聲叫好之聲。
隨后星星點點的聲音慢慢連成了一片,而這自然也達到了楊永明二人所需要的效果。
這時崇禎神情一斂,大手一揮莊重而又威嚴道:“今日朕便以人間帝王身份向諸神下旨。
令其在四月份之內(nèi)降下甘露,以解決旱災(zāi),如若不然朕便下令,大明境內(nèi)之神,拆其廟毀其神像。
大伴、擬旨發(fā)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