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道問心每天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去武當山看望張三豐或者去后山水潭靜心修煉。有時閑來無事的他的還會與父親和師伯他們練練手,或者陪著母親嘮嘮嗑,再或者上山陪陪張三豐,要不就是獨自一個人彈彈琴。
五師伯的事雖然過了很久,但是張三豐內(nèi)心的傷痛卻也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的,畢竟對老人來說最大的痛苦無非就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而且張無忌這小子中了玄冥神掌,體內(nèi)不定時發(fā)作的寒毒更讓張三豐操碎了心。張三豐雖然功力深厚,可是經(jīng)過這些年修習太極之道,體內(nèi)的功力在陽剛方面終究有些不足,道問心的內(nèi)力雖然也屬陽剛一類,可是狂躁的特性根本就不是張無忌這種沒有練過任何內(nèi)功筋脈不通之人可以承受的,若是自己強行將內(nèi)力灌入,暴躁的太陽之力恐怕瞬間就會要了他的小命。不過對于此事道問心卻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知道張無忌將來會有自己的奇遇。
可即便如此,道問心為了不讓張三豐整日憂愁,有時張無忌寒毒發(fā)作他還是會幫忙逼退。
可這寒毒積聚心脈而張無忌又經(jīng)脈柔弱,道問心便想出將他放進水里,然后用水淡化自身的真氣,如此一來真氣里面過于暴躁的力量就會化解不少,而張無忌的身體也能借著這股力量暫時緩解寒毒發(fā)作帶來的痛苦,雖然道問心不喜歡張無忌,但是道問心更不想讓師祖難過擔憂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而除了道問心外,做為故事主角的張無忌在父母安葬后,整個武當對也是他多有關(guān)心,不過這其中最讓他好奇與感謝的還是道問心。
對道問心這個師兄他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雖然道問心經(jīng)常幫他化解寒毒,可是他對自己總是太冷淡了。唯有在師公、師伯師叔以及他娘面前才會說笑或者聊一些多余的話。至于其他人和他說話,他雖然也會應(yīng)答,但是語氣之中總有一絲不合群的意味。每次出聲感謝卻總是被道問心叮囑要好好照顧自己,每天多笑笑讓師公少一分擔憂。
雖然彼此都是師公的徒孫,可是張無忌總覺得道問心的性格太過于冷淡了。
直到有次無意間聽到道問心彈琴,賞完全曲的張無忌想不明白師兄這樣的人居然也會懂音律。后來還是大師伯告訴他眼前這個氣質(zhì)冰冷的師兄很小的時候就學(xué)會了彈琴,而他彈琴的時候,山上只要聽到的人都會放下手中的事情靜靜地聽完琴曲后才繼續(xù)。
除了這位師兄外,外表有些兇狠的八師叔和溫柔如水的八師嬸也讓張無忌多有掛念。而張無忌除了武當山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八師叔的家里,因為他每次到那里八師嬸都會做一大堆好吃的。
轉(zhuǎn)眼又是幾年,張三豐對張無忌的寒毒依舊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左思右想后他便決定帶著張無忌去少林打算用自己手中的九陽真經(jīng)去換取少林的那部分,然后借此給張無忌治療玄冥神掌。
可他們二人剛走到山下就看到道問心站在路口背著一個行囊,左手拿著一把劍好像等他們很久了。
見此張三豐問道:“心兒,你在這里做什么,這是要出門嗎?”
道問心聞言躬身便向張三豐行了一禮道:“徒孫這幾天看見師祖坐臥難安嘴里還時不時地念叨著九陽真經(jīng),于是我猜測師祖這幾天必然會出門尋它,所以心兒打算跟師祖一起上路,保護師祖的安全?!?p> “心兒,此去尋找真經(jīng)也不知道路上要遇見多少麻煩,就連我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找到真經(jīng),你可要想好了?”
“我從小就受師祖的照顧,況且我父親當年也是師祖救下來的,師祖對心兒全家都有大恩,如今師祖遇到困難徒孫豈有不出力的道理,至于父母他們已經(jīng)同意我跟師祖一起上路,父親還告誡我,您若是少了一根頭發(fā)就讓我不要回去了?!?p> “哎,云輕這孩子,好吧,你就跟我一起上路吧?!?p> 聽完徒孫的回答,一直心有焦急與痛楚的張三豐此刻感受到徒孫與徒弟們的關(guān)心時,他這個百歲老人多少也有了些安慰。
一路之上果然像張三豐說的那樣不太平,三人剛出了武當山不到三里,沿途所過之地經(jīng)??吹綕M是面黃肌瘦的難民。再往遠處走去,三人還遇見了韃子士兵在強搶民女屠殺百姓,看著倒在血泊里的難民,不等張三豐開口道問心拔劍便殺了上去。
隨著最后一道劍氣消散,剛剛還兇神惡煞的韃子士兵此刻全部毫無生機地倒了下去。
看著不遠處幸存的百姓,張三豐的心里多少還是有些難受的。他雖然是個出家人,但是和這些人歸根到底還是同族,眼見到他們?nèi)绱藦埲S當然是毫無顧忌地出手援助。
于是他將三人身上的東西除了錢財外全部給了這些人,并且又讓道問心去山里打了一些野獸當做食物。
當那些百姓知道眼前之人叫張三豐一個個都跪下磕頭嘴里都喊著感謝張神仙的救命之恩,對于道問心這個幫他們帶來食物的小道長也一樣心懷感激。
看著眼前這些人艱難生存的樣子,道問心內(nèi)心也滿是觸動。此時的他對于生命二字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想起自己當初在小靈面前許下的豪言,原本有些自滿的道問心不由地緊緊握住了自己手中的寶劍眼神之中的堅定之色更甚。
在幫助完這些人之后,張三豐便囑咐他們讓他們可以去武當山附近安家。
得到張三豐的指點后,這些難民再次向三人致謝。
等他們走遠后,張三豐才帶著張無忌和道問心繼續(xù)向北前往嵩山少林寺。
由于張無忌身體瘦弱三人只能步行,而且一路上還要擔憂張無忌寒毒發(fā)作,所以三人歷時半月才到少林寺的山門。
只是三人剛走近少林寺大門,原本緊閉的寺門瞬間被打開,隨后便是一群緊握長棒的棍僧從里面出來魚貫而出,每個人所站的位置連接起來好像是一個陣法。
與此同時,一道渾厚的佛語從大門里面?zhèn)鱽恚骸鞍浲臃穑瑥堈嫒舜篑{光臨少室山,不知所謂何事?”
說話之人正是與道問心有過一面之緣的少林方丈空聞,此時他的身后還站著不少老態(tài)僧人,看樣子應(yīng)該是少林的一些宿老。
“老道來此,只為求取少林九陽功救我徒孫,還望空聞大師看在少林武當同氣連枝的份上答應(yīng)此事,老道日后必有厚報。”
“張真人愛護徒孫老衲十分理解,可是九陽功畢竟是我少林寺的絕學(xué)又怎么可能輕易外傳,請恕老衲不能答應(yīng)張真人的要求?!?p> “貧道可以拿武當九陽功與之交換不知方丈大師意下如何?”
“張真人說笑了,本派的武功秘籍雖然繁雜,但卻從不外傳,真人若想救令徒孫就只能再另想辦法了?!?p> “刺啦”一聲響起,道問心緊握的長劍瞬間出鞘,鋒利的劍尖指著空聞方丈冷聲道:“我?guī)熥嬲\心誠意跟你說話,你就算不借也不該如此冷嘲熱諷,真當我武當是泥捏的不成?”
原本道問心是不想徒生是非的,可是眼前這個老禿驢卻是越說越不對勁,里里外外總是在暗中嘲諷張三豐,心中有氣的道問心立馬就想拔劍宰了這個不要臉的老和尚。
“算了心兒,此事本就是老道唐突了,既然無緣何必強求,”張三豐說完嘆了一口氣轉(zhuǎn)身就準備離開。
道問心回頭看著那群和尚嘴上怒罵道:“這筆賬我遲早會跟你們算的,到時候你們就是跪斷了腿,我也絕不會改變心意?!?p> 見張三豐出言,道問心立馬收回長劍轉(zhuǎn)身跟著張三豐離開了。
而少林寺的那些和尚在確認張三豐祖孫兩個離開后皆忍不住互看一眼松了一口氣,同時心中暗道好險。回想起道問心周身散發(fā)的劍氣,哪怕是身為少林方丈的空聞也有種頭皮發(fā)麻的感覺。
只是他也沒有想到道問心今日的口頭威脅來日居然變成了現(xiàn)實。
“師祖,您為什么不讓我動手,只要抓住一個和尚,徒孫必定有辦法從他嘴里問出九陽功。”
“我知道,你我聯(lián)手此事必然有十足的把握,但這樣一來少林與武當必定成為生死仇敵,最后消耗的還是我們漢人自己的實力?!?p> 明白師祖這種為大義舍小家的精神后道問心終究沒說什么了,但是他對少林的仇恨卻變得更深了,腦中再次回想起這個世界的走向道問心的內(nèi)心已有了盤算。
這一日,回家的三人再次路過漢水,走到這里的道問心便知道這次是要遇見了周芷若了。
果不其然,三人剛停下腳步,就見不遠處有一位船家搖著船櫓將船慢慢劃了過來。
與此同時,木船的甲板上還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少女之音:“爹爹,我看到岸上有三個人,其中一位是個老爺爺另外一旁是兩個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