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的考號在靠中間的地方,遠離所謂的屎號。
考號里有一張凳子,另有一張木板可以從墻上放下來,擱在另一邊木墻的一處棱子上,這便是考桌。棱子上還有一只白蠟燭,這就是為晚間做題的人準備的。
張哲拿出抹布來,去中間的大缸里汲了清水,把凳子和木板和周邊都擦了一回,然后擰著考籃去了公廁,趁著味道不重的時候,先松快了一回。
回到考號里,張哲先將筆墨從考籃里取出擺好,正想先磨出一硯墨來,卻又想起孟小婉的叮囑,研墨必要等到考卷下發(fā)之后。
免得桌上有了墨跡,發(fā)卷人“不小心”將卷子放到墨跡甚至是硯臺上,那就真真是有一千張嘴都講不清。
青瓦間隙里有天光透了進來,就聽前頭一聲鑼響,學(xué)衙大門吱吱呀呀的被關(guān)上。兩個書吏取了鐵鎖拴了門栓,還貼上封條,考生若是想要出去,必須要等到第二天午時才能啟封出場。
第一場考的是墨義。書吏們挨個發(fā)了兩張試卷下來,還有書吏在走道里大聲宣講。
“眾考生聽真,墨義題兩卷,共二十題,卯時二刻開卷;表文題兩道,未時二刻開卷,今天亥時三刻前一體交卷。”
張哲拿到兩張墨義卷,沒有馬上開始讀題,而是回憶了一下霍炳成與他談及的童考與秀才試的區(qū)別。
童考的墨義相對簡單且題量不大,一般是填空題十道和默寫題十道,一般來說答對十五道就可以通過。
前年霍炳成參加秀才試,僅僅墨義一項就是五張卷子,五十題中要作對四十二道。前年霍炳成涉險過了墨義考,卻一頭輸在了文章上。
張哲將試卷整齊的疊好,放在一邊,然后才慢條斯理的開始從自己的水囊里取了一點清水倒入硯臺中,又取了一支墨條用手帕包了慢慢的磨起墨來。
考場中大多人都比較心急,因為多數(shù)人都在考場外還臨時突擊記憶了一下,考題到手自然是要馬上看一看有沒有自己壓中的題目。
一時各個格子內(nèi),嘆息、感慨聲四起,巡視的書吏們也未阻止。
磨好墨,張哲將那墨靜置著,這才拿起題目看了幾遍。嗯,大多數(shù)不記得。
與試卷一同下發(fā)的還有幾張稿紙,每位考生每日可領(lǐng)稿紙二十張,學(xué)衙倒是挺大方。
張哲取了一張稿紙,將所有的題目都慢慢的仔細抄好,然后將正規(guī)考題放在一邊,只拿著自己抄好的考題看。
有巡視的書吏路過,見到張哲的做法心中也暗贊了一聲,好細心的人,此人最后交的卷面想必是極為干凈的,不似有些考生已經(jīng)快把試卷翻來覆去的都卷了邊。
張哲將抄好的稿紙拿在手里,然后開始揉臉頰,左三圈右三圈。他對面正在埋頭做題的考生瞬間變成了一副黑白畫卷,世界隨即破碎,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內(nèi)。
打開電腦,登錄私人服務(wù)器,他開始搜索......。電腦桌上放著幾張A4紙和水筆,他將搜索到的答案都抄了下來,然后開始現(xiàn)場背誦。
咦?張哲忽然一怔,為何有兩道題竟然不止一個答案。
其中一道是第七道填空題,試卷上給出后一句,求問前一句是什么,然而電腦卻檢索出來了兩句。
題目中給出的下句是【此之謂大丈夫】,而上句一則是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中的“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而另一則是出自這個世界另一位千年前大儒沈子的《臣說》,“為國立嗣,為民立言,為家立德,此之謂大丈夫?!?p> 而第二個有不同答案的,是最后一道默寫題。
這道題要求默寫沈子的著作中,【時不堪誤】后面的三句話。而沈子四本必考書中則有三處【時不堪誤】!
“濟源兄曾說,童考墨義過關(guān)雖然不難,但卻很少有人能拿滿卷,想必就是這種題在作怪!”
張哲在A4紙上將答案反復(fù)默寫多次,直到過去五十分鐘,現(xiàn)實世界對他的壓迫有些無法忍受之后,他才回到了考場。
放下手中的稿紙,張哲開始先在稿紙把題目答案默寫一遍,又檢查了三次無誤后,這才用楷體將答案抄到了正卷上。
抄完試卷,張哲松了一口氣,抬頭看看天色,也才早上八點多的樣子。待試卷墨跡完全干透之后,他敲響桌板,引來兩名書吏將試卷交了上去。
童考試卷向來不用彌封,兩名書吏拿了張哲的試卷就往正堂走,其中一人低聲問:“此人便是張信之吧?果然是第一個交卷的?!?p> 另一個書吏小心的打開了張哲的試卷,一筆方正圓潤的字體讓人神思一震。
“好字!”他們兩人看了一下署名,果然正是張信之。
韓教諭從兩名書吏手中接過張哲的試卷時,臉色卻有些不對。
“如此早就交卷?真真是年少輕狂,”韓教諭冷著臉叫過了一個書吏,“且去看看那張信之此時在干什么?不過是才學(xué)略好,便不知天高地厚了,竟敢浪費這大半日的時間?!?p> 那書吏應(yīng)命而去,韓教諭看著手中的試卷,嘆了口氣,壓下了對張哲的隱隱不滿,帶著一絲遺憾和惋惜,打開了張哲的試卷。
雖然是童生墨義題,但是你真當就是如此簡單的么?!
片刻之后,那書吏匆匆而來,卻看見韓教諭正拿著張信之的卷子正沉思不語。
“大人,那張哲吃了半塊餅,已然......睡著了?!?p> “哎,還是有些輕狂了,”韓教諭放下了試卷,這次的語氣卻是有些惆悵。
那位搶了衙役錘子的書吏忍不住問:“大人,這張信之可是過了?”
韓教諭點點頭。
堂上還有兩位縣學(xué)的教學(xué),方才正在討論試題,正嘆有兩題實在太難。
他們一聽韓教諭說那張信之已經(jīng)過了墨義,也好奇起來:“大人,不知那兩道題,這個張信之答得如何?”
韓教諭抬頭望天,沉默了一會。
“豎子,竟是全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