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陳有和早早就回了羊山。還沒到端午節(jié),他就坐著光頭的包車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許多跟他差不多年齡的人。
北江徹底不行了。他今年上半年在北江只糊了個口,出去了近四個月,兜里只有五六百元。
不光是他,今年很多去北江打工的人都是這個情況。北江現(xiàn)在正在大力取締小作坊,很多小作坊因為消防不過關(guān)被關(guān)停了。他們找不到事做,自然就掙不到錢。
橫鎮(zhèn)這幾年倒是開了不少正規(guī)的鞋廠,不過廠里只招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人,而且要求要小學(xué)畢業(yè)的。
陳有和他們這一批人自然就被排除在外,他們沒辦法,只能先回來。
陳有和已經(jīng)回來大半個月了,端午節(jié)也過了。他心里有些不安起來。帶回來的錢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雖說在屋里沒什么開銷,可家里什么也沒種,柴米油鹽哪樣不要錢?這個置辦一點,那樣買一點,幾百塊錢禁不住花。
大頭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打電話給他,說明北江的小廠子生意還是沒有好轉(zhuǎn)。他回來的時候同大頭說好了,要是廠子里有生意了就打電話給他,他好過去。他到現(xiàn)在還對北江抱有幻想,畢竟在那里待了將近二十年。別的地方他不熟悉,到了這個年紀(jì),也不想去重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
等得心發(fā)慌的陳有和打電話給老弟有豐問北江的情況,有豐告訴他,“今年不要想,到處沒生意,你回去之后我只做了兩天事,連這些天的開支都沒掙到。到處的小廠子都關(guān)了。唉,麻煩大了……”
陳有和聽有豐這么一說,心里更加發(fā)慌。他過了年就五十了,還能去哪里打工?哪里會愿意要年紀(jì)大、沒技術(shù)、沒文化的他?
可是不掙錢不行啊。沒點養(yǎng)老錢傍身怎么行?即使是在村里生活也要有現(xiàn)錢在手里才行。柴米油鹽樣樣要錢,還有,萬一生個病呢?總不能在這樣的年紀(jì)就朝兒女伸手吧?現(xiàn)在這社會誰也不容易,孩子們在外邊也難著呢。
既然打工沒人要,那留在羊山把地撿起來種怎么樣呢?
那也不行。
陳有和已經(jīng)十七八年沒有摸過鋤頭了,現(xiàn)在再叫他去種地,他是不愿意的。不止是他,所有像他一樣外出打了十幾二十年工的人都不愿意重新回來種地。一是對田地里的活生疏了,二是怕別人笑話。笑話他在外邊混的差,差到只能回來種地。所以很多人其實心里可能想回去種地,可是又怕別人說不好聽的話。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光種幾畝地,一年到頭在田里累死累活也留不下幾個錢,沒什么意思。那樣的話還不如出去找點活干。
陳有和這樣煎熬著又過了十天半月,后來村里一伙跟他差不多年紀(jì)的男人說要不去縣里做事。
蕪豐縣正在大肆修建樓房,有好幾個工地要招小工。按天算,工價還可以。
陳有和便跟著他們一伙人來到了縣城。
蕪豐縣這幾年變化很大,新修了一個文化廣場,城外的那個公園也修整得很氣派,縣城中心位置還修建了兩個新樓盤。另外還有兩個樓盤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陳有和他們要去的工地就在橋南車站附近。
到了縣城之后,陳有和先買了一點東西去城郊看望了他老丈人。他丈母娘在幾年前已經(jīng)去世了,現(xiàn)在家里只有老頭一個人。建國買了房搬出去了,永國、愛國雖然還在這屋里住著,可是他們?nèi)值芤荒甑筋^在外頭打工,平時家里冷清的很。國偉老漢只有伺弄他的幾塊菜地來打發(fā)時間。
見到陳有和來家里,國偉老漢很是高興。孩子們都不在身邊,平時家里只有他一個人,很是孤單寂寞呢。老太婆去世后,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陳有和在老丈人這里沒待多久就走了,明天還得上工,他得早點回宿舍。
第二天,陳有和他們就開始做工了。陳有和的工作是扎鋼筋。每往上起一層樓,就需要工人把樓板上散亂的鋼筋扎成一股一股。這工作很需要力氣,陳有和帶著棉紗手套,使出吃奶的力氣把鋼筋擰在一塊。現(xiàn)在正值五黃六月,太陽像吃人的老虎一樣虎視眈眈地死盯著所有的一切。無遮無擋的樓板上滾燙無比,鞋底都燙軟了。連手里的鋼筋也燙手。頭頂被太陽曬得熱辣辣的,豆大的汗珠從陳有和的臉上滑下,掉到樓板上,很快就被蒸發(fā)不見了。
陳有和畢竟上了年紀(jì),一天工做下來就感覺腰酸背痛,手也酸脹得很。頭昏腦脹的,身上不得勁。
很不幸,他中暑了。
第二天他沒上成工,待在宿舍里休息。到這會兒,他終于體會到了“力不從心”這幾個字。
年輕那會兒,自己光顧著玩,沒有好好掙錢。即使到了北江,他仍然喜歡打點小牌。這些年,家英掙的錢比他要多?,F(xiàn)在家英到上海帶孫女去了,他得自己管好自己。
陳有和想要好好掙點錢給他和家英兩個養(yǎng)老??墒牵y啊……
陳有和在工地做完了一個月,立生怕他吃不消,便打電話讓他去上海找事做。
陳有和擔(dān)憂地說,“我這么大年紀(jì),恐怕沒人要……”
立生安慰他:“有的,大把招工的,就看你做不做?!?p> 陳有和有些不敢相信,“有適合我這么大年紀(jì)的?”
立生肯定地說,“有。去找肯定能找到,做什么都比在工地強?!?p> 陳有和這才放心。
他找包工頭結(jié)清了賬,便買了一張開往上海的火車票。
與譚家英第一次來上海那時一樣,陳有和也是找不到出口,立生在外邊干著急,他自己在里邊也是急得團團轉(zhuǎn)。最后還是立生用上次的辦法,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才讓他得以出了站。
上海大啊!到處人山人海。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那樓不知道有多少層!
這是陳有和見到上海的第一印象。
可是這么好的上海并不好找工作。他來到上海之后休息了幾天就開始出門找事做了。
本來立生讓他休息一陣子再說,可是看著立生和兒媳婦楊美每天晚出早歸地工作,他不好意思天天在家里待著不做事。想早一點找到事做。
立生休息的時候騎電動車帶他到附近轉(zhuǎn)過兩圈,后來他就自己出門找了??墒钦伊税雮€月也沒有找到愿意要他的公司。人家不是嫌他年紀(jì)大,就是嫌他沒文化。難啊。到哪里都難。
為了早日找到工作,陳有和還在兩家中介那里交了三百元,也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回聲。
不過就在今天,陳有和找到了一個小區(qū)保安的工作。這個小區(qū)離立生租住的小區(qū)不遠,騎電動車大約十來分鐘。這個工作除了時間長點,一天十二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沒有休息日。其它的都令陳有和挺滿意。工作不累,就坐在保安亭里給車輛放行,每月有兩千五百元的工資。
陳有和心里很高興,自己也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
第二天是周六。為了慶祝陳有和找到工作,立生和楊美騎著電動車跑到好遠的大菜市場買了幾樣好菜,中午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餐豐盛的中餐。
周一,陳有和就正式上班了。
天一亮,譚家英就起來給大家準(zhǔn)備早餐。等立生、楊美、陳有和三人吃了早餐上班去了,她就在家里收拾衛(wèi)生。九點左右推孫女出門溜達。
譚家英在這里住了一年,認識一些同小區(qū)的人。這個小區(qū)在這一年里搬進了很多住戶,大家都是沖著在這里住滿半年就可以讀小區(qū)配套的公立幼兒園來的。這個小區(qū)除了一小部分本地老頭老太太,剩下的全是外地人。大家的情況和譚家英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兒子兒媳上班,當(dāng)奶奶的帶孫。平常,譚家英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五點,都會帶孫女到小區(qū)的涼亭那塊去溜達。每天的這個時候,這里會有許多帶小孩出來玩耍的爺爺奶奶,這些人跟她一樣,大多來自農(nóng)村,為了給兒女帶孩子才來到這里。他們的普通話說得都不標(biāo)準(zhǔn),誰也不會笑話誰。大家有共同的話題,坐在一塊說說話,時間過得也快些,小孩也好有伴玩。
譚家英再也不會感覺時間難熬了,因為她在這里有可以說話的熟人,還有活可以做。
小區(qū)里有一個大姐外包手工活給小區(qū)里這些人做,有誰想做就去她家拿貨。有時是縫衣服的扣子,有時是給衣服縫上裝飾品,還有的時候是穿珠子。譚家英現(xiàn)在就是在做這些。
她現(xiàn)在每天都很充實。早上一睜開眼睛就開始準(zhǔn)備早餐,到了七點半,立生他們?nèi)齻€出門上班后,她就開始做手工。手工可以拿回家做,也沒規(guī)定交貨時間,很適合帶娃的人做。
做一會兒手工,差不多孫女就醒了,她喂孫女吃過東西,然后就帶她下樓溜達。在樓下玩到十一點左右就回家煮中飯,中午只有她和孫女在家,所以隨便煮點就成。吃完中飯就讓孫女在客廳玩,她在客廳的地上鋪了墊子。而她則坐在旁邊做手工,一只眼睛還瞄著孫女。下午孩子要睡一覺,她正好可以安安心心地做半下午。做到差不多四點又帶孩子到樓下玩一會兒,再就要回家煮飯了。到差不多八點,立生、楊美和陳有和三人就都下班回來了。譚家英這樣做一天,大概也能掙個二三十塊錢,錢不多,但是至少能貼補點家用。
這段時間,立生更加忙碌了。他剛剛被提升為工程師。他在公司的稱呼變成了“陳工”。升為工程師之后,立生的工資待遇方面也提升了,現(xiàn)在他的月工資是五千五百元,比剛來上海時整整高出了三四倍。楊美在今年也進了他所在的公司,兩人在不同的部門,楊美做的是立生之前做的門窗預(yù)算員。楊美是這個行業(yè)的新人,工資只有三千五,不過后續(xù)會加的,只要業(yè)務(wù)能力提升了,工資絕對不止這個數(shù)。
看著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為美好的明天打拼,立生仿佛看到了前方有一片曙光在等著他們。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家人一定能過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