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子夜,
長安東城修政坊的驛館
原本斑駁的院墻,經(jīng)過修繕粉刷,看起來干凈清爽了許多,院墻四周都種植著一些香樟及銀杏,以及一些花草,其中不乏西北常見的雞爪槭,紅綠相間倒也十分養(yǎng)眼。
在房舍的屋檐下則一字擺開了幾口黑亮的大水缸,入春后的幾場雨已經(jīng)將各個水缸都灌滿了,也不知是鳥兒還是驛從在缸中種下了三星萍,一片片的翠綠宛若小草場,長勢還不錯,在院落的四壁陰暗處長滿了青苔,青綠毛茸茸的沾染露水,在檐上燈籠的照耀下發(fā)出淡淡的光芒、晶瑩剔透。
整座驛館都沉浸在這種祥和又平靜的氛圍中,不過這里可是長安,無論是何時,這平靜之下都是暗流涌動,這座城市從不缺少隱秘的故事。
就在劉徹讓鐵牛將波斯毛毯鋪開后,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異常之處,隨著鐵牛用靴中的尖刀慢慢劃開有著狼頭印記的毛毯邊緣,一塊油布包裹的物件被其小心取出。
“哎~~三哥!這里還真有東西!”鐵牛將五寸見方的油布包輕輕取出,用手拿捏并無異常后才緩緩打開,將其展開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張地圖,便遞給了劉徹。
接過地圖的劉徹仔細一看,就見地圖上用小篆寫著四個字:長安輿圖,而在右下角用赫然印著一個青色狼頭,輕輕點頭道:“青狼都帥的印記,看來青狼已經(jīng)進入長安了。”
“辛瑋?!”鐵牛微感吃驚,轉(zhuǎn)而嘿嘿一笑道:“看來俺老牛太過多慮了,三哥此行果然做了萬全的準備?!?p> 普天之下能調(diào)動墨云軒青狼都帥辛瑋的人,只有身為大狼頭劉徹,此次長安之行,除了明面上的八百親衛(wèi),還有無數(shù)暗中的力量及資源也被他秘密調(diào)動了起來。
“身負數(shù)十萬將士的身家性命,我也不得不謹慎從事。”劉徹沉聲道,說完便開始仔細察看青狼遞送的長安輿圖。
這張長安輿圖顯然不是普通的地圖,其上將長安各坊的名稱位置、依舊各處道路、坊門關(guān)卡、警訓(xùn)瞭望樓、殿前軍營地,遍布城中的引水道、暗渠等都做了明確的標記,像如此信息詳盡的輿圖,平時都存于工部或兵部的機密之處且重兵看守,因為一旦心懷叵測之人得到此圖,會造成極為可怖的后果。
雖然不知道青狼如何拿到此圖,但劉徹可以預(yù)見,青狼都帥辛瑋已經(jīng)帶著無數(shù)精銳的青狼諜探進入了長安各處,在隱秘處給自己提供各類重要的情報,只要有他們在,整座長安在劉徹的眼中幾乎就沒有秘密可言,這將極大地提高劉徹對局勢的掌控力及對手行動預(yù)判的準確性。
正因為這次的長安之行,劉徹對各類情報及時性及準確性的硬性要求,才會在決定前來長安時,就通過墨云軒秘密將都帥辛瑋調(diào)來,只有作為青狼都帥的他居中協(xié)調(diào)所有的墨云軒的諜探,才足以保證自己在長安耳聰目明。
現(xiàn)在看來,劉徹的安排非常明智,青狼送來的第一份重要情報,也是劉徹最為看重的長安城輿圖,只要有了這標注詳盡的輿圖,劉徹就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制定出在最危急的時刻安全離開長安的最佳備用方略。
雖然劉徹相信即便沒有長安輿圖,動用潛伏的狼衛(wèi)及諜探,在八百龍驍親衛(wèi)的護送下,也可以強行讓自己安全離開這座城池,但那樣做必然會付出相當?shù)拇鷥r,而現(xiàn)在有了這份輿圖后,當他面對那些未知的勢力時,就更有把握讓自己處于不敗的地位,并尋找對手的可乘之機--一舉而勝。如兵法所云:“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待敵之可勝?!?p> 劉徹仔細察看輿圖的各處標注,慢慢地一座都城的俯瞰格局,在他的腦海中緩緩浮現(xiàn),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加清晰明了,一個時辰后,劉徹才揉了揉眼窩緩緩靠在椅子上閉目養(yǎng)神。
長安是真的大啊!
翌日,當晨光再次鋪滿這座雄城之時,宵禁解除。休息一夜的長安百姓們也可以在各個坊市間隨意行走,外城的三面城門大開后各地運往長安的米面、酒肉、布匹、糧油等生活物資,會從東西兩面城墻的右門進入長安,城中的每日積攢的垃圾及義莊寶財?shù)刃枰\出城東西,也會從東西兩面城墻的左門運出城,而東西兩面城墻中間的城門則主要是通行本地的百姓,南面的二座城門則主要通行外地來長安的人,如此區(qū)分處理也是方便對各類人員的管控。
所以每日東西兩面的六門是最為熱鬧的,進出的馬車、貨車綿延十余里,關(guān)中地區(qū)這幾年雖有一些小的災(zāi)禍,但流民大多被各縣收容攔截,長安城附近到時鮮有難民游走,自然整個長安的治安情況也就好上許多,城中百姓們的日子雖然一年不如一年,但好歹還能過的下去,遠比中原戰(zhàn)亂不休,四處浪蕩的流民要幸福多了。
劉徹早上起床后,簡單吃了些親衛(wèi)送來的雞蛋、豆?jié){與油餅填飽肚子后,便帶上豫州將軍的印信前往兵部報到,走個流程也算正式告知朝廷,豫州將軍已經(jīng)奉旨進京述職了。
大周立國后,沿襲前朝三省六部的體制,兵部屬于尚書省下轄的六部之一,而尚書省的尚書令也就是常說的宰相,可見宰相職權(quán)真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兵部處理公務(wù)的地點便在皇城立政殿后面的尚書省中,同在此地辦公的還有其他五部分別是戶部、吏部、禮部、工部、刑部。
換了身武將官袍的劉徹領(lǐng)著鐵牛、池力及幾名隨從出了修政坊往北,穿過數(shù)個大坊再經(jīng)過熱鬧非凡的東市大集,便到了連接金光門與春明門的光明大道,轉(zhuǎn)而向西走過二坊便看到了高大巍峨的皇城。
大周皇城的南面共有三門,從左到右分別是含光門、朱雀門、安上門,三門相距九十九丈,并在寬厚的城墻上各建有三座高大的門樓,其中朱雀門的門樓最為高大,足有六層之數(shù),城墻上各種旌旗及大周王旗迎風(fēng)飄揚,蔚為壯觀,那朱雀門只有皇帝舉行大典及重要慶典時才會開門通行,所以此時依然關(guān)閉,只留含光門與安上門讓各部官員通行。
皇城的守衛(wèi)也由殿前軍換成御林軍,因為皇城中嚴禁百官騎馬、乘轎、坐車,故在安上門外就設(shè)有馬房及一處廣場,方便官員停放馬車等,在留下數(shù)人于城門外看護軍馬后,幾人便走向安上門,向守衛(wèi)軍士呈遞了兵部公文并交驗印信后,守衛(wèi)安上門的御林軍小校審視了眾人幾眼便揮手放行。
劉徹也正式步入了長安皇城權(quán)利的中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