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革鼎大明

第037章 我也正有此意

革鼎大明 林半峰 2020 2021-12-04 18:30:00

  “咱們才七八天沒回來過吧?”

  船還未到沿江堡碼頭,周勝遠遠的望著,便驚訝說道。

  吳之江卻搖頭道:

  “已經(jīng)十二天了。”

  此時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分,雖然看不真切,但也明顯能看出,坐落在那個山崗上的堡壘,已有了幾分模樣。

  再近一些,就能看到堡壘后方的屋子。有的已經(jīng)上了大梁,有的還只是框架。

  碼頭也快完成了,小船靠近后,無論上下人,還是裝卸貨物都很方便。

  這次回來,帶了近百斤粗鹽。分裝了兩個袋子,邢大運和那個小伙子一人背了一袋。

  堡壘上的人已跑去告知了張銘,當周勝來到張銘的帳篷外時,卻見張銘從里面出來。

  “看樣子是有好事?!?p>  張銘一見周勝,便從他的神色中判斷出來,笑著說道:

  “可是煤炭的銷路找到門道了?”

  周勝便笑道:

  “今日晌午前辦妥了,我不過是動動嘴,實則是賈醫(yī)生打探出來的地方?!?p>  說話間,幾人都進了帳篷,周勝挨著火塘坐下后,伸出雙手烤著火,口中道:

  “還是和兄弟們在一起舒坦!”

  說罷他自己先笑了,取出竹管交給張銘。

  待張銘看完紙條上的內容,周勝便將自己與那廣東客商商談的詳情,對眾人說了。

  “市面上,百斤煤總要一錢三、四分吧?”

  “那是往年的價,如今不知如何了?!?p>  “只會更貴!沒道理才這么些?!?p>  見孫慎等人很不滿意,張銘便笑道:

  “咱們是私自挖礦,只運到——那地方叫什么?”

  這話是對周勝問的,后者忙回道:

  “叫白石口。因碼頭旁有塊大白石頭,便都這么叫?!?p>  張銘聽了點點頭接著道:

  “運到白石口,咱們不過半天功夫,既不用給官府課稅,又不用受巡檢司盤剝,百斤煤八分銀已經(jīng)不錯了?!?p>  “不過咱們將來的產量肯定會更多,只他一家恐怕吃不下,勝哥兒你還須順藤摸瓜,多多查訪些買主才是?!?p>  周勝連忙笑著應了。

  這種事只要有了開頭,后續(xù)就好辦,不會像之前那樣,倆眼一抹黑,提著豬頭都找不到廟門。

  正說笑著,徐長貴端著飯進來,卻是張銘知道周勝他們必定沒有吃晚飯,特意讓灶上做的。

  “這些日子挖礦一直沒怎么停,如今總也有四十多萬斤煤了,只是大部分都堆在礦上,未能運出來。”

  孫慎有些發(fā)愁的道。

  他負責礦上的事,對于煤炭總數(shù)還是清楚的,可通往煤礦的道路不大好,運到這邊碼頭的數(shù)量并不多。

  “還有三天時間呢,不急。我看倒是可以先停一停,集中人力把路徹底修好?!?p>  張銘不疾不徐的道:

  “眼下困難的是缺少船只,就咱們現(xiàn)有的這幾艘小船,實在不夠看?!?p>  一旁的徐長貴想也不想的道:

  “咱們自己造船不成嗎?”

  張銘笑道:

  “你當我沒想過么?材料都備下了,只是現(xiàn)在人手緊張,再則懂造船的匠人也不多,一時之間哪里來得及。”

  這時孫慎才猛然一拍大腿道:

  “四十萬斤煤,全都出售的話,便是三百多兩銀子。倒也不少了!”

  大伙兒也反應過來,紛紛笑道:

  “實論起來,也就七八日功夫吧?”

  “沒錯,前面幾天沒怎么挖,都在清理礦坑?!?p>  “只有兩個大隊輪換著挖的,實際上還沒盡全力呢?!?p>  “除了青壯出力,老的小的不過是撿些碎煤塊罷了,哪里出全力了?”

  “這么說,每天還能挖更多?”

  見一向沉穩(wěn)的丁春山都熱情高漲,張銘心中也感到一絲欣慰。

  只要能賣出煤炭,讓大伙兒嘗到甜頭,煤礦也好鐵礦也好,將來就會有更多人充滿干勁的投入進去。

  至于開荒屯田?

  這河灘山溝里能開墾出多少田來?

  張銘剛才已經(jīng)算過,這四十萬斤煤炭賣出去,只有三百二十兩銀子。

  按照如今的市價,勉強夠買一百副鐵甲的。嗯,還不算頭盔。

  頭盔一頂就要一兩半銀子。

  當然了,現(xiàn)在缺的是糧食,待有了銀子后首先要買糧。

  “銘哥兒,不光是煤炭,廣東那邊木炭需要的也多。而且價格比煤炭還高,每百斤出到三錢!”

  周勝吃了幾口飯,想起此事后便又對張銘說道。

  “是了,此地山林茂密,不若分一隊人來,專燒木炭。”

  吳之江也附和道。

  “我也正有此意,不過我先前想著,是燒出木炭自用?!?p>  張銘看看眾人,接著說道:

  “咱們以后還需煉鐵,煉熟鐵的話,木炭必不可少,另外造火藥也離不開它?!?p>  因他之前就提過造火藥的事,大伙兒現(xiàn)在聽了,倒不覺意外。

  雖然說起來現(xiàn)在有不少人,可是老弱太多,青壯太少。

  這就使得許多事目前只能想,不能做,或者只是小規(guī)模的做。

  “再不然,讓孩子們也下礦挖煤?能背多少是多少,燒炭也行,雖說都要出力,可大伙兒誰不是這么過來的?”

  孫慎想了想提議道。

  帳篷里的大部分也都贊成。

  可是張銘卻不同意。

  沿江堡如今十四歲以下的孩子,大概有近千人。

  這些孩子普遍營養(yǎng)不良,身材瘦弱。

  別說讓他們出大力氣干活,就是眼下這種生活,張銘都怕他們夭折。

  更何況,張銘是要讓這些孩子讀書認字的。

  見張銘態(tài)度堅決,眾人便也不再堅持。

  “熬過開頭這一兩年就好?!?p>  張銘沉靜而有力的目光,從大伙兒的臉龐上掃過,信心十足的道:

  “咱們現(xiàn)在多出點力算什么?往后這些孩子,才是咱們將來最強大的力量呢。”

  丁春山表態(tài)道:

  “銘哥兒說怎樣就怎樣,我贊成!”

  大伙兒見狀也紛紛改變主意。

  吳之江放下碗筷道:

  “在下倒是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p>  張銘笑道:

  “有什么不當講的?只管說便是,難道說錯了還罰你不成?”

  大伙兒就跟著笑。

  吳之江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沉思片刻道:

  “賈醫(yī)生既然說這縣境內,各種大小挖礦的團伙不少,咱們何妨將這些人也收攏進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