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心中有些復雜,面前的這個老人雖然地位尊崇,道行通天,但在經(jīng)歷兄弟反目兩百年后,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落得晚年悔恨,卻不知他這般年紀,還能否再見到自己的兄長一面。
小狐覺得應該安慰一下老人,想了想,便開口說道:“老君雖然說自己錯了,但弟子覺得,那易真人也未必就是對的?!?p> 太玄老君不假思索的說道:“他自然也是錯的,想必修為到了我們這個境地,他也必然有所察覺,只是為時已晚罷了?!?p> .
小狐有些疑惑,試探的問道:“老君所說的對錯,莫非指的是這兩篇經(jīng)文可以同修?”
太玄老君點了點頭,卻沒有正面回答,自顧自說道:
“青帝山本有四經(jīng),一曰青云經(jīng),二曰逍遙經(jīng),三曰破滅經(jīng),四曰太極經(jīng),你可知這四經(jīng)的由來?”
看到小狐茫然的搖頭,太玄老君繼續(xù)說道:
“四經(jīng)皆是源于天遺玉璧之上?!?p> .
“天遺玉璧,亦稱天書,來源可追溯至上古洪災末期,其作為大道綱領,包羅世間一切法門,我青帝山四篇經(jīng)文,皆是各位祖師在其上領悟出來?!?p> “青云經(jīng)乃太上祖師觀碑所悟,也是其畢生所傳唯一經(jīng)文。”
“破滅經(jīng)是由天工老君觀碑所悟,以青云經(jīng)為底,同時融合了對破滅攻伐一道的感悟?!?p> “逍遙經(jīng)是由道德老君觀碑所悟,但此經(jīng)著成之時,道德老君卻不甚滿意,并不認為它可通無上大道,便留在了典經(jīng)殿,自身又結合青云經(jīng)與逍遙經(jīng)重新創(chuàng)立了太極經(jīng)。”
小狐不禁崇拜的說道:“道德祖師可真厲害,自己一個人就寫了兩本?!?p> 太玄老君點點頭,感嘆道:“道德老君神資風華,機緣天眷,且為人寬厚,可謂絕代宗師?!?p> “起初他參悟天遺玉璧之時,以相對的角度反向推演青云經(jīng),將青云經(jīng)諸多理念推翻重塑,著成那本逍遙經(jīng)。此經(jīng)一出,便在青帝山中掀起一陣滔天巨浪。只因那青云經(jīng)的理念早已在眾弟子心中先入為主且根深蒂固,從未想過心中一直堅信的道行理念被一朝推翻。一時間,教內(nèi)出現(xiàn)了一股辯證思想?!?p> “有一小部分人如老夫一般,心如磐石,始終堅信青云經(jīng)的道行理念,巋然不動,始終如一,這部分人匯集成了清心派。”
“而大部分人都匯集成了同源派,便是在本身青云經(jīng)道行不散的基礎上,兼修逍遙經(jīng)。不過這逍遙經(jīng)和青云經(jīng)沖突太甚,根本無法同時兼修,每有一絲修為進境,便被青云經(jīng)所不容。是以最后同源派中人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放棄了修煉逍遙經(jīng)的念頭,轉移至清心派,一心一意修煉青云經(jīng)?!?p> “而另一類人,便是同易真人一般,他們散去了青云經(jīng)道行,重修了逍遙經(jīng),也就成了逍遙一派?!?p> “只因這兩經(jīng)之中,諸多理念、思想本身便是彼此對立,是以后來,便出現(xiàn)了兩股流派之間的爭斗恩怨,最終導致青帝山的分崩離析?!?p> .
小狐聽到這里,不禁有些疑問,說道:“易真人既是天工祖師的弟子,為何不修煉破滅經(jīng)呢?”
太玄老君平淡的回道:“破滅經(jīng)著成要比逍遙經(jīng)更晚一些,且那時教內(nèi)各項務事關系、門規(guī)律法皆不成熟,弟子任意擇經(jīng)修習,從不設限?!?p> 小狐恍然,隨即頗有些感慨的說道:“如果道德老君沒有寫這一部逍遙經(jīng)就好了,或許就不會發(fā)生這些事情了?!?p> “此言不妥?!?p> 太玄老君搖了搖頭,對小狐此話并不認可,說道:“修道一事,便是追求天地至理,上下求索以窺天道之萬一,道德老君著成逍遙經(jīng),乃是對至高大道的一番精妙解讀,是對天下蒼生的大好事,并不能因為一些爭執(zhí)分歧,就否定他老人家的貢獻?!?p> 小狐連忙認真的說道:“弟子明白了?!?p> .
太玄老君瞅了小狐一眼,頹然的說道:“起初老夫一直以為,青云經(jīng)便是大道歸途,從煉虛天一路踏入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大羅天,直至歸墟天頂峰,達到了歷代祖師巔峰,似乎距離那傳說中的合道天也僅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之遙就好像一道天塹鴻溝,無論老夫怎么努力,都邁不過去?!?p> 太玄老君說道這里,情緒稍顯起伏:
“直至后來,老夫重新回到天遺玉璧前,面壁十載。終于幡然醒悟,師傅早年推演逍遙經(jīng)的方法,竟是以陰陽大道互相推演,以求窺破天道玄機!這逍遙經(jīng),豈不就是青云經(jīng)的相克相生之道!也唯有二經(jīng)同修,方有可能窺破那一線天機!老夫也終于理解了師傅為何將逍遙經(jīng)束之高閣,重新將兩經(jīng)合二為一,創(chuàng)立那太極經(jīng)?!?p> “后來,老夫偶然間見到雪蒼把你帶入山中,且得知你身上竟有那逍遙經(jīng)的半部經(jīng)文,便叮囑她讓你同時修習這兩部經(jīng)書,以印證心中所想。今日老夫終于確認,這二經(jīng)唯有同修同進,相生相克,相克相生,才能互相牽制,衍化進境!正所謂:兩儀合而為太極,太極至大化無極,無極不息以為道!”
太玄老君看著小狐,目光中有些希冀,說道:“而你,或許可以邁過那道天塹?!?p> .
小狐震驚莫名,他萬萬沒想到,這兩經(jīng)同修一事,居然牽扯到這么一個天大的隱秘,而似乎除了自己,這天下恐怕都不會有第二個了吧?
小狐不禁心中狂喜,但也有些緊張,回想了一下太玄老君剛才說過的話,忽然問道:
“那直接修煉太極經(jīng)不就行了?道德祖師不是已經(jīng)將兩經(jīng)合二為一了嗎?”
太玄老君聞言卻輕嘆了一聲,直言說道:“那太極經(jīng)老夫已看過,確是將兩經(jīng)思想要義合二為一,但過于追求融合相生,忽略了兩經(jīng)本質(zhì)乃是相生相克,那相克的部分卻未完全參透,否則以道德老君的風資,想必早已功成合道了。”
說罷,太玄老君鄭重的看向小狐,略帶希冀的說道:“若真有一天,你到了那種境界,老夫希望你能把太極經(jīng)重新完善,廢了其他經(jīng)文?!?p> .
小狐呼吸有些加快,心中感覺有些火熱,同時又有些沉重。
這既是一個昔日尊者的鄭重交代,亦是一個風燭老人的晚年囑托。
小狐努力的平復心中激動的心情,看著太玄老君希冀的目光,用力的點了點頭,鄭重說道:
“弟子定會努力!”
太玄老君欣慰的笑了,隨即慢慢的站起身來。
小狐一看,連忙過來攙扶,誰知太玄老君卻溫和的笑道:“你攙我做什么?老夫還能走得動。”
小狐只好尷尬的把手收回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太玄老君虛指門外,說道:“走,老夫帶你去一個地方?!?p> 小狐依言跟隨太玄老君出了廂房,太玄老君回手抓住小狐的胳膊,腳下馭起祥云,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往西邊飛了去。
.
玲瓏真仙在祠門外等了一會,也不敢靠的太近,依稀看見小狐似乎隨著太玄老君進了廂房,一直也沒見出來。索性在附近尋了一處干燥的石臺坐了下來。
她怔怔的看著地上的雜草,不知在想著些什么。
.
“師傅,你好好看啊?!?p> “你是仙女吧!”
“你是從天上來的嗎?”
“你別回去了?!?p> .
玲瓏真仙撲哧一聲的笑了出來,臉色微微有些泛紅。
玲瓏真仙小心翼翼的環(huán)顧了下左右,在青光寶戒上一抹,手上便多了一面琉璃鏡。
她把鏡子舉到面前,捋了捋面前的發(fā)梢,仔細的看了一會,忽然沖著鏡子笑了一下,眼睛都彎成了月牙一樣。
.
那一抹風華,猶如陽春三月晨露晶瑩的粉紅桃花,在微風中嫣然盛放,嬌艷欲滴。
就連周圍的花草,在這一瞬間都紛紛斂花息蕊,黯然失色。
.
“哎~”
玲瓏真仙把鏡子收了起來,忽然嘆了一口氣,轉眼間便又換上了一副愁容。她轉頭看了看祠門口,不知道想著些什么。
忽的,她似有所感,抬頭望去,正見那一抹青色流光飛逝西去,她馬上站起身子,但耳畔也同時傳來了太玄老君的傳音:
“雪蒼入院,老夫去去便歸?!?p> 玲瓏真仙遙望西方,微微遲疑了一下,但還是依言走進了祖師宗祠。
.
太玄老君帶著小狐并沒有飛的太高,但小狐還是覺得有些害怕,緊緊的抱著太玄老君的胳膊。
小狐依稀記得,上次凌空飛行還是由師傅帶著,嚇的他連眼睛都沒敢睜一下,還被師傅嘲笑了好久。
他感受著耳邊呼嘯而過的破空之聲,壯著膽子睜開了眼,頓時看到無數(shù)山川草木在自己的腳下飛速后退,自己飛的竟然比樹還高,心中又緊張又激動。
兩人飛的極快,不一會功夫便到了地方。小狐雙腳著了地,心里頓時踏實了許多,松開太玄老君的胳膊,一時間竟感覺兩腿有些發(fā)軟。
兩人面前立了一塊古老的石碑,半截埋在土里,碑的表面雖然擦拭的干凈,但那斑駁的紋路卻依然能看到歲月的流痕,小狐看得石碑上的刻文,低聲驚呼:
“天遺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