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入主大明

第一百零五章:廷議結束

入主大明 蔫蓮黏鰱臉 2075 2022-01-29 20:00:00

  除了給那些卷入戰(zhàn)亂的布政使司發(fā)停戰(zhàn)回家詔令外,朱宸濠也以監(jiān)國的身份,向九邊重鎮(zhèn)下達了令諭。

  主要內(nèi)容就是讓那幫邊軍邊將們安心守土,不得擅動。

  最重要的一些點都處理完畢后,朱宸濠又跟眾人商討了一下,他這個監(jiān)國日后該以何處作為自己的辦公和居住地。

  皇宮現(xiàn)在當然不行。

  不過有一個地方倒是非常完美。

  那正是既在皇宮外,又位于皇城內(nèi)的豹房。

  豹房里面的一切物品,那都是正德為他自己準備的。

  比起皇宮來,那里的東西恐怕更加的奢華貴重。

  朱宸濠若住那兒,雖有僭越之實,卻無僭越之名,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對于寧王要以豹房作為其在京落腳點這件事,其他人雖覺得有些問題,卻也沒人真出言反對。

  于是這一條很快就通過并確定了。

  當然,雖然朱宸濠即將入住豹房,可里面有一樣卻是他現(xiàn)在不敢去碰的。

  那就是正德養(yǎng)在豹房里的那些女人。

  說起來朱厚照也有些過分,因為那些女人中的絕大多數(shù),連個名分都沒有。

  朱宸濠對此也不糾結,直接下令全部遣散。

  就現(xiàn)階段而言,入住豹房就已經(jīng)達到了目的。

  再貪多就要給自己減分了。

  至于女人,來日方長嘛。

  拿到了豹房的居住權,以后再與眾臣議事,朱宸濠也就可以學朱厚照那樣,不再進皇宮,直接招人去豹房就行了。

  該辦的都已經(jīng)辦的差不多了,在散會前,朱宸濠又提醒了一下三個執(zhí)法部門:

  “如今的重中之重,就是剪除逆黨,保障京師的安定平和。

  為了做好這一點,還望東廠、錦衣衛(wèi)和刑部能多多配合,不教賊人有任何可乘之機?!?p>  劉吉、王信和刑部尚書張子麟都應了一聲。

  朱宸濠這時倒是仔細瞅了瞅下方回話的張子麟。

  這位可是被尊為“一代刑名之祖”的牛人。

  而且無論是藩王還是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甚至紅極一時的江彬和錢寧,只要有把柄落在其手中,他都敢依法懲處。

  刑部的那些下屬官吏,也皆尊張子麟為師,學著他所用的方法手段辦案。

  這樣的人,他自是得關注一二。

  待張子麟等人應答完畢后,朱宸濠最后又來了個總結陳詞:

  “大明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還望諸公能與孤勠力同心,共赴時艱,早日讓國家重歸安定,令百姓安居樂業(yè)?!?p>  隨著這話,寧王入城后的第一場重要會議也就宣布結束了。

  “楊閣部?!?p>  不過,就在眾人離開奉天門,紛紛往宮外走時,朱宸濠突然停住腳步,叫住了在其身后不遠處的楊廷和。

  “殿下還有何事?”

  “哦,也沒什么,孤就是想問問,怎么沒在朝堂上看見令郎呢?”

  朱宸濠的確是因為好奇,想瞧瞧被譽為大明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到底是個啥樣的人,所以才叫住了楊廷和。

  “殿下是在問慎兒啊。”

  楊廷和當然知道寧王所問者是誰,因為在他那四個兒子里面,如今已經(jīng)出仕的,也就長子楊慎一個而已,

  “前年他身體抱恙,所以告假回老家養(yǎng)病去了。

  殿下為何會忽然問起他來呢?”

  “令郎素有才名,又是我大明的狀元,孤自是想要見上一見的?!?p>  聽說楊慎不在京城,朱宸濠也有些遺憾。

  楊廷和見寧王似乎對自己的長子很感興趣,于是也笑著說道:

  “呵呵,慎兒的病應該也好得差不多了,或許過一陣子就能銷假回京辦差啦?!?p>  “那就好,我大明正需要像令郎那樣的人才啊。”

  雖然朱宸濠打心底認為應該像對王大圣人那樣,把楊慎也先扔到那些窮鄉(xiāng)僻壤去思考幾年人生,但嘴里卻不可能跟楊廷和這么說。

  明朝那幫讀書人就是這樣,越有才的,就越需要社會的毒打。

  就拿這次楊慎所謂的告病回鄉(xiāng)來說吧,其實就是因為他看不慣正德不理朝政到處跑,所以上奏章想要規(guī)勸。

  結果朱厚照根本不鳥他。

  而這位也是心高氣傲,一怒之下,干脆稱病回四川老家了。

  不過雖然朱宸濠覺得像楊慎這樣恃才傲物之人,都應該接受現(xiàn)實的殘酷教育,可歷史上的大明三大才子,似乎最后都被教訓過頭了。

  問過了楊慎,朱宸濠又跟楊廷和邊走邊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

  順便,他也欣賞了一下高大巍峨的三大殿雄姿。

  朱宸濠現(xiàn)在看到的三大殿,可跟他前世參觀故宮時,所見的不同。

  故宮里的三大殿,已是康熙時重建的了。

  規(guī)模只與嘉靖重建時相當。

  還拆除了兩邊的斜廊。

  由于體量不夠,所以占不滿月臺。

  于是就顯得臺大建筑小。

  而朱宸濠此刻所見的,是正統(tǒng)五年時重修的。

  雖不及朱老四最開始所建時那么華美富麗,卻也遠比嘉靖時被燒毀重建后的那個要大要好得多。

  越建越小,也是因為嘉靖時期,國內(nèi)已經(jīng)基本上找不到那種體積龐大的巨木了。

  于是最終只能用幾根木頭包在一起,來支撐宮殿。

  這樣一來,就不得不縮小建筑的體積。

  想到三大殿的前世今生,朱宸濠也暗下決心:

  一旦登基稱帝,立即給皇宮內(nèi)的所有建筑都裝上避雷針。

  這可不是小事。

  畢竟明朝那個時代的人,都太過迷信了。

  就像錢寧和廖鵬,多精明的兩個人,就因為他的賭咒發(fā)誓,才會上當受騙去幫他干掉了皇帝。

  所以,若是朱宸濠剛登基三大殿就讓雷給劈了,那定會有人跳出來拿上天和祖宗發(fā)怒這類的說事兒,從而質(zhì)疑他繼位的合理性。

  這紫禁城里的三大殿,在大明朝那還真是修一次燒一次。

  朱老四剛建成不久便被燒了。

  這也搞得他疑神疑鬼,一直沒有重修。

  其后的兩個皇帝還想著將國都重新遷回南京,所以也沒修。

  直到正統(tǒng)才真正絕了南遷之念,于是重修了三大殿。

  接著嘉靖、萬歷又各自被燒毀和重修了一次。

  后來李自成在逃出北京城時,又放了一把火,讓皇極殿損毀嚴重。

  滿清入關后,都到了康熙三十四年,才重新修建。

  而清朝則在重修后便增加了避雷裝置,也就再未因雷火而損毀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