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桿子對我說,也不知道咋了。
三桿子,他去尤化龍那個寨子里。
寨子里的人總是躲躲閃閃,言辭閃爍。
好像不愿意,多提及尤化龍的過去。
或許在寨子人的眼里,尤化龍已經(jīng)成神,或者被神化了。
不過別的不說,三桿子對我說。
他跟隨護國真人,率三千童男童女,挖了尤化龍父母墳的時候。
這其間,三桿子可是親身經(jīng)歷的,當然此間的兇險,三桿子現(xiàn)在想想,仍是后怕不已。
三桿子對我說,那是他作為安撫使,安撫蠻王尤化龍的第二年。
蠻王尤化龍和天朝交惡,老皇帝一怒之下,連北方的蠻族,和山東的流民,黃王孔獻策之流也不剿了,在南方各省征兵百萬,準備一舉蕩平十萬大山里的蠻王尤化龍,看蠻王尤化龍還如此猖獗不?還敢藐視朝廷不?
之所以蠻王尤化龍,讓老皇帝如此憤怒,是因為蠻王尤化龍,拒絕了朝廷老皇帝的招安,連老皇帝招蠻王尤化龍做駙馬,蠻王尤化龍都不干。
只不過這是史書上的記載,三桿子私下里對我說,其實事實是遠非如此。
三桿子對我說,老皇帝之所以如此憤怒。
是因為蠻王尤化龍,和十三公主成親還不到十天。
蠻王尤化龍,就狠狠的打了十三公主一巴掌。
十三公主一氣之下,就帶著仆從丫鬟,回到了京師,狠狠的在老皇帝面前,告了蠻王尤化龍一狀。
年事漸高的老皇帝,哪能看著自己的愛女受委屈?
十三公主被打,就氣地奪了蠻王尤化龍的封號,什么駙馬都尉,什么蕩魔大元帥等等之稱,并氣的連山東,黃王孔獻策之流也不剿了,直接在南方各省,征兵百萬,命護國真人,陰陽法王為左右先鋒,三桿子為押糧官,十四皇子替父出征,十三公主乘天子儀仗,領兵百萬,剿滅蠻王尤化龍。
三桿子問我,聽了是不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甭說別人,就是當時的他,和孫將軍聽了這個命令,也是驚得不知所措。
其實老皇帝的命令,原本是想調(diào)天策軍的,全體將士出征的。
可當時的郭元帥和羅將軍率領天策將士,正在北方和蠻族廝殺的難解難分,郭元帥和羅將軍根本就指揮不動,老皇帝這才退而求其次,準備調(diào)遣孫元帥作為押糧官,隨大軍南下。
郭元帥和羅將軍,也是不肯放人,幾次飛馬傳書,向老皇帝言明利害。
說和北方的蠻族,正在水火相持中,孫將軍是幾十萬天策軍的押糧官,怎可輕易調(diào)往它處?
反正后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皇上就命三桿子做了押糧官。
關于這些,三桿子也是說的言辭閃爍,或許他自己都糊涂著呢。
三桿子對我說,甭管怎么說吧。
他三桿子,在孫將軍的舉薦下,就這么稀里糊涂地成為了百萬大軍,南下的押糧官。
不過有時候三桿子也琢磨,這可能和郭元帥和羅將軍有關,不過更有可能是和孫將軍有關,三桿子曾為此問過孫將軍。
孫將軍說,小孩子家家的,問那么多干啥?
孫大哥教你干啥你都干啥,孫大哥不會害你的,孫大哥讓你去當朝廷的安撫使,你就放心地去當安撫使,讓你去南下做押糧官你就去。
有一次,孫將軍實在被三桿子問得煩了,就對三桿子說,行了行了,等孫大哥這次押糧回來,孫大哥就和你邊喝酒,邊把這些原因告訴你小子。
而那一次孫將軍押糧,碰到軍師孔獻策,孫大哥再也沒能回來。
三桿子說到這里,再也說不下去了,嗚咽著哭得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