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和玉瞧著李文賦喜悅神色,擺擺手道:“沒有其他事情就先回去吧,明日一早就去朝劍閣,成為一名劍修,一日耽誤不得?!?p> 李文賦點(diǎn)點(diǎn)頭。
李家父子緩緩離宮而去。
李紹遠(yuǎn)自出了御書房,便是眉頭緊皺。
按照大周律法,將門之后,若是能若獲得朝劍閣腰牌,家產(chǎn)便可繼承,不用充公。
但是他沒有為此事而高興,而是想不通,朝李文賦問道:“你真的看見大周先祖在城墻上殺敵的場景?”
李文賦搖搖頭,“不曾?!?p> 李紹遠(yuǎn)大駭,“那你怎敢在陛下身前說謊,欺君之罪,說錯了,即便有為父護(hù)著你,性命亦是難保啊。”
李文賦輕輕一笑,微瞇著眼,摸了摸太阿劍的劍柄,不冰涼,反而是有股暖意。
“陛下所在乎的,并非是誰能拔出太阿劍,這柄劍丟失多年,沒見陛下急著尋找??梢钥闯霰菹略诤醯氖沁@柄劍的遺愿,想要收復(fù)大周失地的迫切之心。再者,拔出此劍,遠(yuǎn)赴邊疆不可避免,隨時可能會身死,陛下不愿意見到戰(zhàn)死沙場的皇子,故由臣子拔出,最合適不過。”
李紹遠(yuǎn)點(diǎn)點(diǎn)頭,這話有理。
但是這“不爭氣”的兒子,又如何知曉當(dāng)年大周先祖在城墻上的壯舉。
李文賦樂呵一笑,“爹,莫非你還以為你兒子是個草包不成,我又不只會敗家,那書房藏書,總有一兩本記載有此事?!?p> 李紹遠(yuǎn)神色一愣,這敗家子,還真將那三萬卷藏書看遍了?
李文賦又伸了個懶腰,展開雙臂,“來年春闈,若是讓我參加科舉,爭個第一不在話下,但多半只會落個探花名號。”
“為何?”李紹遠(yuǎn)不解問道:“莫非我兒三萬卷藏書配不上狀元郎?”
李文賦瞥了眼自家老爹一眼,笑罵道:“你傻啊?!?p> 李紹遠(yuǎn)不樂意了,擺出大將軍的架子,雙手負(fù)后,“怎么和你老子說話的,欺負(fù)爹是一介武夫,不懂文人那些事?!?p> “探花,乃是英俊瀟灑之人的名號。狀元可能才氣第一,但探花郎定是最英俊的才子。這西京城內(nèi),還有誰能比得過你兒我?”
李紹遠(yuǎn)一揮衣袖,朗聲一笑。
好小子。
有當(dāng)年他厚顏無皮那點(diǎn)意思了。
“拿了陛下詔令,先回府?”
“不急,我還得去一個地方呢。”
“何處?”
“說書館?!?p> 這日,李文賦占了說書館說書人的地界,一拍醒木,將大周天子許他進(jìn)朝劍閣一事,拆分成了三段,上中下三講昭告西京百姓。
西京李家敗家子從明日起練劍,西京要不得安寧咯。
三講完畢,李文賦口干舌燥,喝了口茶水便是回府而去,特意繞了好大一圈。
荀府門前,李文賦特意溜達(dá)到了這里,聽到了府內(nèi)荀老子一聲聲呵斥。
這荀老爺子,好說也是大周正四品忠武將軍,有望封侯,此刻荀榮卻是鬧了這么一出。
有他爹在,估計晉升一事,有些難了。
忽然間,荀府大門被一把推開,荀榮慌亂逃出,見著了李文賦,本是一幅畏懼的模樣瞬間挺直了脊梁骨。
“怎么,李公子今日來,是來對我荀榮賠禮的?我可告訴你,這事沒那么簡單,不磕三個響頭的,一月后,照樣比武。”
李文賦剛想開口。
在荀榮身后,荀老爺子使著一根長鞭而出,不過是輕輕一會,便是炸響不已。
荀老爺子見著了李文賦,大口喘氣,指著荀榮道:“待會再找你個不孝子算賬?!?p> 荀老爺子對李文賦拱手道:“是我平日慣壞了荀榮,還望李公子莫要見怪。大將軍昨日回府,可還安好?”
李文賦點(diǎn)點(diǎn)頭,“一切都好?!?p> 荀老爺子長舒口氣,又看向李文賦腰間佩劍,“那這太阿劍?”
“陛下賞賜給我了,即日起,我便要練劍了,好繼承我爹的衣缽?!?p> 荀老爺子一幅了然神色,“挺好的,我大周又多了一位年輕將領(lǐng),是好事?!?p> 荀榮見著自己父親怎么對李文賦一幅和善的模樣,不禁是極為氣憤,喊道:“李文賦,你休要仗著大將軍的名號來欺壓我爹,我荀家豈是那么好惹的,你就等著被我一月后打趴在地吧?!?p> “混小子,給老子閉嘴!”荀老爺子一鞭丟出,又是朝著李文賦賠罪,“犬子,犬子胡鬧了?!?p> 李文賦扶著荀老爺子不讓俯身,搖搖頭道:“無妨,荀公子也是爭強(qiáng)好盛嘛,大周再多一位像荀公子一樣的劍修,收復(fù)東州失地,指日可待了?!?p> 荀老爺子一臉苦笑,還是李家公子明事理些,可就是,練劍稍晚了些啊。
他一聲嘆息。
“那我就不久留李公子了,家中還有些瑣事?!?p> 李文賦點(diǎn)點(diǎn)頭,告辭離去,他回眸一眼,荀老爺子荀興朝撿起了長鞭,又朝著荀榮鞭打而去。
他不禁是琢磨,自己沒得罪過荀家才對,那荀榮為何會對自己有著極大的敵意。
是受何人指使的?
李文賦想了一路,也沒想明白,回到府內(nèi)后,天色尚早,閑來無事,走到了府內(nèi)一處池塘邊。
有數(shù)條紅鯉搖曳。
一時興起,喊來府內(nèi)丫鬟搬來座椅和長桿,助助興子。
丫鬟搬開兩張椅子,長桿卻是府內(nèi)幕僚陸參送來,同李文賦坐下,遞去了一桿,“我陪公子垂釣一會?!?p> “好?!?p> 李文賦隨手拋去一手魚食,瞬間紅鯉翻涌。
兩桿甩入魚塘之中。
沒多時,陸參那竿上有紅鯉上鉤,緊接著接連數(shù)竿,反觀李文賦這里,有紅鯉徘徊,卻不見咬勾。
陸參呵呵一笑,“公子,這是心不靜啊。公子受陛下賞賜,有了進(jìn)入朝劍閣的機(jī)會,是好事。但若是沒有拔出太阿劍,公子又當(dāng)如何自處?”
李文賦想了想,朝書房望了一眼,“大抵還是當(dāng)一名文官?!?p> “可大周文官地位低下,屆時嗤笑公子之聲會更盛,公子又當(dāng)如何自處?”陸參再問。
李文賦輕笑一聲,“都是一名文官了,君子不與粗鄙之人動手。大周國力日益鼎盛,二十年內(nèi)有望奪回東州失地。天下安定之時,便是文官顯赫的機(jī)會?!?p> 陸參不置可否。
公子所言,不無到底,可一統(tǒng)前二十年,生活在嗤笑之下,非常人心性所能及。
縱觀西京文官,不是上了歲月便是閑職,想要熬過二十年,極難。
李文賦又道:“先生莫不是看不起文官?如今朝堂三公之中,只有我爹一位武官?!?p> 陸參搖頭一笑。
公子抱負(fù),尚不能言好壞。
李文賦將太阿劍橫在身前,“難不成是該成為一名劍修,入品階,成為一名人人敬仰的江湖俠士?”
陸參啞然一笑,“公子這是說書聽多了。天下四柄神劍,從沒人言拔劍之人就一定會是驚駭世俗的劍修,公子切莫自負(fù)?!?p> 李文賦聞言一愣。
這太阿神劍,莫非拔出后,還不能成為絕世劍修?
還需砥礪劍道?
本就是穿越而來,這李文賦本尊是個敗家玩意不說,那書房大字不識一個,若不是自己半月來精讀,再加之原先讀書的記憶。
考科舉亦是無望。
如今幸拔出一柄神劍,本以為今后將是平步青云,此刻卻得知成為一名劍修都是問題。
這落差,實在難以接受。
“憋屈”二字,都寫在臉上了。
陸參認(rèn)真道:“公子身子孱弱,興許在拔劍后會受此劍的滋潤,興許會有所好轉(zhuǎn)。明日進(jìn)入朝劍閣后,公子務(wù)必挑選適合自己的劍法秘籍,一月后,入劍修九品。”
李文賦點(diǎn)點(diǎn)頭,肩上的擔(dān)子,有些重了。
陸參起身,“與公子言語,是想公子有個志向,好在這世間自處,公子此刻可有計劃了?”
李文賦點(diǎn)點(diǎn)頭,“有了?!?p> 他還想繼續(xù)說下去,卻是被陸參打斷,“不急于這一時,自己知曉就可以了?!?p> 忽然間,李文賦身前魚竿一陣晃動,他起竿,便是有一紅鯉出水而出。
他欣喜的回望而去,陸參早已不見蹤影。
他將紅鯉放回池塘中,才驚覺的發(fā)現(xiàn),陸參那竿上,沒有魚食。李文賦微微一笑,他就知道。
這位府內(nèi)幕僚,非是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