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于秦漢末年】
[前塵。穿越]
第一章夢里的世界〈一〉
從小到大,我總是在做同樣的一個夢;在夢中我是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但是我總覺得那不是我,就像我只是一個過客,一個看電影的觀眾一樣。
在夢里只有一個和我長得很像的那個男孩,而不是真正的我;可是直覺告訴我那就是我,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又到傍晚;還是老樣。吃飯,洗漱,睡覺。時間一點一滴的過著,已是晚上十一二點。我也睡熟了…
好大的四合院,門很大。是由兩塊漆黑如碳的木板組成,每塊木板上都有一個很沉很沉的門扣(古人用于敲門),這門扣使用青銅鑄道而成。
門上還有奇怪的符陣圖案(古人用于辟邪),大門前面有四根柱頭。柱頭有臉盆大,柱頭上也是有著奇怪的符陣圖案。
大門兩邊有兩尊很大很大的石獅,石獅嘴張的很大,嘴里咬著一顆很大的圓球。看著好不威嚴。石獅腳下好像踩著什么東西一樣,遠看像是一個石人。
當走進看上絕對嚇著你。你知道石獅腳踩的是什么嗎?‘惡鬼’看著這形勢就知道這戶人家很有錢或者很有權勢。這些都不是最起眼的。
當你頭往大門上面看去,就會看見兩個大字【蒙宅】。那書法簡直當今沒人能比…
進了大門一看更嚇人,最先看見的是祖屋(正堂,接待貴客或者什么大事用的),有正門,正門兩邊是側門;進了正門往里面看正中間墻上掛著一幅畫。
你猜這畫畫上是什么?『虎符圖案』沒錯,這就是電視劇胡歌版神話里蒙家軍的那種虎符。
這幅畫很大長五米寬三米,而且畫的很完美,就像活的一樣。
我記得在歷史是虎符的作用是: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fā)軍隊的信物。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
虎符最早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采用銅制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fā)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
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發(fā)給統(tǒng)兵將帥或地方長官,并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
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我記得有那么一個故事?竊符救趙?
戰(zhàn)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嬴政親政后,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于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10萬救趙。
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后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
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為題寫了著名的歷史劇《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當時虎符制度的嚴密。
由此可以斷定,這戶人家一定很有權勢。就是不知是第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