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婦女能頂半邊天嗎?
文明在于教化。
早些年,幾個兒子對老爹老娘不管不問,凍死餓死的事時有耳聞。
如今,80、90年輕一代的新生力量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他們大都受過教育,對老人撒手不管的現(xiàn)象早已絕跡,但新的矛盾和問題亦浮出水面。
郭霞是婦女主任,職責所在,對農(nóng)村婦女和家庭問題了解得更多些。
這不,村委會會議室又在研討精神文明建設(shè)問題。
家和萬事興。
村里各家各戶家庭關(guān)系處理好了,老有所依,幼有所靠,妻有所護,還愁文明新村建不好?
“要不我們組織一個孝老愛親宣傳活動吧?”郭霞提議道。
“可以呀,做個宣傳欄,弘揚一下傳統(tǒng)孝道文化,正面說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也有好的媳婦、婆婆的,我們可以組織一個評選,發(fā)揚身邊優(yōu)秀典型的榜樣作用,更有可信度?!?p> “這個主意不錯,我贊同?!?p> “看來大家都同意評選。既然是評選,就得有個章程,要有方案,還得有獎勵。這個大家議一議?!?p> “評選條件嘛,五講四美、吃苦耐勞、孝順老人之類的。”
“我覺得還可以擴大些,不光是好媳婦,還要評選好公公、好婆婆,一個家庭是否和諧,和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息息相關(guān)?!?p> “不錯,老年人不能光等著孝順,也要體恤年輕人。評選面寬一些?!?p> “獎勵嘛,可以在村告示欄通報表揚,宣傳典型事跡,掰發(fā)榮譽牌,向鎮(zhèn)上推薦,等等?!?p> “當然了,有物質(zhì)獎勵最好?!?p> ......
大家七嘴八舌,建言獻智。
勝叔今天也是格外積極,話比平常多了起來。
看來,家庭關(guān)系關(guān)系到每個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表達的欲望。
家庭和睦是每個人的追求,是最具煙火氣的存在。
無論這個好事能否落到自己頭上,他的影響和宣傳作用是惠及每個人的。
很快,“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
農(nóng)村和城市不同,絕大部分家庭都是老人和年輕人住在一起。
家里有幾個兒子的,一戶一宅,宅基地自然多些,老人總要和其中一個兒子同住。
一般是,老大先成親,搬出去另立新戶。
后成親的小兒子,自然和老人一起住。
不過就算是分院別住,也都在一個村里,兩三步的距離。
一個宅基地上,兒媳婦和公婆只能住在一個屋檐下,不像城里,小兩口和老人分開住的占大部分。
兩代人住在一起,生活習慣脾氣秉性可能大有不同,對于農(nóng)村姑娘而言,嫁過去,就等于嫁給了一個大家庭,和夫家的每個人都要和諧而居,確是難事。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顯而易見。
郭霞清楚的記得,早年間,有一對年輕夫妻鬧離婚,二人結(jié)婚十來年了,有一個孩子,婆家不放手,她也沒能力養(yǎng),有三間瓦房,自然是連塊磚也帶不走,也沒有存款,女人離了婚,三四十歲,一無所有、孑然一身。娘家有兄嫂,那里早已不是自己的家了,嫁出去的閨女自然是回不去了。天下之大,競無她安身立命之處,一時想不開,喝農(nóng)藥自盡了。
這是郭霞母親以前講述給她的。
當母親的,無不擔心女兒在婆家受委屈。
常常告誡女兒,無論生活多么過不下去,也要愛惜自身,最愛你的人依然是父母。
也有夫妻不和鬧離婚,離婚不離家的。隔壁有個村莊,女的非要和丈夫離婚,兩座房,公婆住一套,他們小家住一套,這家媳婦硬氣能干,硬是把公婆從屋子里趕出來,在院子壘了一道墻,帶著兒子住了下來。老兩口為了孫子,自然沒什么怨言。
這事倒也合情合理。畢竟住宅有孫子繼承的份,孩他娘領(lǐng)著兒子過有何不可?
那萬一沒有兒子呢?
女人一旦離婚,恐怕連片瓦片也分不到吧。
女人,離了婚只能再嫁,只有嫁才有家,只有生兒育女,才有被婆家重視的可能。
的確,農(nóng)村媳婦的命運總是在生兒育女后好些,也就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說白了,還是靠子宮來爭取地位和尊嚴。
也有更慘的,比如蘭香嫂,到老了還得靠丈夫的施舍過日子。
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呀。
不過,時代在發(fā)展,農(nóng)村家庭也在慢慢發(fā)生變化。
女性的地位也在水漲船高。
現(xiàn)如今,誰家娶個兒媳婦不是當神仙似的供奉著的。
光結(jié)婚彩禮錢都要耗費老兩口大半輩子心血,誰不盼著小兩口和和美美,夫唱婦隨呢。
農(nóng)村的女孩雖說沒有城里嬌貴,但也是在父母百般呵護下長大,有的竟連下地干活都舍不得孩子去,到了婆家,豈能受得了婆家人的眼色。
常言道,沒有嫁不出去的姑娘,只有找不到媳婦的漢。
年輕女性,在農(nóng)村的婚姻市場上還是頗占優(yōu)勢的。
只是心疼了老一輩的媽媽們,她們出生于四五十年代,既要孝敬公婆,又要照顧三四五六個子女,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吃過苦,受過勞,到老了,該享清福了,又要照顧孫子輩,轉(zhuǎn)眼間,已是滿頭白發(fā),夕陽將近。
年輕人有他們的心聲,像郭霞這一輩的,從老一輩人身上繼承了樸實勤勞的秉性,但也愿意接受新事物,點外賣跳廣場舞練瑜伽,拍視頻發(fā)抖音愛美容......在老一輩人眼里,她們有些另類、格格不入,但又無可奈何,只能聚團發(fā)發(fā)牢騷罷了。
所以,這“好公公”“好婆婆”“好兒媳”的標準眾口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