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子涵
子寒在爺爺這個村子上,總算過了一個完整的寒假,其中又過了一個年。
跟著爺爺,到各家親戚拜年做客吃飯,每走一處,爺爺時常不忘提醒子寒說:“在農(nóng)村不比城市,做客要懂規(guī)矩,也就是說……”
子寒搶過話題的說:“爺爺我懂,沒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
爺爺點點頭的說:“我家小子寒,長期在農(nóng)村生活,爺爺?shù)故遣粨?,但是城里長大的孩了,爺爺不得不擔心,怕子寒做客會出丑,那是爺爺最不想看到的,爺爺?shù)竭^你家,也見識過別家,那些個孩子?。√珱]有教養(yǎng)了,大多數(shù)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都犯了很大的一個錯誤,比如你奶奶,還在做飯的時候,菜還沒有全部炒齊,你媽媽就叫你先吃飯,等大家都上桌吃飯的時候,一看好吃的菜都沒了,剩下一片狼藉,這在農(nóng)村飯桌上是最可恨的事?!?p> 子寒反問的說:“爺爺在我家,可從來沒有聽你說過呀。”
爺爺“嘿嘿!”的笑了兩聲說:“那是在你家,爺爺沒有話語權(quán),要不自量力的跳出來教育你,那不得罪你媽媽才怪你呢!自找沒趣,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子寒算是聽出了道道,覺得爺爺?shù)脑挿浅U_,這在農(nóng)村是不能容忍。
今天是初六,按當?shù)氐娘L俗,是孩子認親節(jié),這一天,所有的童年孩子都為大,走親交友認同學。
二姑父家請客,家在村東口大樟樹下,請了六大桌,全是一色七八九歲的孩子。
孩子們天生,就有一種自然熟的天賦,大人們一早就將他們送到這里,就各自到別處去了。
片刻,這里成了兒童的海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快,各自找到自己的玩伴,踢球,打游戲,騎車,爬樟樹,玩的五花八門,數(shù)不勝數(shù)。
很快就到了中午,大家分桌而坐,雖然沒有正席之分,也沒有長幼大小之論,更沒有大人關心和袒護,餐桌上的百味人生開始啦!
有膽怯怕事的,有膽小可憐的,又霸道不通情達理的,有吹胡子瞪眼睛的,有自私砸碗摔筷的。
在這里,子寒將村長星榮太爺爺,那一桌列為主席,其他就以甲,乙,丙,丁,加子寒這一桌論說。
凡事有個頭,就說說星榮太爺爺?shù)哪且蛔腊?!星榮太爺爺算是德高望重,大人們都敬他為村長,好菜上來都放在他的面前,他不舉手動筷,誰都不敢首先動筷子,這一桌算是最規(guī)矩的,代表著農(nóng)村最普遍的現(xiàn)象。
其他幾桌就開始熱鬧了,以甲席開始說吧!
一個城里來的小孩,別人在吃的時候,他一個人盡獨自在旁邊玩他的,等看的盤子的菜一盤盤沒有時!他大發(fā)光火,碗一推,筷子一甩,我媽媽還沒來喂我,你們就把它吃了個精光,想餓死我呀,不信我媽媽來,叫你們一個個吐出來,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這個還算是客氣的。
說說乙席吧!更是讓人好笑,這個桌有一個熊孩子,吃著碗里的看著捧盤子里,還非常霸道,上了一盤大閘蟹,本來是按人頭一人一個,可他一個人把一盤大閘蟹,揣進自己的懷里,另外還說:“誰都不準動,這是我一個人的?!?p> 僅僅這樣還不夠,他還到其他桌上,也搶上一兩個來,真是爭多吃少,而且,那個吃相也太難看,一只大閘蟹剝開,就吃里面一點點黃,那些還沒吃干凈,沾著口水丟回盤子里,雖然孩子們都是客人,但,是可忍,孰不可忍。
現(xiàn)在來看看丙席吧!有一個女孩子,穿扮的是比較漂亮,但做人不可認同,吃一塊瘦肉的時候,大概吃到了肥肉,立馬把肉吐回盤子里,如果說吐到,別的地方或者地上桌面上還可以,可她的德性是缺德帶冒煙,其它的菜,她夾起來嘗一下,舔了舔,只要不合口味,她又把舔過的菜,夾回原處,這樣一來,大家都不敢進筷了,造成這一席菜原封不動的很多。
再來看一看丁席吧,又見一個獨領風騷,很特殊的小孩,脖子上帶著紅領巾,不上飯桌,不看吃相,你還看不出他骨子里的自私?冷不丁還以為,他是一個懂事得體的俊孩子,可在飯桌上的一切,原形畢露,他幾乎是站在凳子上,就差腳沒踏進席桌里,挑食算第一,好吃的山珍海味,全選端在在自己的面前,其他不喜歡吃的蔬菜雜糧,一股腦推倒別人面前,這一桌的孩子,對他的行為開始不干了,吵著鬧著:“你不能這樣干,不能挑食要懂分享?!?p> 那小孩不削一顧的說:“嘿嘿!我是誰?竟敢挑我的毛病呢,在家里,這可是我的特權(quán),我奶奶經(jīng)常都是這樣做,只要我喜歡吃的菜,全放在我的面前,你們不服咋的啦?這也就是我,不然全部掀翻掉,誰也別吃?我打個電話給奶奶,看她是怎么跟你們說,可要仔細聽哦?!?p> 于是,他撥了電話,打開免提,對手機里的奶奶說了原尾,那個演戲,好像他是最委屈的一個,一桌子的人都欺負他。
只聽手機傳來奶奶對孩子們說的聲音:“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在一個餐桌上,那也是緣分,我家袁偉是個很好的學生,也是很聽話的孩子,你們還是讓著他吧!寒假前他考試的總分數(shù),是全校二年級頭名狀元,校長還表揚他了呢!說我家的袁偉同學,將來一定是清華北大的好苗子,孩子們高抬貴手,遷就遷就他吧!拜托了,這也是對一株好苗子的苛護,一時間靜場,一桌的孩子們笑了笑,沒有說出口的話,都咽進了肚子里。
最后輪到說說子寒這一桌了,算起來還有條不絮,不管好吃不好吃的菜,瘋搶程度是天一半地一半,誰都不敢落后?那些個,沒啃干凈的骨頭和隨意亂吐的菜,簡直是天大的浪費,真的,連大大咧咧慣了的子寒,也不得不有點心痛。
孩子們不喝酒,所以酒席很快就結(jié)束了,子寒經(jīng)過這個年,這個孩子們聚餐,算是領教了桌上的百味人生。
爺爺教育提示,飯桌上的禮儀,正常范圍的規(guī)矩,己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很多家長對餐桌上的禮儀規(guī)矩,對孩子不雅的吃相,視若無睹,奶奶說的好:“真正的孩子家庭教育,就藏在小小的一方餐桌上,藏在一日三餐的菜碗里?!?p> 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從小的角度來說,那是吃相,無傷大體,從大的角度來說,子寒的這一代,精神面貌將有可能,毀于小小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