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懷玉擴張的野心
大唐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因為現(xiàn)在大唐只是剛剛開始而已,未來的路還有很遠。
因為有李世民這樣的英明之君,所以大唐注定不可能止步于此。
對于李世民而言,他現(xiàn)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大唐磅礴發(fā)展。
這對于他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為李世民最想證明的事情,那就是他是最有資格坐在這個皇位上的,
一個人再怎么厲害,心中終究會有執(zhí)念,而李世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所有的目標都是放在大唐的發(fā)展上。
唯有大唐不斷前進,不斷強大,才能達到他心中的目標,這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大唐百姓。
就這樣,秦懷玉和李世民等人,在秦家莊稍微寒暄了一會兒,便是前往格物學院。
他們都想看一看,這第一批格物學院的學子,到底能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
畢竟對于格物學院,無論是秦懷玉還是李世民,他們都期待已久,希望格物學院能夠給大唐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大唐未來不會止步于此,但是需要更多新鮮血液的注入,如此才能不斷煥發(fā)出色彩。
來到格物學院之中,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他們便是仔細的觀察著,很快就來到一處教室之中。
在此間,便是眾多格物學院的學生,他們正在努力答題。
不過這只是考核的一部分而已
因為接下來,他們還有實踐操作,如果格物學院培養(yǎng)的只是考試人才,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秦懷玉需要他們能夠做實事,并且能夠給大唐帶來改變,這才順應他心中的想法。
這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一個人的動手能力強大,才能衍生出其他東西,如果動手能力弱,哪怕學習水平再怎么厲害,也根本無濟于事。
就像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他們雖然接觸這些學識的時間不多,但他們卻表現(xiàn)出非同小可的水平。
這是因為他們的實踐水平極高。
哪怕是秦懷玉簡單指點兩句,就能讓他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輕而易舉。
看著這些認真的學生,李世民不禁有些感慨說道,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表現(xiàn)如何,但看此刻認真的模樣,倒也不虛此行了。
希望他們能夠給自己帶來驚喜吧。
便是李承乾,他們現(xiàn)在看著也相當認真,不知道他們會拿出什么樣的成績,想到這里,李世民著實有些期待。
他還是很想看看,自己這幾個兒子,能不能給他一些意外之喜。
至于李承乾、李治等人,他們現(xiàn)在還沒有意識到,李世民竟然出現(xiàn)在格物學院中,如果他們稍微表現(xiàn)不好啊,回去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那真是尚未可知了。
但是他們此刻也是相當積極的,因為他們很看重在格物學院中的成就,他們也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表現(xiàn),才不負自己的期望。
當初李世民將他們送來格物學院,本就是寄予厚望。
而李承乾等人也很清楚這一點,如果他們在這里放縱自己,熟視無睹的話,恐怕會讓李世民大失所望。
最終的結局也是眾所周知的。
畢竟他們是大唐的皇子,而不是其他人,他們的表現(xiàn),關乎到皇位的存在,哪怕李承乾現(xiàn)在是太子,但是這個位置也不是說絕對的。
如果李世民想換,那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只因為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現(xiàn)在這種情況,哪怕真給李承乾十萬大軍,他也不敢有膽敢造反的想法。
因為李世民實在太恐怖了,他的威望已經(jīng)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如果李承乾真的做了造反的事情,恐怕整個天下都會群起攻之,到時候會是什么樣的結局,誰也無從知曉。
其實李承乾等人,在格物學院的這段時間,確實過得很充實,他們學到很多之前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并且了解到很多世界上的事情。
那些完全無法解釋的東西,在這里卻顯得的十分合理,完全就是情理之中,這讓他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科學。
雖然這種東西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他們能體會到這種東西,對于他們的未來,已經(jīng)有了非常大的幫助。
這起碼能夠保證,無論誰作為大唐下一任皇帝,都能讓大唐穩(wěn)步發(fā)展。
現(xiàn)在大唐,已經(jīng)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在秦懷玉的指引下,未來的大唐肯定能夠發(fā)展的更好。
而這個時候,只要后面的皇帝不改變制度,讓大唐繼續(xù)向前而去,肯定能夠越來越強盛。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出現(xiàn)一個像楊廣一樣的君王,偏偏就要大逆不道,倒行逆施的話,那無疑會讓整個大唐走分崩離析、甚至毀滅的道路。
這絕對是秦懷玉和李世民都不愿意看見的事情,他們希望大唐能夠走得更遠,而不是就此消亡,毀于一旦。
畢竟這個大唐,是他們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如此強盛的大唐,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何等模樣,但是這是完全值得期待的。
因為現(xiàn)在的大唐,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很好的趨勢,而且有李世民這個英明的君王,肯定能夠走得更遠,無數(shù)百姓以及大唐的群臣,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看到那一天。
至于那些反對李世民的人,早就被李世民給解決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開眼,那和自尋死路也沒有什么區(qū)別。
就在教室外面觀察著,此刻李世民顯得格外淡定,他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畢竟現(xiàn)在他也不知道結果,就看他們此刻的表現(xiàn),倒是沒有任何問題,具體要說什么,也得等出了結果之后才能知曉。
等書面考試結束之后,李世明又跟著秦懷玉偷偷看眾多學子的實操演練。
還真別說,經(jīng)過格物學院的培養(yǎng),他們的水平也非常之高,遠遠超出李世民的想象,當看見自己的幾個兒子表現(xiàn)都相當出色的時候,李世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他想看見的一幕。
如果李承乾等人無法達到他心中的要求,恐怕此刻李世民已經(jīng)怒容滿面了,雖然那些格物學院的學子也很重要,但是在李世民心中,肯定是自己的兒子更加要緊。
在確定自己的幾個兒子表現(xiàn)還算出色的同時,李世民也在觀察其他的眾人。
如此,李世民終于是肯定的對秦懷玉說道:
“秦懷玉,看來你這格物學院辦得確實不錯,這些學生他們的表現(xiàn)讓朕很是意外,如此我大唐終究是有了希望。
不過這只是開始而已,因為接下來還要培養(yǎng)更多的學生,讓這些人前往大唐各地,并且為大唐帶來改變,我大唐才能走向全新的道路。”
聽得李世民之言,秦懷玉肯定的點了點頭,他也是這樣的想法,他相信李世民能夠做出明智的判斷,未來的大唐絕對不會停滯于此。
但是具體要到什么樣的程度,只能看后續(xù)之人的努力了。
畢竟如果有朝一日,李世民和秦懷玉全都死了,后面的君王做了什么事情,他們也無從知曉,也許從那時候,一切都將結束。
又或者說到那時候,整個大唐會變得更加強大,他們會延續(xù)這條道路不斷向前。
正當秦懷玉想要開口的時候,李世民又有些感慨的說道:
“這一次承乾他們的表現(xiàn),也沒有讓朕失望,他們是朕的兒子,朕不要求他們比其他學子更加厲害,但是如果他們落后太多,朕也會覺得無所適從。
因為朕將他們送來這里,就是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成就?!?p> 此刻李世民心中的想法,秦懷玉完全能夠理解,他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其實,太子和幾位殿下在格物學院表現(xiàn)確實不錯,他們也相當努力,他們也希望獲得陛下的認可。
其實陛下不必太過苛刻,對于他們只要用平常心極好,如今太子和幾位皇子,他們都頗為努力,相信也是想要獲得陛下的認同?!?p> 李世民微微點頭,他也明白秦懷玉這樣說的意思,隨即從容不迫,笑著說道:
“秦懷玉你講的很有道理,這一期學生畢業(yè)之后,就讓承乾他們回去吧,朕到時候也得給他們一些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
當今大唐,雖然人才濟濟,但是也需要一些新的變化,不知道到時候,他們又能給朕一個什么樣的驚喜?!?p> 不管怎么說,這里只是一個學院,而不是在外界,經(jīng)過格物學院的學習,他們究竟能夠領悟到什么東西,這也是尚未可知的。
但李世民聽了秦懷玉之言,覺得還是很有希望的。
自己這幾個兒子都不是庸才,如果真的是廢物的話,他也不會大費周章,將他們送來格物學院之中。
現(xiàn)在他們現(xiàn)在學到的東西,那就要學以致用,讓他們將學習到的知識付諸實踐之中,這才是他最希望看見的事情。
聽得李世民之言,秦懷玉啞然失笑,他當然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便是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幾位皇子和太子,確實需要歷練,到時候可讓他們先去自己的封地之中,看他們表現(xiàn)如何?
其實日后的大唐,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如果陛下開疆闊土的話,肯定要走得更遠,而諸位皇子便是大唐最好的利器。
到時候他們能夠幫助大唐治理各處,將他們分封于各地,雖然這樣的分封制,現(xiàn)在確實已經(jīng)落后了。
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便捷的交通和通訊,以這樣的宗族法治。進行傳播延續(xù),也是一個可以試驗的辦法?!?p> 聽得秦懷玉這句話的時候,李世民頓時瞪大了眼睛,他臉上寫滿了匪夷所思之色,因為他沒有想到秦懷玉竟然有這樣的目標。
在此之前,秦懷玉從來沒有表現(xiàn)擴張的野心,只是一直努力改變大唐,讓大唐變得更加強盛,這是李世民沒有懷疑過的地方。
因為如果沒有秦懷玉,大唐絕對發(fā)展不到現(xiàn)在這種程度。
而秦懷玉的出現(xiàn),卻給了大唐完全不一樣的希望,如今大唐蒸蒸日上,發(fā)展極好,這都是李世民看在眼里的事情。
可是,李世民從來沒有想過,秦懷玉這小子竟然如此不安分,他甚至已經(jīng)想到了大唐日后向外面擴張,那樣的場景又會是什么模樣?
李世民想了想,不由得有些激動,畢竟開疆擴土是每一個皇帝的愿望,而李世民本來就是一個銳意進取的君王。
他的目標非常遠大,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希望大唐能夠發(fā)展的更好,只是現(xiàn)在大唐才剛剛建立不久,百姓需要一段發(fā)展恢復的時間。
所以他沒有急切的向外面擴張,但是有朝一日天下穩(wěn)定,大唐百姓也能夠高枕無憂的時候,他便會毫不猶豫的出兵向外征戰(zhàn),將那些大唐的敵人盡數(shù)覆滅,為大唐開擴更多的疆土。
這真是令人激動啊。
正如秦懷玉方才所言,如果大唐真的走到那一步,疆域變得無比的遼闊,以現(xiàn)在的辦法聯(lián)系肯定會有些問題。
到時候,他便可以像之前的周朝一樣,分封諸子于天下各地,起碼能夠保證一段時間的安穩(wěn),至于后面的事情,當然要另想辦法了。
不過李世民也不傻,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思索片刻。便是鄭重其事的說道:
“秦懷玉,你剛才說的雖然沒錯,但是此前,你已經(jīng)和朕說過火車了,有了這火車之后,哪怕是天下聯(lián)系,似乎也沒有那么復雜,到時候朕依舊可以掌握諸般權勢。”
聽到這句話,秦懷玉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方才所言并不是百分百肯定,只是有的時候,如果大唐沒有發(fā)展到那種程度,也只能用特殊的應對之法了?!?p> 看著秦懷玉,李世民面露唏噓之色,他不由得有些感慨的說道:
“其實秦懷玉你方才所言,也是有幾分道理的,不過在朕看來,要是這世界上有能夠便捷聯(lián)系兩地,無懼千里之遙的寶物就好了。
如果有這樣的東西,朕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做到令行禁止,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到時候大唐也就不會面對這種麻煩了。
不過這種東西終究是夢幻之中,或許朕還是太異想天開了。”
秦懷玉眨了眨眼睛,終究沒有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