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紅唐

第七十八章:真情和圖謀

紅唐 三悔人生 2249 2022-01-30 00:07:00

  翌日,姜云志難得的睡到了日上三竿才醒過來。

  揉了揉有些昏昏沉沉的腦袋,姜云志感覺自己的頭很重。

  作為齊魯大漢他其實還是很能喝酒的,雖然不能說是海量,但啤酒十幾瓶、白酒一斤他還是能喝的。

  昨天入夜之后氣氛上來了,長孫無逸讓人去長孫家在長安城外的莊子里搬過來了幾壇好酒,幾個人就那么喝了起來。

  但姜云志忘了,現(xiàn)在的身體不是他的,最起碼曾經(jīng)不是,也不是他曾經(jīng)的那個身體,有些消受不了酒精的摧殘。

  哪怕這個時代的酒也就十幾二十度的。

  洗了把臉,姜云志狠狠地抻了個懶腰,甩掉了腦袋里的昏沉后才走進了院子。

  奶奶不在家,應該是出門了,老人在附近認識的人不多,能去的地方也不多。

  長孫無逸等一眾紈绔子弟也不在,看樣子他們起的都比姜云志要早,這也不奇怪,畢竟和姜云志現(xiàn)在的身體相比他們在酒這方面可以說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了。

  也沒有吃飯,昨夜吃的都是肉,再加上酒的緣故姜云志也沒感覺到餓,索性就直接出門了,連馬都沒騎。

  十月過半,長安已經(jīng)有些冷了,冬小麥都種下了,百姓們也開始空閑了下來,開始找著除了農耕之外的活計。

  有上山撿柴然后去西市賣錢的,也有出去找主家做短工的,各種各樣的都有。

  “劉阿婆!我奶奶在不?”跑到劉阿婆的家里,姜云志還沒進門就喊了起來。

  奶奶能去的地方實在是不多,猜來猜去也就這么幾個地方。

  “在呢!”屋子里傳來了一道喊聲,姜云志聽到后就走了進去。

  “劉阿婆吃了沒?我家還有點兒麂子肉,回頭我讓人給您送過來,您幫著給分一分,給王老丈和陳老丈家里也送一點?!?p>  姜云志一點都不見外,而劉阿婆也通過這段時間慢慢習慣了這種氛圍。

  人的身份變了,但是人卻沒變,這就是劉阿婆最直觀的感受。

  “對了,你不說我這個老婆子還忘了,前些天旁邊的一戶人家給送了點兒東西,云志你拿回去吧?!?p>  “誒,不用不用……”姜云志的話還沒說完,劉阿婆就從房梁上扯下來了一個小包袱。

  “這東西我這個老婆子可吃不了,放著也是放著,云志你拿回去吃了吧,你以前就愛吃這東西?!?p>  劉阿婆把那個小破布包袱塞進了姜云志的懷中,然后笑吟吟的坐了下來。

  “啥???”姜云志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包袱。

  骨碌碌。

  包袱一打開,幾個小石子大小的東西就滾了出來。

  “喲,劉阿婆還記得啊,謝謝阿婆?!?p>  看著從包袱里滾落出來的東西,姜云志喜出望外。

  就是一些栗子罷了,掂量著差不多應該有個三斤左右,東西不算稀奇亮也不算是很大,但卻格外的合姜云志心意。

  在前世,他老家的后山上就有一片栗子樹林,那是村里的一戶人家搞承包的時候種下的,后來老人沒了,孩子又不在村里,就那么放置了。

  那會兒正趕上農村人口大量往城市遷移的時候,村里的人越來越少,地都沒人種了,山林這種東西碰的人也不多,所以也就成了沒人管的野林子。

  姜云志還記得小時候他每到秋天就上山打栗子,后來去外地上了大學就沒有過了,也就是在偶爾想的時候才去買點兒糖炒栗子。

  不過可能這就是命吧,在來到唐朝最初的那段時間,他吃的最多的東西并不是糧食,而是眼前的栗子。

  栗子不是很好消化,所以吃等量的栗子獲得的飽腹感要比糧食更高,再加上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樹林,所以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在還沒去找李世民的那段時間里,栗子是姜云志吃的最多的東西了。

  眼前的這些應該不是別人送的,劉阿婆他們剛搬來不久,就算是和鄰里的關系好也不會到這個地步,這栗子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已經(jīng)可以算是口糧了。

  這應該是最近冬小麥種下去了,劉阿婆閑了下來,去山上撿柴的時候順便撿的。

  “這栗子我就收下了啊,另外跟您說一聲,您今年可不用繳稅了,別到時候您又帶著糧食去官府了,那也是白跑一趟的?!?p>  姜云志笑呵呵的收起了栗子。

  現(xiàn)在劉阿婆是他食邑內的百姓,不用交賦稅;種的是他姜云志私人名下的田地,佃租多少也是由他說了算的。

  這已經(jīng)不是比下有余了,劉阿婆都能算是個小富家庭了。

  就是少了個老伴兒。

  “成,我知道了。”劉阿婆笑得臉上全是褶子,誰都能看得出來她很高興。

  “那成,您跟我奶奶聊吧?!?p>  “奶奶,我去地里一趟,昨天被明岸拉走了,地里的東西建成什么樣了我還不知道呢,今天去看看。”

  “我讓千牛衛(wèi)在外面等著了,您到時候讓他們送您回去?!?p>  “好了好了,去吧?!蹦棠桃彩切呛堑目粗浦緡Z叨。

  ……

  “唉,臨了臨了,受了云志這么大的恩惠。”看著姜云志離開,劉阿婆長嘆一聲。

  人和人的差別是很大的,在劉阿婆看來當初她對姜云志祖孫倆的幫助不過是舉手之勞,就算是報答有食邑那事兒也就夠了。

  但現(xiàn)在呢?不僅食邑不收,佃租也不收,也就是劉阿婆無所出,若是有孩子的話別說是成婚了,就算是三五個兒子也是能養(yǎng)得起的。

  “老姐姐你說什么呢?”奶奶拍了拍劉阿婆的手,語氣中帶著點兒回憶的色彩。

  “云志是個好孩子,但是我沒啥本事,當初如果不是老姐姐你和王老哥他們幫襯著,那孩子怕是已經(jīng)餓死了?!?p>  “現(xiàn)在這孩子有出息了,幫你們一把是應該的,就這那孩子還說有點兒對不起你們呢!”

  屋子里的兩個老人各執(zhí)一詞,但氣氛卻是很好的,明明是意見相悖但卻完全沒有針鋒相對的感覺。

  姜云志其實知道劉阿婆他們的想法,但是他依舊覺得自己給的少,對于報恩,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當初劉阿婆他們家里也不寬裕,但依舊還是會幫著姜云志,而在姜云志發(fā)跡了之后也沒上門要什么回報。

  姜云志這人有個毛病,如果一個人幫了他且不要回報,那他就覺得怎么回報都不為過,因為那都是真情,是最難得的品質。

  但如果一個人幫助過你,見你發(fā)跡后就貼上來要好處的就不一樣了。

  對于那種人,姜云志會以當初接受的幫助為基準,然后幾倍甚至是十幾倍上百倍的報答他,但報答完了就完了。

  那種人雖然幫了你,但不能深交,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深交的話會被拖累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