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添帶著三個20來歲的學生去彗星的那天,也是陸冠生又一次接到全球環(huán)保峰會COP101的邀請之日。
這次他們要去到的那顆彗星已經(jīng)是末年彗星了。這是一顆短彗星,再過幾年差不多能揮發(fā)的物質就會揮發(fā)殆盡,成為一顆類似于隕石的死彗星。
這樣的彗星直徑小,引力小,氣體風力度也小,適合于同步登陸。
要去彗星的三人聽說不但能近距離觀看彗星,還能直接登陸,更顯得興奮不已。
這批人在伊甸灣接受了一個星期的集訓,踏上了為期5天的彗星行程。
他們都帶著學校里給予的課題,踏上了研究探險,掌握第一手資料的旅途。
陸冠生設計的飛船外部也都是有全方位攝像頭的,這從起飛到登陸的全過程都可以無間隙拍攝到。
而內(nèi)部空間也有許多視頻監(jiān)控,再加上他們自己的自拍日記,和宇航服上的攝影,資料會很全。
回到陸地上,只要將這些全都交給電視臺去自由剪輯就是了,所以根本不影響任務操作。
去程途中的一天半,矛添給學生們講解了彗星的構造,成分,以及將來彗星變成巨型隕石后可能可以帶來的利益。
太陽系距離地球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隕石陣,這里的隕石和彗星都是差不多的構造。
說是長遠利益,那就是這些隕石大多數(shù)都是鐵和鎂硅酸鹽,礦物成分是橄欖石和輝石。
在全球禁礦的今天,這些礦產(chǎn)都是可以為人類帶來巨大利潤的寶藏。
只不過現(xiàn)在沒有技術,也沒有能夠實現(xiàn)經(jīng)濟利益的平價開采條件罷了。
現(xiàn)在的技術設備,到達隕石陣需要一個多月,打個來回差不多就快三個月了。
飛船的載重也有限,就算帶回來,這天價的礦藏也賣不出去是不是?
所以航天技術現(xiàn)在還在短距離航飛的階段。
談了一百年的火星登錄,到現(xiàn)在也沒人去做,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資金需求龐大,設備技術有限。
而這技術有限的關鍵點,就是能源供給。
去一趟火星沒問題,可是登陸了,再想回來就不那么容易了!
火星的引力雖然不如地球大,可想要從火星上起飛,現(xiàn)在的技術,也只能先在火星上花上好幾年建造發(fā)射站才能達成。
這也就是錢久金為什么那么糾結讓兒子去火星的原因。萬一陸冠生的技術不到位,那不是這輩子都見不到兒子了?
他還不想讓兒子成為火星居民啊!
一天半的時間在那些好學的隊友們侃侃而談之下,很快就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矛添最沒把握的登陸!
繞著彗星一大圈,成員們配合著記錄彗星地表形態(tài),終于找到了一個適合登陸的盆地。
“矛博士,你看這片能行嗎?”一個學生指著那塊盆地,“背風區(qū)風速很小,巖石平坦,應該可以抓地?!?p> “你們覺得呢?想冒險登錄嗎?還是覺得風險系數(shù)太高,就在外圍采集?”
互相看了看,他們紛紛點頭:“既然都來了,不登陸太可惜了!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
“那好!接下來記得聽令,不要私自決定?!泵睃c頭,“登錄之后,記得安全繩索在艙門系牢靠了!”
這里不小心跳一下,那就上了外太空了,想回來就有些麻煩了!
雖然有宇航服,但彗星風力巨大,移動速度也是飛快,光靠宇航服,恐怕還是很玄。
這群人是臨時組隊,為了不叫錯名字,矛添一開始就讓他們使用編號。
矛添是零號,其他三人分別是一二三。
“三號準備抓地爪,一號測風向風力,二號到副駕駛配合我登錄!”矛添說完就帶著二號回了駕駛艙。
“地面風速400公里/時,有些太強了!”一號探測了風速之后,有些不確定。
“二號,去前方,我們順風降落!”矛添想了想,逆風根本降不下來,側風容易走偏,看來最保險的,就是航空過程中最不合適的順風降落。
“順風?”三人都囧了,這是什么騷操作?
“靠風力推動,倒轉渦輪減速,起落翼拉上升狀態(tài),可以完成!”矛添這是逆向思維,“有時候,經(jīng)驗反倒成了限制,我們要拓寬思維??!”
不置可否,但這里除了聽矛添的,也別無它法。而且他們都是特別想要登陸彗星的人,再冒險也上了!
終于,飛船開始反向下降,打了上升翼,飛船果然沒有俯沖。
“二號,速度太快了!加大渦輪力度!必須要在90碼以內(nèi)達到地表100米,我們沒有跑道!”
“90碼?”二號看著現(xiàn)在十幾倍的速度,心里開始慌了。
“現(xiàn)在!馬上!發(fā)什么愣呢?”矛添一聲吼,喊醒了石化的二號。
“糟了!還有一百碼速度!”矛添因為二號那耽誤的幾秒,差點罵娘。
“怎么辦?”
“系好安全帶,抓穩(wěn)了!再來一次!”矛添對著二號又說,“這次別再開小差!”
“是!對不起!”
“太空中容不得對不起!調(diào)頭升空!”
雖然及時調(diào)整方案,飛船還是觸地了。
“哐!”一兩下重重的彈撞之后,飛船才到達高度,離開了地面。
“敢吐艙里,看我打不打死你!”矛添對著因為撞擊反胃的二號大吼。
二號一嚇,剛要吐出來的胃酸就被狠狠地咽了下去……不是一點點惡心,但再惡心他都不敢再吐了!
“著陸第二輪準備!”到達定點位置之后,矛添第二次下令。
“準備就緒!”三人齊聲回答。
“你再出一次問題我要你好看!你看我敢不敢把你留在彗星上!”矛添對著副駕駛的二號吐了這么一句,讓那孩子一個機靈。
“80、70、60……”
“啟動抓地爪!”
“40、30……”
“渦輪反推!”
“風速60,可以降落!”
“三、二、一!抓地!二號掉頭!”
六個抓地爪連著繩索牢牢地抓住了彗星地表,駕駛艙的兩人打滿了方向盤,一圈回旋,阻止了飛船的繼續(xù)前行。
渦輪此刻全都轉向外60度角噴射,穩(wěn)定了飛船位置,又慢慢調(diào)整了飛船方向。
“可以著陸了,縮短繩索,啟動固定臂!”隨著矛添的話語落下,航天飛船穩(wěn)穩(wěn)地停在了彗星上。
終于停穩(wěn),飛船上傳出了激動的歡呼,可矛添卻沒有那么興奮。
“你不高興嗎?矛博士?”
“今天有多險你們知道嗎?”矛添嚴肅地說,“今天叫做是小型彗星,重來一次沒什么困難,要是這是在土星上呢?要是是在隕石陣呢?”
這個問題一問出,氣氛低落了下來。
“對待科學,對待決策,我們認準了就不能有猶豫。今天這幾秒的猶豫,幾秒的延遲,只是讓我們重新登錄了一次,可是……”矛添掃了一圈三人,“在別的情況下,這樣的遲疑可能就是任務成功與失敗的關鍵!”
看著這三個年輕人低著頭,矛添放緩了口吻:“對不起這三個字,在科學上沒什么大用處啊!嚴謹和信心,是你們將來成功的關鍵!好好對待失敗和經(jīng)驗,你們會成功的!”
“謝謝矛博士!我們一定不會再犯錯!”
“好了!不要有負擔,我們下飛船感受一下吧?”矛添笑了。
所謂的感受,并不是傳統(tǒng)科學家們的收集采樣,而是讓他們跑跑跳跳,感受彗星的失重,感受風暴的速度,感受不一樣的經(jīng)驗。
這是個不同尋常的彗星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