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袁紹袁術
卞玲瓏不僅舞跳的美,歌聲也很不錯,那嬌滴滴的小調,酥媚入骨,讓人聽了之后,渾身舒爽。
歌舞之后,便是詩會了。
青樓的姑娘們,只要是沒接客的,全都湊了過來,想要一睹這些風流才子的美妙詩篇。
在大漢,文風盛行,女孩們,不像后世,只喜歡有權勢的有錢人,此時的她們,更青睞一些才華橫溢的飽讀之士。
詩會的流程也很簡單,那便是眾位才子,相互商量著,臨時出一個題目,然后在座的才子,根據題目,吟詩作賦。
在漢朝,樂府詩比較盛行,文人們相互賦詩,大多也是做的樂府詩,或者干脆做賦。
那么什么叫賦,什么叫樂府詩呢?
賦,是由楚辭衍化而來,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tǒng)。
關于詩和賦的區(qū)別,晉代的文學家陸機曾經在《文賦》中說道:“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意思是說,詩,是用來抒發(fā)主觀情感的,要寫的華麗而又細膩。
而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的爽朗而又通暢。
這是晉代以前,詩和賦的主要特點。
賦的特點是,語句上,以四字句,或者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追求駢偶。
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內容上,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征。
如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賦》,里面對偶整體,錯落有致,語言上,也經常運用典故。
漢樂府詩,指的是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是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稱為‘歌詩’,意思是,可以歌唱出來的詩。
后世的文人模仿這一形式,所做出來的詩,亦稱為‘樂府詩’。
最出名的樂府詩,有《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它們合稱‘樂府雙壁’。
而曹操的《短歌行》《長歌行》《龜雖壽》,也是樂府詩中的精品。
出題這種事情,當然是由在座最有威望,最有名氣的名士來出了,不一會兒,易鵬便聽見四周的士子們,全都高喊著同一個名字:
“出題的事情,當然應該交給本初兄來做了?!?p> “本初兄才高八斗,由您出題,再合適不過了。”
……
一個姿容威儀的年輕公子連忙對著四周眾人客氣道:“哪里哪里,各位仁兄謬贊了,我袁紹何德何能,能夠擔此重任……”
袁紹,袁本初。
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名人,全盛時期,曾經全據整個河北之地。
易鵬抬頭望去,見對方果然一表人才,容貌瀟灑出眾,舉手投足之間,貴氣十足。
從四周士子對他的尊敬態(tài)度便可以看出,他在一眾士子之中的高超人氣了。
如此名望,難怪會有那么多英雄豪杰,投奔于他。
群雄爭霸時代的袁紹,手下實力是相當雄厚的,別的不說,光是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將,便有不少牛人。
文的,他有謀士田豐、沮授、許攸、逢紀、審配等人,一個個智力超群,尤其是田豐和沮授,在《三國志》中,都是智力高達90以上的頂級謀士。
武的,就更不用說了,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都是能戰(zhàn)善戰(zhàn)的猛將,再加上鞠義,他麾下的八百名先登死士,在界橋關,大勝公孫瓚的精銳之師,白馬義從,使得公孫瓚大敗而歸,不久便敗亡了。
如此頂級配置,便能夠看出,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威望和號召力。
投胎真是一個技術活兒啊,像袁本初這樣,投胎于頂級豪門,四世三公之家,門下門生故吏無數,能夠輕易招攬到當世各種頂級人才,不像他易鵬,苦心經營,到現在,卻是連一個練兵的將領,都沒有著落,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易鵬感嘆連連。
就在所有士子對袁紹推崇備至,贊許有加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忽而響起:“一個庶子,竟然被你們一個個吹噓的像是人中龍鳳一般,你們這群人,真是有眼無珠啊?!?p> “要說這出題人,應該非我莫屬!”
聲音尖銳刺耳,令人聞之,便覺得很不舒服。
說話的,是一個獐頭鼠目,看起來有些猥瑣的家伙,此時,這人露出一副趾高氣昂,唯我獨尊的模樣,神色十分囂張。
此言一出,四周原本歡愉熱烈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像是凝固住了一般。
眾人面露厭惡,但是又一個個敢怒而不敢言,全都悶聲不吭聲了。
看得出來,四周這些人,似乎大多都不喜歡他,但是又畏懼他的身份,只能緘口不語。
聽對方說話的口氣,以及容貌神情,易鵬已經大致能夠猜出,對方的身份了。
敢叫袁紹庶子的,也只有袁家嫡子,袁公路,袁術了。
史書上記載,袁紹是丫鬟所生,生母身份非常卑賤,而相比之下,袁術就不同了,他是袁家嫡子,袁逢正妻所生,未來,是要繼承袁家衣缽的。
因此,兩人雖然同生于世家豪門,汝南袁家,但是身份卻有著天壤之別。
正因如此,面對袁術的嘲諷,袁紹雖然心有不悅,但是面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反而退讓道:“既然公路想要出題,那這詩題,便由你來出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