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開戰(zhàn)了
“不是。”
唐蘇合思搖頭,知道唐軍整個計劃的人除了趙鐸就只有李老爺子和侯希逸。她是自己強行要回阿會部的,趙鐸拗不過她,便讓她爭取時間。最遲月底,唐軍和突厥人定會開戰(zhàn),到時候阿會部可以趁機逃走,若能進平盧,便有活路。
除了她之外,趙鐸自己去了契丹,李家的使臣去了新羅,渤海,黑水和室韋,侯希逸率領(lǐng)平盧軍從柳城出發(fā),陽惠元率領(lǐng)盧龍軍從守捉城出發(fā),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任務(wù),她都不知道剛才聽到的唐軍是指哪些人。
塔黑嘆了口氣,只好先將唐蘇合思扶上馬,向著二十里外的阿會部臨時駐地跑去,不管形勢怎么變化,只有跟族人們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
在另一個方向,侯猛俯身馬上,向前沖了一段,忽然起身,飛快從背后抽出箭矢,嗖嗖嗖三聲弦響,黑暗中發(fā)出一聲慘烈的馬鳴。
他滿意的點點頭,扭身道:“騎射與步射最大的不同是時間,最通常的情況是你的馬和敵人的馬都在跑,根本沒有時間瞄準。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射出最多的箭,總有一支能射中對方,即便射不中你的目標,也可能會射到其他什么。你也見了,騎射的箭矢更短更輕,便意味著射程也更短,想要在騎戰(zhàn)對射中擒王,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放冷箭和暗箭?!?p> 燕軌點了點頭,學(xué)著他的摸樣,向前疾奔,然后起身抽箭射出,同樣是三箭,卻完全沒能射在同一個范圍中。
侯猛笑了笑:“這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你在射術(shù)上有天分,即便不學(xué)騎射,將來也會是個出色的步弓將,不用如此著急?!?p> 燕軌又點了點頭,手卻還在虛空向后摸箭。
侯猛笑了笑,上天總是會眷顧有天份又勤奮的人,他很年輕,跟的將軍也很年輕,若是能一直如此,前途必不會差。
他的親兵從背后趕上來,大喊:“侯都尉,陽軍使那邊已經(jīng)開始撤軍,咱們呢?”
侯猛抬頭看了眼初升的旭日,勒住馬韁:“也撤!”
幾百人的騎兵營如來時一般,又悄然消失在了草原深處。
等阿史那承慶帶人趕到時,只在自家營帳最外端看見幾十匹慘死的戰(zhàn)馬。
“唐軍只是騷擾,人必然不多。令各部梅錄,俟斤領(lǐng)兵在四處搜尋。雁過留聲,人過留痕,他們必然不會是憑空飛出來的!再派人去密云郡,告訴從禮,讓他派人去見向潤客。就說平盧的唐軍都已經(jīng)被本汗吸引出關(guān),現(xiàn)在內(nèi)部空虛正是能一舉建功之時,讓他不要錯過了機會。另外,休耶還未回信,再派使臣去突厥,不過就是讓他們出兵守住柳城,不要讓唐軍來去自如,竟然要考慮這么久。胡刺那老東西,做唐人的狗做慣了,連一點血性都沒有了嗎?”
阿史那承慶看似發(fā)了好大一通火,但其實他并不是真的生氣,
趙鐸不出招,他反倒更擔心。
現(xiàn)在他出招了,便能見招拆招,從容應(yīng)對。
唐軍千里迢迢跑來,難道只是為了射他幾匹馬?
不可能!
這只是開始的信號罷了。
阿史那承慶唇角勾起一抹笑意,要是趙鐸那小子真的躲在那些城池中不出來,他反倒要看不起他了!
現(xiàn)在他們舍棄了厚厚的烏龜殼,勇氣可嘉。但突厥騎兵可不像阿篤孤那幫烏合之眾一樣好對付,若是能捉住那小子,倒也可以給他個機會,讓他來做自己的臣子。
趙鐸還不知道,自己的個人魅力讓阿史那家的大可汗起了愛才之心。他剛睡醒就被嚇了一跳,金千城還直愣愣的跪在他床前,肩膀抽動似乎還在哭。
這……人也不是毫無優(yōu)點的,至少這大兄弟的淚腺很發(fā)達,身體也不錯,若是生在后世,肯定會成為白事行業(yè)搶手的人才。
趙鐸揉了揉額頭,大清早就這樣,著實有些晦氣。
“別哭了!”他沒好氣的嚷道。
金千城長長的吸了口鼻涕,結(jié)結(jié)巴巴道:“求……求您不要……不要把我趕出趙家……”
這個要求倒是出乎趙鐸的意料,他還以為這小子哭了一夜是要道德綁架讓他幫忙報仇呢,結(jié)果竟然是不想離開趙家。
“趙家有何值得留戀的?”
他們相處也不過一月余,他要是敢說他已經(jīng)對趙家有了深厚的感情,那趙鐸就敢馬上給他丟出去。
金千城一把鼻涕一把淚:“千城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隨我來的那三人都是母親留下的家奴,不會說漢話,現(xiàn)學(xué)也來不及了。我們離開趙家也沒有別的活路??!大使,我錯了,您不原諒我沒關(guān)系,您給他們?nèi)齻€一口飯吃,可好?”
膽小無謀,愛耍小聰明那是能力問題。
能認錯,還能想著手下人,從品質(zhì)上來看,暫無大過。
現(xiàn)在局面復(fù)雜,能不翻臉當然最好。
“好,念你的小聰明沒有破壞我的大計劃。此次出使還未結(jié)束,看你的表現(xiàn),若是表現(xiàn)得好,我不但不會趕你走,說不定將來有機會還可以替你出頭。但若是再跟我耍小聰明……”
金千城連連叩首:“我不敢了,我一定聽話您的話,您讓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再不敢隱瞞主公!”
趙鐸穿好衣服,前往胡刺的牙帳。
他是有經(jīng)驗的,能一天辦完的事情絕不要拖到第二天,連第二個小時都不應(yīng)該拖,多一秒種都可能會有新的變數(shù)。
胡刺就都沒醒,就被喊了起來。
這一次談判,趙鐸提出的要求就很具體了。
第一、讓胡刺可汗的世子蘇帶隊朝賀天可汗,與金千城一起,由刑君牙率五十人護送先到盧龍,等春日風(fēng)向轉(zhuǎn)南,再和其他國家的使臣一起乘船前往靈武。
第二、搭建會盟臺,與大唐及其余各部落會盟,建立攻守陣營。
第三、將阿史那休耶的人頭送回突厥去。
得要明明確確的表明態(tài)度。胡刺心里肯定是不高興的,但趙鐸提的三個條件卻也沒什么好挑剔,甚至可以說是寬松。他翻來翻去想了半天,沒能找到刁難的點,只好全都答應(yīng)了下來。
趙鐸還指明點姓讓午也作去送人頭,這也正和胡刺的意。
午也作是很堅定的反唐派,在契丹族人中也有些威望,既不能指望他老老實實的,也不好直接把他除掉。
他去見突厥王,被阿史那承慶一怒之下殺了最好。即便是沒有,也能讓他和他的族人分開。契丹親唐選擇了親唐,那么午也作和他的人在族里的地位便要一落千丈,將他們分開才方便胡刺自己來拿捏。
胡刺這人倒也是個合格的政客,甭管心里面怎么想,選擇既然已經(jīng)做出,他對趙鐸的態(tài)度便變得親切起來,對于契丹內(nèi)部反唐德聲音也第一時間進行了鎮(zhèn)壓。相比起奚人五部那種各自獨立德狀態(tài),契丹八部德關(guān)系又要緊密得多。
也難怪后來奚人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契丹人建立了雄霸北方德大遼。
趙鐸在契丹牙帳呆了五日,直到午也作和蘇都出發(fā)了,繃緊的心弦才稍稍松了幾分。早在兩日之前,白露便已經(jīng)帶來了李老爺子的書信,渤海國使團和新羅國使團已經(jīng)在東遼河畔駐營觀望好幾日了。
趙鐸留下三十人在契丹牙帳等待室韋和黑水的使臣,自己帶著劉武、盧易還有二十個身手最拔尖的弟兄,馬不停蹄的又向東遼河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