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楨現(xiàn)在心里非常的高興,他對未來的一切也充滿了期待。
而現(xiàn)如今的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因為他已經(jīng)籌集了非常多的手下。
就像現(xiàn)在站在這他面前的這些人,就是他悄悄招募的幫手。
一個比一個厲害,實力手段,那更是神不知鬼不覺。
最前方站著的幾個,都是屬于他的幕僚。
而在這些人的眼里,面前的這位楚昭王才更加有資格,有能力,有機會得到將來朱元璋的位置。
所以他們已經(jīng)提前想清楚了,這才會主動過來當幕僚。
今天這個計策就是為首的那個幕僚所提出來的。
計策成功之后,一切看上去都是非常的順暢。
尤其是被朱楨拿在手上的帥印。
這東西提前被得到,那可比之后再搶要容易得多。
不過不管怎樣,按他所設下的計策,真的假的也都能全部會歸到朱楨手中。
“那接下來我該怎么做才好?。课矣X得我是不是得暫時先收斂些?”
朱楨其實自己本身是想要直接、主動地奪回自己的權利,可是又不好明說,于是便試探性的問自己的幕僚。
果然他這一開口之后,他的那些幕僚立馬就懂了主子的意思,于是一個個的都主動說道。
“王爺,我覺得您現(xiàn)在就應該直接入宮去,然后表明自己的立場,并且展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能力,無人可替代,如此一來,這位置一定會回來?!?p> 這人開口之后,其他幾個附和說得意思也都差不多,總之大家共同擁簇著楚昭王朱楨前去宮中。
朱楨看見自己手下的人全部都這么說之后,更加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做不可。
于是他都沒什么質疑的,立刻就將手中的帥印放到了一旁的盒子之中,蓋上了蓋,非常迅速的藏好。
接著揮手,讓自己的手下全部都散了去,他現(xiàn)在就要進宮面圣。
而現(xiàn)在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朱高西那邊其實早已經(jīng)摸出來了,那個帥印是假的,甚至就等著和他這里將計就計呢!
而他卻大搖大擺的出門坐上自家的馬車,然后浩浩蕩蕩的就直接進宮了。
這個時候不是上朝的時間,皇帝朱元璋此刻正在自己的宮殿里批奏折,旁邊的大公公在一旁伺候著。
實在是奏折看累了之后,他才終于是舍得歇息了一小會兒。
可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才剛準備將眼睛閉上小瞇一會兒,就聽到了大公公進來的聲音。
朱元璋心里還有點納悶,不是剛出去怎么又進來了,還讓他守著外面就是希望不要有人打擾自己睡覺。
誰知道現(xiàn)如今是有點防不勝防呀!
接著朱元璋就聽見大公公說是朱楨前來拜見自己。
說起朱楨,朱元璋本人真的是有一點恨鐵不成鋼。
一向喜歡風風火火的,做完之后,后果又不知道由誰來承擔。
現(xiàn)在在這個時候突然找自己,幾乎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肯定是因為那帶兵打仗的事情。
所以現(xiàn)在的朱元璋其實是并不想要見到這個兒子的,畢竟見面說的話也都那么一套。
自己在朝堂之上就已經(jīng)拒絕了他一次了,私底下再拒絕的話,屬實會讓他覺得有點不太愿意。
于是朱元璋輕輕揮了揮手。
而大公公站在旁邊一看就看出來了朱元璋是想要說什么,不就是不想見到朱楨嗎?
大公公臉色難測,點了點頭,轉身就朝著門外走去。
而站在外面的朱楨心里卻是非常篤定自己的父王,一定會想要見到自己的,誰知道卻一下子吃了閉門羹。
朱楨瞬間臉色都變了,可是他仍然不愿意就此放棄。且不說現(xiàn)在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而且如果就這個樣子打道回府,那該多么的丟臉!
一想到這之后的種種,朱楨就真得不想要讓他們發(fā)生。
于是,朱楨立馬就拉住了準備離開的大公公,然后再次說道。
“兒臣這次前來還是希望可以商談一下突厥之事,還望父王應允?!?p> 畢竟,六皇子已經(jīng)把話挑明了。
所以他沒有拒絕的理由,而是轉身回去稟報了朱元璋。
在聽到大公公的稟報之后,朱元璋之后,良久他嘆了口氣,也不知道是對他這個兒子感到無奈還是什么,最終,他還是讓朱楨被順利的被放了進來。
朱楨一進門,顯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朱元璋沉默點了點,就盯著他,想瞧瞧他這次的目的究竟是不是像自己猜得那樣。
之后,朱楨又隨口說了幾句,然后就把話題轉到了自己今天犯下的錯誤上。
老實說,他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但是他來這里,就是為了示好的。
對于兒子今天的話,朱元璋并不是很喜歡,甚至有些惱火。
可是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他的親生兒子,既然對方已經(jīng)認錯了,那他也就沒有繼續(xù)糾纏下去的必要了。
再說了,就算朱楨反悔了,并且改過自新了,也不可能再改變那個機會交給了朱高熙.
“兒臣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錯了,對于在朝堂上的不當言論,真的是后悔莫及呀!”
說著,他低下了頭,一副誠懇的樣子。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也是點了點頭,心中的怒火已經(jīng)消散了不少,對于自己這個愚蠢的兒子,他已經(jīng)原諒了。
見到自己父皇的臉色平緩下來,朱楨自然清楚朱元璋的怒火怕是因為剛才自己的那一番消散了不少,于是他趁熱打鐵,主動說道。
“父皇,兒臣覺得今日大典上的事情,確實是我疏忽了,讓侄兒誤會了,所以我此次前來不僅僅是向父皇您認錯,也是希望可以向賢侄道歉。”
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朱元璋并沒有懷疑,只是點了點頭,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以當朱楨提出要和自己的侄子和解的時候,朱元璋并沒有反駁。
甚至還用一種贊許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把大公公叫了過來。
“你去高熙府,把它帶過來,讓他們好好聊聊?!?p> 他將這件事交給了大公公,讓他立刻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