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之一匡天下

第四章 立碑立信

大唐之一匡天下 車窗外風(fēng)景 6928 2022-01-23 20:47:12

  此時幽州城中楚王府前院大門外人頭攢動,紛紛涌向楚王府。

  “為什么不讓進(jìn)!剛才那小雜種可是進(jìn)去了!為什么不讓我們進(jìn)去???”

  “對,為什么不讓我們進(jìn)去!”

  ······

  王府外眾人往府內(nèi)擁擠卻被王府下人攔下,而王府前院內(nèi)的南宮平安現(xiàn)在正在對著面前的魚肉珍饈大快朵頤。南宮平安回頭看了一眼楚王府大門處被攔下來的眾人心里念道著:現(xiàn)在著急了,剛才不是還不信有這樣的好事嗎!

  原來那南宮平安方才在大街上溜達(dá),本想碰碰運(yùn)氣找個貴人討口飯給自己和他娘,但是眼見著就到了晌午,手里還沒有東西。

  南宮平安有些著急的時候就遇見了李然派出去的人在四處宣傳楚王府公子要與民同樂邀幽州城內(nèi)的百姓一起去楚王府赴宴。

  南宮看那人又敲鑼又打鼓的,看樣子不像是騙人,而且自己現(xiàn)在有沒有找到吃食,自己餓一頓不礙事,但是自己娘還害著病,可不能等。

  雖然不知道赴宴是什么意思,不過想來應(yīng)該與施粥差不多,于是南宮就便帶著自己的碗過來再碰碰運(yùn)氣,只求被人認(rèn)出來之前能盛到粥。

  到了后見大門口處積聚了好些人,卻沒有人進(jìn)去,但是南宮就不管那么多自己先一步過去了。

  進(jìn)去后看到王府前院中的幾十桌的菜肴,驚嘆那人說的居然是真的,而且這楚王府里面的菜還那么多。

  于是南宮一進(jìn)來就狼吞虎咽的大口吃著,而且一邊吃還一邊拿起桌子上的一只燒雞將自己的破手絹抖落干凈后包好塞到懷里。

  其他人見南宮進(jìn)去了沒有事也就紛紛入內(nèi),但是由于要進(jìn)去的人太多,于是王府的下人就攔住的后面的人讓其按照規(guī)矩一個一個進(jìn)去。

  于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隨著第一個人的進(jìn)去,后面的人便蜂擁而至,要進(jìn)入楚王府。

  待到楚王府中擺下的數(shù)十桌宴席,坐滿之后。楚王府門前還依舊有許多人圍著看熱鬧。

  李然聽見前院吵鬧,又見司馬青回來,便離席前往王府前院。

  小海子在前院中拿起銅鑼“當(dāng)”的狠敲一下,喊道:“楚王府二公子到!~~~”

  小海子一聲銅鑼將前院的喧鬧壓下去,隨后一句話又將眾人的目光吸引到其身后出現(xiàn)的李然身上。

  在院中的眾人安靜下來后,便一起看向了李然。李然于是對著院中眾人作揖行禮道:“諸位父老鄉(xiāng)親,不才李然,身為楚王次子,因父王有其他事情,所以前來幽州替父王管理封地。

  今后還請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多多關(guān)照。”

  前院及大門處在場幾乎全都是百姓,其中乞丐還占了一大半,他們能夠見到這楚王的二公子完全是沒想到的,所以一時不知道應(yīng)該做什么。

  在一旁的小海子見眾人愣在那里就大聲引導(dǎo)著說道:“見過公子!”

  于是在場的眾人紛紛跪拜道:“見過公子!”

  “見過公子?!?p>  ······

  那南宮見其他人紛紛跪拜,自己也到頭便拜,跪下的時候還護(hù)著懷里的燒雞別掉下來。

  眾人跪拜后李然道:“諸位快快請起,本公子初到幽州,今日在府中大擺宴席,也請各位一同赴宴!”

  然后李然就讓府中的仆人端酒下去,給在場的人一人一杯酒。

  “諸位,請!”

  李然與諸人對飲后又說道:“諸位。在下此來途中尋得一塊上等石碑,本想帶回府中。但因其實在沉重,無力攜帶。所以只能將其暫放于南門處,如今這石碑依舊放在那里。

  在下煩請諸位,不知諸位中可有壯士能夠幫在下將其取來。但有能將其取來者,在下愿出千金為籌勞!”

  李然的話說完之后,在場的眾人都茫然不知其所。

  下面的百姓們議論紛紛,而上面各府鎮(zhèn)的一些知府和將軍等也在交頭結(jié)耳說些什么。

  李然見無人搭話,便說道:“取上來!”

  然后那小太監(jiān)小海子便捧出一托盤來,李然揭開上面的紅布后,下面不多不少正好千金!李然指著那千金的錢說道:“諸位,如若你們當(dāng)中有一人將其取來,這千金便作酬勞!

  不知此間可有壯士也!”

  然后李然就讓小海子捧著那沉甸甸的千金下去在人群中走一圈給在場的眾人看看。

  李然再次重申之后,下面眾人又看著小海子手上捧著的那一堆的錢,議論的更厲害了。

  隨后就人提出疑問道:“公子,不知道你說的那塊石碑是怎樣的一塊石碑?竟然可以讓公子以千金作為報酬來找人將其搬來?”

  李然說道:“那石碑,我看也只能算是一般,不過卻是沉重異常。不過本公子看中了這石碑,所以想將其運(yùn)回。

  不知道在場的諸位可有哪一位壯士有此氣力能夠受得起這千斤的酬勞呢?”

  在場的眾人議論紛紛,而剛才那寧老將軍家的一位少年此時也走到寧老將軍身旁說道:“爺爺,這二公子是要做什么?一個石碑而已?!?p>  那寧老將軍搖搖頭說道:“還不知道,等等看吧。”

  隨后那人又說道:“爺爺,如意那丫頭來的時候還在,但今天不知道跑哪玩去了,現(xiàn)在還沒有回來。

  怎么辦?要不要去找一下?”

  那寧老將軍聽了,微微皺眉道:“唉,這丫頭越來越胡鬧了!

  現(xiàn)在我在公子身邊走不開,你現(xiàn)在就帶上幾個人到城中找一找,把如意那丫頭給我?guī)Щ貋?。?p>  那青年說完便離開,隨后帶了寧家的幾個親兵出王府去了。

  而此時場中的眾人皆是議論紛紛,卻又沒人敢應(yīng)下此事,雖然那李然沒有說石碑到底有多重,可是眾人卻也不敢輕易答應(yīng)。

  而在一旁的南宮平安聽見此事,想到既然方才那人說這楚王府里大擺宴席都是真的,如今不是下人說話,而是現(xiàn)在的楚王府二公子說的話,那可信度自然更高!

  而且南宮平安看著在小海子手上捧著的一大堆亮堂堂的銅錢,想自己平時在街上要飯的時候,雖然偶爾也能夠要到一文兩文的,可是從來沒有見到如此多的銅錢,那南宮平安是看傻了眼。

  于是便喊道:“我來!我去試一試?!?p>  于是那南宮平安大喊一聲,在其身邊的眾人先是愣了一愣,然后尋聲望去,只見那南宮平安昂首挺胸的看著李然說道:

  “公子,我愿意去南門試一試。”

  眾人聽到有人愿意去試一試,原先以為是哪一個人如此有這個膽子和自信,結(jié)果看到是南宮平安。

  于是一些和南宮平安相熟的人或者認(rèn)識他的人便紛紛出言諷刺道:“嘿喲,這不是南宮家的小雜種嗎!

  怎么也來到這王府了,還敢在這里大言不慚的應(yīng)下公子的事情,你可別在這丟人現(xiàn)眼了!

  趕緊回家照顧你老娘去吧哈哈哈!”

  那南宮平安見旁邊有人出言諷刺,還直接罵他小雜種,到也不動聲色。

  畢竟如今南宮平安對此早已沒有感覺了,從小到大不知道多少人這樣罵過他,南宮平安不理會其他人還是看著李然。

  而李然聽見旁邊有人出言諷刺也沒有多說,而是對南宮平安說到:“好,這位壯士若是愿意一去,那在下感激不盡?!?p>  于是李然又與南宮平安同飲一杯,酒讓人帶著南宮平安前往南門放置石碑的地方。

  于是南宮平安便在眾人的簇?fù)砗鸵宦废嚯S的挖苦諷刺之下往南門而去了。

  南宮走后,李然又帶領(lǐng)眾人返回。

  李然回去又吃了一會,真正的吃飽喝足后說道:“剛才咱們說的事情還沒有說完。

  海津鎮(zhèn)愿意借在下兩萬人馬。

  宣府的人不在。

  永平府無人可借。

  保州府愿意出四萬人馬。

  河間府也愿意出四萬人馬,奧不!是五萬人馬對吧?”

  那河間府的副將聞言說道:“是是!公子記得沒錯,我河間府愿意出五萬人馬。”

  “真定府···

  愿意出多少來著?”李然看著那真定府的守將說道。

  真定府守將見李然看著自己,就說道:“公子,我真定府也愿意出五萬人馬?!?p>  李然聽了后想了一會兒,后說道:“將軍可是姓曹?”

  “正是?!?p>  “曹家,據(jù)本公子所指這曹家,就是你們曹家,在這正定府的時間應(yīng)該是比較長了吧?

  而且據(jù)說這真定府內(nèi)曹家可以說是可以說是,嗯,讓我想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那真定府的守將見李然如此說,心里頓時莫名的緊張,就怕李然說出什么不可說的話來。

  “哦!想起來了,你們曹家在真定府里,可以說是簪纓世胄!”

  “嗯,對,就是簪纓世胄沒錯吧?!

  你們曹家在真定府可謂是家大業(yè)大,又世代為官,正可以用上這個簪纓世胄!

  真定府上上下下還有那一個地方的官員守將是沒有你曹家的人擔(dān)任的嗎?”

  李然的話說到了這里,那真定府的曹將軍心中頓時驚恐萬分。

  李然可千萬別有什么跟曹家對抗的想法或者說出什么犯忌諱的話來,不然雖然這李然現(xiàn)在恐怕沒有能力查辦曹家,可是這李然畢竟是楚王的二公子,這話要是傳到了楚王那里去也是不好。

  正當(dāng)那曹將軍要出言解釋時,李然的話頭一轉(zhuǎn)又說道:“當(dāng)然。雖然說曹家在真定府內(nèi)世代為官,而且子弟眾多,不過曹家能夠讓真定府里的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并且在這數(shù)十年間真定府內(nèi),應(yīng)該是從來沒有土匪強(qiáng)盜,百姓也從來沒有起義造反的是吧?”

  那曹將軍連忙說道:“是是,此事多虧我家老太爺,奧不,多虧了知府大人愛民如子,每日殫精竭慮,才保住真定府上下安寧?!?p>  “所以本公子覺得,既然曹家在真定府能夠有如此作為,可見必定是曹老爺子愛民如子,真定府的百姓們,對于曹老爺子、對曹家的人也竟然十分信賴,而且這真定府比河間府和保州府都要繁華,人口也更多,所占的地界也更大一些。

  這保州府出了四萬,河間府出了五萬人,如果真定府也只和河間府一樣出五萬,恐怕是有些不太夠吧?”

  李然話說到這里,真定府的守將才明白李然是想要讓真定府再多出一些人馬。

  那曹將軍剛才說真定府愿出五萬人馬,也只是覺得剛才李然給予那保州府的權(quán)利對于真定府的曹家來說,其實并不需要如此一個名分。

  李然給的名分大家只不過是名義上有和沒有而已,但是這權(quán)利大家全都是有的。

  即使李然不把自行決斷的權(quán)利交給保州府的知府和將軍,那保州府的知府和將軍卻依然掌握著這份權(quán)利,只不過名義上他們做出這些決定還需要李然的同意而已。

  保州府出的3萬人馬也不過是向李然換得了一個名頭而已,可是那真定府的曹家就不同了。

  曹家在正定府盤踞長達(dá)百年,名副其實的真定府第一豪族,真定府內(nèi)情況也確實如李然所說,各個地方全都有曹家的人,真定府內(nèi)各項軍政事務(wù)的權(quán)利,全都掌握在曹家曹老爺子的手上。

  而且曹家對于真定府的掌握,比保州府和河間府的知府和將軍掌握的更為徹底,因此對于高漸離所給的名義也就不是那么需要,況且曹家所在的真定府也是離幽州府最遠(yuǎn)的一個府。

  ……

  其中諸多因素皆決定了真定府的曹家對于幽州的楚王府并不那么懼怕,只不過是在名義上需要向李然身后的楚王臣服罷了。

  不過這曹將軍本著謹(jǐn)慎的原則還是愿意替真定府向李然要這么個名分,所以方才說真定府可以拿出五萬人馬給李然來守衛(wèi)幽州城。

  那曹將軍說道:“哪公子,不知道公子覺得真定府應(yīng)該出多少人合適?”

  那李然說道:“要是讓我來說,真定府不如酒出七萬人馬,至于這糧餉肯定也要出的,不過真定府既然是在這楚王封地中最為繁華富庶的一個府,不如糧餉就出十五萬人的糧餉如何?”

  那曹將軍聽了后,連忙說道:“公子!

  我真定府出五萬人馬,若是拼拼湊湊尚且可以拼湊的出。但是這十五萬的軍餉,實在是無從下手??!公子!

  我真定府雖然近些年來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yè),可是卻也并不富裕,百姓們手里本無余錢,若是再增加課稅,百姓們無力負(fù)擔(dān)反而會激起民憤······”

  “好,那既然這樣真定府就出七萬人,加十二萬人的糧餉!

  真定府這些年在曹家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yè),我會向父王稟報,讓父王好好獎賞你們曹家,那么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p>  李然幾句話就憑借著自己楚王次子,代管楚王封地的身份將這件事情拍板確定下來了。

  而那曹將軍無法就只得硬著頭皮答應(yīng)下來。

  李然將各府鎮(zhèn)愿意借的兵馬和糧餉之事談妥之后便要再說,而此時司馬青卻進(jìn)來稟報道:“公子,剛才那去南門的人回來了,而且也將那石碑也帶回來了。”

  “好,那既然這樣,咱們出去看看?!?p>  李然走出之后,又回頭對著在場的諸位將軍以及知府父們說道:“哦對了!

  各位將軍們有一件事情剛才在下還沒有說完,就是我幽州城已經(jīng)一萬多老弱病殘之人了,所以諸位將你們借的兵最好不要超過四十歲,借給我一些能守城年輕有力氣的人。

  不然借給我一些老弱病殘也沒有用,還不如不給!”

  李然說完便扭頭朝王府大門處走去,而此時在場的諸位聽了李然的話全都暗暗肉疼。剛才只說要借給李然幾萬幾萬的人馬,全然沒有說是要精兵還是要一些老弱病殘的混子,現(xiàn)在李然臨走再說上這么一句要年輕力壯的,還要四十歲以下的!

  如果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的話,真定府,河間府以及保州府三府,要召集數(shù)萬符合條件的人也實在不簡單。

  可是剛才眾人都已經(jīng)答應(yīng)高漸離了,如果現(xiàn)在反悔肯定不行,那就只能從其他的方面下手了。

  李然來到王府大門處,此刻大門們處依舊熱鬧,而且比剛才在王府內(nèi)邀請城中百姓赴宴的情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的王府大門前,剛才的南宮平安倚著一尊石碑站在那里。

  可是說要細(xì)看,南宮平安的臉色比剛才卻更加蒼白,而且嘴角還有一抹紅色的血跡。

  原來剛才那南宮平安被楚王府的仆人帶到南門住的石碑前,看到石碑之后頓時有些無力,因為這石碑雖然看起來并不特別高大,可是那南宮平安一眼看去,便知道自己定然背不起。

  心想果然能讓這二公子出千金的高價來讓人做的事情定然不好做,于是便想著臨陣脫逃,認(rèn)慫了。

  可是就在此時一路尾隨著南宮平安的人們還不斷的向其發(fā)出諷刺嘲笑的話。

  眾人見到那南門的石碑后便斷定南宮平安背不起來,于是紛紛出言嘲諷。

  “喲!這石碑看樣子可是不輕!小雜種怎么樣!你扛得起來嗎?”

  此人說完一旁立即有人附和道:“這還用說!

  肯定扛不起來了,還以為他自己有多厲害呢,怎么樣!

  見到這石碑還不是嚇得話都說不出來,更別說把它扛起來一路扛到楚王府了!”

  說著眾人嘿嘿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那南宮平安被眾人嘲諷一路來到南門前,依然心中有了寫生氣,如今見到這后自己雖然有些擔(dān)心,可是又經(jīng)過旁人的一番冷嘲熱諷,心中一團(tuán)火起。

  于是便提起了一口氣,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石碑搬回去。

  南宮平安在心中想著:你們這些人,看我把這石碑搬到楚王府門前,讓你們再笑話我!

  于是,南宮平安便向其他人借了幾根草繩,將那石碑放倒,用草繩綁住。自己背上草繩便將石碑托在背上,一步一步向著楚王府走去。

  可是那石碑畢竟重達(dá)數(shù)百斤,而南宮平安經(jīng)常吃不上飯,骨瘦如柴以前又從未有過此種經(jīng)歷,所以即便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在走到中途后卻也搖搖晃晃站立不住,再沒有力氣繼續(xù)向前一步了。

  南宮平安本想就此放棄,可是其身邊的一群人一口一個小雜種的喊著,南宮平安突然怒火中燒。

  自從南宮平安記事以來,自己便被人以“小雜種”稱呼著,雖然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可是卻有不少的人這樣叫著自己。

  以前南宮平安對此十分惱怒,曾因為這件事情和許多人發(fā)生過爭斗。

  可是天長日久,一日一日的被人這樣稱呼著,南宮平安漸漸的也有些習(xí)慣了,并對此置之不理。

  但是此時聽著此時在耳邊環(huán)繞著的一聲聲小雜種,南宮平安卻覺得異常的刺耳。

  心里想著:不行,不能放棄!

  一定要給自己爭口氣,也給娘爭一口氣,讓自己和自己娘在別人面前能抬得起頭來!

  于是南宮和平就這樣背著背上沉重的石碑又一步一步搖搖晃晃顫抖著走到了楚王府門前。

  終于在到達(dá)楚王府門前放下石碑后,那南宮平安便一口鮮血噴出,隨后跪倒在地,不過好在并沒有因此暈厥。

  南宮平安自己暫緩了一口氣后,又扶著石碑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隨后扶著石碑勉強(qiáng)站立住。

  李然出了王府,看到南宮平安如此情景便說道:“好!既然這個壯士能夠?qū)⒈竟釉谀祥T的石碑帶來。

  那本公子絕不食言。

  不過現(xiàn)在這位壯士看樣子是受了點傷了,還是先讓這位壯士暫時休息一下。

  一刻鐘之后我便讓人將這千金換成銀子交給這位壯士,到時候還請各位親朋好友父老鄉(xiāng)親一起來做一個見證,證明本公子并未食言?!?p>  在這之后的一刻鐘時間里,李然又讓人在幽州城中敲鑼打鼓讓人一同前去楚王府外看熱鬧,而原先圍在楚王府門前的一群人也并未走開,而是一直等在那里。

  至于南宮平安,李然則是讓人找了些補(bǔ)身體的藥材,又請了一位大夫看了一看。

  那大夫看過南宮平安之后,面對李然說道:“公子,那人無礙,只不過是力氣用過了頭,傷了身體,用一些補(bǔ)藥補(bǔ)一下,再休息一些時日自會無礙。”

  于是高漸離又讓人從王府內(nèi)取了一些藥材,贈予南宮平安。

  一刻鐘后高漸離站在楚王府門前臨時打起的木臺上,而臺下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摩肩擦踵的人群,就連府門前街道拐角處依然可以見到人群,要向這邊涌動。

  此時李然說道:“各位父老鄉(xiāng)親,方才本公子要尋一壯士將本公子立于南門的石碑搬來,凡有壯士能搬來,本公子便要以千金作為酬勞。

  各位父老鄉(xiāng)親,方才本公子是不是這樣說的?”

  臺下的眾人聞言后皆回答道:“是!”

  “是!”

  “公子你剛才是這樣說的!”

  “好,那現(xiàn)在?!崩钊恢噶酥刚驹谄渖磉叺哪蠈m平安說道:“諸位,這位壯士方才去到南門,已然將石碑背了過來,便放在此此?!崩钊挥种噶酥阜旁谕醺T前的石碑說道。

  “現(xiàn)在本公子便要以方才所言,以千金作為酬勞贈予這位壯士!”

  然后小海子便上臺將放置著千金的托盤,托著向在場的眾人展示了一下。眾人看著盤中閃閃發(fā)光的一錠錠的銀子,眼中紛紛流露羨慕嫉妒等等諸多神色。

  而這千金之財在展示一圈之后,小海子將其系數(shù)裝入布袋中,交于李然,李然有轉(zhuǎn)手親自交給南宮平安手上。

  那南宮平安此時已經(jīng)緩過一口氣來,在場諸多百姓以及身后眾多官員的注視下,從李然的手中顫顫巍巍的接過了那沉甸甸的裝著千金的錢袋。

  隨后李然又說道:“這位壯士,能將此石碑背到此處,本公子甚是驚訝。

  本公子再次放言,日后壯士如若愿意,我可到軍中任一百夫長之職?!?p>  隨后南宮平安并被請下高臺,李然又說道:“諸位父老鄉(xiāng)親,剛才可曾看見這位壯士拿了千金之財作為酬勞,剛才本公子所言是否有假?”

  下面的百姓當(dāng)即回答道:“不假!”

  “那諸位在看那石碑上面刻的是何字?”

  眾人聞言紛紛看向那石碑,其中有識的字的人見了便說道:“‘信’!是‘信’字!

  這石碑上刻的是‘信’字?!?p>  “說的不錯,確是‘信’字!方才那位壯士將這石碑從南門出搬到了王府門前,日后此石碑便一直立在王府門前立。

  今日立此碑,亦立我楚王府之信!

  本公子言必信,行必果。

  諸位父老鄉(xiāng)親,方才所見,本公子言必信,行必果,當(dāng)真否?!”

  此時在場的眾人熱情高漲,一起大聲喊道:“言必信!行必果!

  當(dāng)真!

  當(dāng)真!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