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
趙云完成了對家人的道別,正要轉身,馬云璐緊緊摟住了他。
“這次北伐難度非比尋常,魏國國強兵多,你跟隨丞相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冒險行事,你若是有個……”
趙云伸出手指,輕輕扣住了馬云璐的唇。
“云璐,我走了,不用擔心。”
成都的這個早晨很冷,馬云璐和兩個兒子將趙云送到門口。趙統(tǒng)已經長大了,身板也挺立了起來,趙廣比哥哥低一個頭,也儼然是一副志在四方的少年。
“統(tǒng)兒,廣兒,好好照顧你們的娘,等我回來?!?p> 趙云的衣服從馬云璐指尖滑走,她看著趙云翻身上馬,飛龍甲銀光爍爍,依舊有著昔日俠客的影子。
自己是攔不住他的,從成家之后就是如此。每次趙云在外征戰(zhàn),馬云璐在家總是心事重重,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擔憂起趙云的安危,這一次尤為強烈。夫妻數(shù)十年,彼此之間早已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她怕失去,怕有朝一日回來的不是趙云,而是沾著鮮血的涯角槍……
可是,縱然是憂心忡忡,她依舊會放開手,讓自己的丈夫奔赴沙場。他是將軍,他的肩上除了家,還有國,還有無數(shù)逝去之人的托付。若是讓他終老于此,對于他來說,會比死還難受。
要知道,若無國,何談家……
“早點回來,子龍?!?p> “嗯,知道了?!?p> ……………………………………………………………………
“知道了吧,子龍?”
漢中,陽平關,崇山峻嶺。諸葛亮及一干蜀將圍在地圖前,他們都看著趙云與鄧芝。
“末將領命?!壁w云抱拳,身邊的鄧芝亦隨之行禮。
“此次北伐,是我蜀漢積蓄五年的結果,不容有失?!敝T葛亮斂容正色,“諸位務必銘記于心,魏軍鐵騎驍勇不容小覷,我等需穩(wěn)中求進,不可貪功?!?p> “是!”
此時的魏文帝曹丕早已病逝,曹睿當權,采取大臣的建議,休戰(zhàn)整國,等魏國國力強大,則吳蜀自服。在漢中的諸葛亮聽說了魏國的策略,憂心忡忡。拼國力,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都拼不過魏國,若任由魏國坐大,蜀漢只會自取滅亡。蜀道雖難,但在百萬大軍面前哪有天險可言!若不出兵,蜀漢便只有坐以待斃一個結果?;谶@種考慮,諸葛亮開始了北伐,拉開了三國時期的第一場大戰(zhàn)役的序幕。
“我軍北上,首先要跨越秦嶺,如此一來行軍路線便有四條?!敝T葛亮道,“駱谷、斜谷、陳倉、子午,四條道多為棧道,行軍不便,補給供給困難。安從坦道,十全必克而無虞,所以,我軍主力應當西出祁山,攻占隴右涼州,以為攻取關中之后方。隴右克后,我軍應當攻占街亭,使涼州、西川連為一個整體,并以街亭為基攻占陳倉。至此便可繞開秦嶺山道,并以隴右作為補給的后方,逐步蠶食,以圖中原。”
趙云等人認真地聽著諸葛亮的總體安排。按照常理,自益州北上需跨越秦嶺,跨越秦嶺便必須要走那四條棧道。而山間作戰(zhàn)補給十分困難,如果直接從山道出兵,則會導致補給線過長,成為戰(zhàn)局的極大負擔。而山道的另一頭便是魏軍重地,極為困難。諸葛亮則瞄準了魏軍勢力薄弱的隴右,自西出祁山,想占據(jù)關中西邊地區(qū)以為后方補給,這樣一來便解決了山道補給的問題……
等了六年,諸葛亮這次出兵極為謹慎,甚至比當年的漢高祖劉邦還要穩(wěn)。他選了一條最遠但也最平坦最保險成功率最大的路,做好了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
這是個非常周密的計劃,看來諸葛亮已經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趙云點點頭,沒有異議。
“丞相,我有一言。”魏延抱拳道。
“文長請講?!?p> “丞相,西出祁山雖穩(wěn),但太費時間了。”魏延把手一指,指向最東面的子午道,“子午道離長安最近,若我軍走子午奔襲長安,則足以深入魏軍腹地,給予其重創(chuàng)。丞相只需派我領一支奇兵穿過子午道,打下長安,何愁魏兵不破?”
魏延一言吸引了眾將注意,大家都看了過來。秦嶺自西向東依次是駱谷、斜谷、陳倉、子午,魏國關中的核心城市便是長安,魏延此計直接逼向此城……
“不可,此計太過兇險。”諸葛亮搖搖羽扇,“文長,子午谷雖離長安近,但亦有數(shù)百里路程。你若率兵星夜兼程,則需棄掉器械,若出了子午谷,又拿什么去攻打長安?須知長安是魏國關中重鎮(zhèn),把守的軍隊亦是數(shù)萬。攻不下長安不要緊,若你及軍隊有個好歹,則動搖季漢士氣,北伐也完成不下去了?!?p> 魏延皺著眉頭,盯著地圖好一會兒:“那就依丞相所言?!?p> “子龍,鄧芝為你的副將,你二人領一萬兵馬出斜谷。”諸葛亮又道,“待魏國重兵來救關中,你于箕谷牽制其注意,以為疑兵?!?p> “明白?!壁w云與鄧芝抱拳。
建興六年,蜀漢關閉了數(shù)年的秦嶺邊塞再度打開,兩支大軍從益州開出。諸葛亮率主力向西潛行,直逼祁山。趙云率少量兵馬走斜谷道,向箕谷行進。諸葛亮進行了數(shù)年的籌劃考慮,終于形成了北伐的周密計劃。自隴右始,穩(wěn)扎穩(wěn)打,一步一步將魏軍趕出關中,進而逐鹿中原。
蜀漢大開邊塞,諸葛亮率軍出征的消息傳到了魏國,魏滿朝皆驚。向來以為劉備死亡之后,蜀漢便不會再有行動,如今諸葛亮的突然北伐讓魏國始料未及,而隴右向來不服魏國統(tǒng)治的郡縣見諸葛亮大軍來至,紛紛投降。一時間魏國西線戰(zhàn)場動蕩不安,引得舉國震驚。魏明帝曹睿決定御駕親征,率大軍奔赴長安。
已是夜晚,月亮照著下方宏偉的長安。這是一座歷經興衰榮辱的城市,東漢末年大亂之時,董卓勤王,挾持天子遷都長安。而后董卓身死,部將李催郭汜反攻長安,致使天下大亂,諸侯并起。如今的長安又是北魏關中重鎮(zhèn),歷經多年修建,已是一座無比的堅城。
長安城上,一人獨立。夜風吹起他藍色的披風,甚為好看。
此是魏大將軍曹真。曹真幼年時,其父為救曹操而死,曹操心下愧疚,便收養(yǎng)了喪父的曹真。為報曹操之恩,曹真將一生都獻給了魏國,如今諸葛北伐,曹睿親征,身為大將軍的他自然隨行。
曹真望著月下的長安城外,許久都沒有說話。他轉過頭,看到了走上來的那個青年。
“董云,找我何事?”
青年走近,月光灑在他的臉上,那么柔和。
“見將軍在城上,似有心事,便上來了。”
董云的聲音很輕,正如他的人一樣。曹真拍拍他的肩膀,沒說什么。自己眼前的這個青年膽色非凡,年僅二十余歲便成了曹真的左膀右臂,其前途不可限量。
“將軍……”董云道,“將軍對此次蜀漢北伐有何看法?”
曹真笑了笑,這是眼前這個青年的說話方式,這表明他有自己的看法。
“我聽說蜀漢丞相諸葛亮西出祁山,隴右皆驚,他休養(yǎng)了六年,想必定是傾全力而出吧?!?p> 董云搖搖頭:“將軍,我覺得此事有蹊蹺。”
“哦?說來聽聽。”
董云行了一禮:“將軍,我聽聞,蜀漢鎮(zhèn)東將軍趙云的旗號出現(xiàn)在了斜谷道。”
“斜谷?”曹真皺著眉頭,認真想著,“小董,不瞞你說,我曾經想過蜀漢來犯的事情。我以為,漢高祖劉邦入中原時走陳倉道,而諸葛亮若要謹慎,恐怕就要走斜谷,只是沒想到他謹慎得不能再謹慎,竟然沒有走秦嶺,而是西出祁山。”
董云點點頭:“將軍,蹊蹺就在這里。”
“蜀漢的趙云,一生未有敗績,江湖人稱龍魂槍神,蜀漢人士更是稱其為常勝將軍。諸葛亮西出祁山,卻派趙云走斜谷,這是為何?”
曹真喃喃著:“你是說,諸葛亮的真正目的,極有可能還是斜谷?”
董云道:“將軍,我只是猜測。若陛下率全軍出隴右,到時候發(fā)現(xiàn)諸葛亮西出祁山只是個誘餌,而趙云部隊切斷我們的退路,那可就危險了。”
曹真陷入沉思之中,好久都沒有回話。月下的長安分外寂靜,偶有蟲鳴聲,消失在遠處的山麓里。
“小董,我記得,你從小就很敬仰趙云吧。”
董云一愣:“將軍,我……”
“我聽說,你小的時候正逢趙云成名,長坂一戰(zhàn)驚天動地,龍魂槍神之名傳遍了整個魏國,那時的趙云成為了許多人敬仰的目標?!?p> 董云沒有回話,只是和曹真一起看向郊外的夜。
“董云,我派你協(xié)助大將韓德,率三萬軍隊以為前鋒,進駐箕谷,打探趙云軍隊虛實。”曹真道,“若諸葛亮的目的真在斜谷,即刻回報,我有十萬大軍在后?!?p> “是,將軍!”
曹真拍拍董云的肩,笑了。
“董云,我聽說你的槍法也很強,被士兵私下稱為魏之槍神?!?p> “將軍過譽了,這個稱號,我擔當不起。”董云行禮。
“董云,趙云,你們誰會更強一些?”曹真道,“我倒有些期待了。”
董云沒有回話,他抬起頭,月光皎潔。
趙將軍,我真的……很想和你見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