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懂懂學歷史

第四十章《懂懂學歷史》之錢學森,大國重器

懂懂學歷史 CX先生 7852 2022-02-24 17:16:37

  書接上回。

  繼續(xù)做夢。

  今天請到的嘉賓,依然是秦漢時期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先生。

  我問,清末,中國留日學生有多少?

  他說,據孫中山的《建國方略》記載,辛亥革命前夕,清朝在日留學生有一萬多人,十之七八為革命主義者。

  我問,都是公費嗎?

  他說,差不多。

  我說,這不,大清也挺開明的?

  他說,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意識到了,國力之差的根本是人才之差,應該選拔國內頂尖人才到日本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將來為大清朝廷效力。為此,頒布了《奏定游學日本章程》,規(guī)定留學生只要在日本的學校獲得學歷證書,就可以分別獲得舉人、進士等相應的頭銜,并授予官職以示鼓勵。沒想到,這群青年留洋后得出的結論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國,還紛紛加入了反清愛國社團,甚至成了后來辛亥革命的主力軍。其中主力軍中的“鑒湖三杰”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均在日本留過學。

  我說,這仨人我只認識秋瑾,語文課本上有她寫的《滿江紅》,歷史課本上有她領導的的紹興起義。

  他說,秋瑾跟魯迅是老鄉(xiāng),也是同期留學生。當時關于要不要回國鬧革命,倆人還有分歧。

  我說,我可能也是膽小鬼,我覺得魯迅做的是對的

  他說,你這話說的沒水平。秋瑾有過一句名言: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她的血也沒有白流,人們記住了她的名字,今天已經成了紹興名片。

  我說,貌似魯迅才是紹興名片。

  他說,都算,還有周恩來,三人被合稱“紹興三杰”。

  他說,清政府跟日本溝通,希望日本政府能打壓大清留學生的革命熱情,于是日本政府頒布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guī)則》,試圖管制留學生集會、串聯以及與國內通信。本意是想約束一下這群留學生,結果這群學生一生氣,破學校老子不上了,回國鬧革命去。秋瑾他們就是這個時期回的國。

  我問,魯迅在日本留學時,有沒有好朋友?

  他說,有,與錢均夫、厲綏之是鐵三角,同班同宿舍。錢均夫是誰呢?一聽姓錢,大概率來自江浙地區(qū)的錢氏家族,吳越王錢镠之后。相比錢均夫,他的兒子更耀眼,錢學森。

  我問,錢均夫回國后做什么工作?

  他說,教育工作者。

  我問,留日潮持續(xù)到什么時候?

  他說,進入民國,就逐步低落了,原因是國家軍費開支增加,壓縮了教育經費。到一九二八年,東北易幟,中日關系開始惡化,別說新派留學生去日本了,就連正在日本讀書的留學生也匆匆歸國。

  我說,等于堵死了中國人學習先進技術的大門。

  他說,不會的。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必然為你打開一扇窗。在這個青黃不接的當口,美國站了出來!美國提出,要為中國創(chuàng)辦學堂,同時允許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百名留學生。

  我問,這是安的什么心?黃鼠狼給雞拜年?

  他說,其實花的是咱自己的錢!義和團圍攻各國使館惹來八國聯軍,迫使李鴻章簽訂了恥辱的《辛丑條約》,同意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庚子賠款”。但是這些錢遠超出了列強們的實際軍費開支,于是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羅斯??偨y(tǒng)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并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我問,什么人有資格獲得留學名額?

  他說,全國海選,還要考英語。清華大學的前身,當時叫清華學堂,就是留美預備學堂,即庚款留學生預科學校,在這里完成基礎教育,再出國深造。清華學堂最有名的是物理專業(yè),院士搖籃。

  我問,當時清華學堂已經有物理專業(yè)了?

  他說,創(chuàng)辦初期沒有,庚款留學生學成回國后,逐步創(chuàng)建了這些理科專業(yè),代表人物是葉企孫。他先后創(chuàng)建了清華物理系和理學院。這個人有多神奇呢?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八年,物理系共畢業(yè)七十一人,后來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有二十一人;共和國二十三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半數是葉企孫的學生。

  我說,大師中的大師。

  他說,這里面有一個被他破格錄取的學生,就是錢學森。錢學森參加庚款留學生選拔考試考的不理想,但葉企孫不但破格錄取了他,還考慮到錢學森在交通大學學的是鐵路工程,出國留學卻是航空工程,兩者差異太大,特意讓他在清華大學復讀一年,補修航空專業(yè)。

  我問,哪來的教材呢?

  他說,翻譯的。中國對西學的翻譯比你想象的要早,清朝就已經有微積分課程,而且連數學公式都給漢化了?!皑浴笔俏⒎值囊馑迹覀兪煜さ摹埃焙汀埃币浴皝A”和“丅”表示,“訥”代表的則是自然對數。今天看起來的確有些怪怪的感覺,那是因為漢語是二維非線性語言,英語是一維邏輯語言,所以英語可以用來表達數學公式也可以執(zhí)行計算機運算,漢語則不適合。

  我說,你一說數學公式我就頭疼,只記住了那句千古名言“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他說,所以,你想那個時代的人,學習西學有多么的難,完全靠悟性。

  我問,庚款留學生里除了錢學森,還有誰比較有名?

  他說,你應該問,這里面有誰不是名人?庚款留學生隨便摸出來一個都是如雷貫耳,胡適、陶行知、竺可楨、梁思成、錢鐘書、李政道、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茅以升、梁實秋……

  我問,楊振寧是不是也是這個時期留美的?

  他說,楊振寧要晚很多年,一九四五年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就讀于芝加哥大學。

  我說,我很好奇,那時中學學什么?

  他說,這個,你看錢學森的采訪錄就行了,國文、思想革命、生物、繪畫、美術、音樂、礦物學、化學、幾何、倫理學,可能只是比今天課程少個英語。

  我問,他在哪讀的中學?

  他說,他出生于上海,中學是在北平五城學堂讀的,就是今天北師大附中。他的優(yōu)秀源于既有書香門第的優(yōu)質基因,又享用了當時國內最好的教育資源。

  我說,在我的想象里,民國緊挨著清朝,教育模式應該也很封建,繼續(xù)四書五經,沒想到這么前衛(wèi)。

  他說,這里面有個關鍵因素,清朝滅亡后,各地租界的大量出現帶來西方文化的快速涌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造成巨大沖擊,而且當時鬧革命的人往往又留過洋,他們對西學起到了代言作用。

  我問,會不會導致基督教的快速普及?

  他說,會!西方國家最熱衷的游戲就是傳教。怎么傳教最有滲透力?讓青年精英先信教;怎么才能讓青年精英信教呢?辦大學!燕京大學作為民國時期中國第一大學,是由美英基督教教會聯合創(chuàng)辦的。法國天主教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震旦大學,震旦就是中國的意思。震旦大學后來拆分成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當時各國基督教在中國設立十多所大學,也包括你們山東的齊魯大學。齊魯大學是中國建校最早的大學之一,特色是醫(yī)學,后來各專業(yè)拆分并入了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等,其校史由山東大學齊魯醫(yī)學院繼承。

  我說,怪不得山東大學旁邊是洪家樓天主教堂。

  他說,這只是個巧合。齊魯大學舊址在趵突泉那個位置,離洪家樓七公里。洪家樓天主教堂是歐洲神父用庚子賠償款修建的,是整個華北最大的天主教堂。

  我說,類似的教堂,青島有很多。

  他說,整個山東都很多?,F在中國文化里有一些基督符號,就是這個時期滲入的,例如元旦、禮拜、圣誕,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公元紀年。我們現在說的幾月幾號,就是從民國開始使用的。其實呢,很多你覺得與基督教無關的符號,也是來源于基督教,例如一夫一妻制、醫(yī)院使用十字標等。

  我問,一夫一妻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他說,是的,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真正的一夫一妻不過是百年歷史。晚清的李鴻章、康有為都還是妻妾成群呢。

  我說,基督教在中國沒有蔓延開,文化倒是水乳交融了。

  他說,近百年,中國有兩次文化交融,一次是民國時期漢文化與基督文化的融合,一次是解放后蘇聯老大哥言傳身教。

  我問,基督教在民國時期傳播的如何呢?

  他說,兩頭傳播的好。大人物里信基督的不少,如軍閥馮玉祥,如宋嘉樹即宋氏三姐妹的爹,農民信基督的也不少。

  我問,農民為什么信基督?

  他說,因為基督教的社區(qū)互助和情感關懷是以往底層民眾從未感受過的。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么相處?這么溫柔?這么善良?這么相親相愛?

  我說,那天,我在網上看了個帖子,探討中國歷史就是一部___史?填什么的都有,斗爭史、能源史、文學史、家族史,我腦子里接著蹦出了一個概念,詞匯史。整個歷史就是詞匯的創(chuàng)造史,而且我們今天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造著新的詞匯,很多我們認為很古老的詞,例如元旦一詞,原來沒多少年的歷史。

  他說,“中醫(yī)”這個詞都沒有百年歷史。中醫(yī)以前叫“岐黃之術”,以岐伯、黃帝兩人的名字命名的。“中醫(yī)”這個名稱怎么來的?是由“西醫(yī)”催生的,“西醫(yī)”是跟著基督教傳過來的。

  我問,基督教為什么沒能按照他們預期的那樣蔓延整個中國?

  他說,蜜月期太短。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一是要求取消袁世凱對日簽下的賣國條約,二是反對西方列強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私授給日本。五四運動激起了國人強烈的民族恥辱感以及亡國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反帝思潮成為主流趨勢,基督教被指為帝國主義侵略的文化先鋒。加上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全民義和團化,從此,再也沒有一個西方列強能走入中國人的心窩。

  我說,基督教會創(chuàng)辦的大學,咋培養(yǎng)出的學生還搞五四運動?

  他說,誰說不是呢,五四運動還發(fā)起于燕京大學。

  我說,學歷史后,我腦子里總浮現出一個詞,“陰差陽錯”。就如同那句詩: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他說,這也是歷史的玄妙之處。

  我說,那年,我去莫斯科,參觀了托爾斯泰博物館,里面有輛自行車,類似我小時候的二八大杠,說是托爾斯泰六七十歲學會了騎自行車,自此“托爾斯泰的自行車”就成了一句俄羅斯諺語,意思是學什么都不怕晚。他六十七歲那年,李鴻章跟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當時我就在想,清朝那時有沒有自行車?有的話,是叫洋車還是什么?

  他說,當時就叫自行車,而且清末北京已經有自行車行了。雖然旗袍、辮子跟自行車畫面不搭,但是的確在歷史上同臺過。若是今人給命名,肯定不叫自行車,沒準叫人力車了?!白孕熊嚒边@個名稱是誰起的?光緒皇帝的英語老師張德彝,張德彝來自于大城市鐵嶺,一生八次出國,從事外交長達四十年,關鍵是又擅長寫日記,翻譯命名了無數日用品:電報、自行車、螺絲、蒸汽機、升降機、縫紉機、收割機、管道煤氣,乃至巧克力。

  我問,沒命名避孕套?

  他說,避孕套這個名稱,一看就是近五十年才創(chuàng)造的詞,中國古代普通民眾是沒有避孕這個概念的。張德彝在日記里的確提到了避孕套,不過命名為了“腎衣”。他還把“腎衣”批判了一番,認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對西方人使用避孕套進行了批判。

  我問,他是如何學的英語呢?

  他說,洋務運動時,清政府為培養(yǎng)人才開設了同文館,張德彝畢業(yè)于第一批英文班。他對中文最大的貢獻不是創(chuàng)造了這些洋詞,他不創(chuàng)造這些物件也自然會有名稱,最大的貢獻是引進了標點符號。后來胡適他們呼吁政府立法推廣標點符號,就是我們今天正使用的標點符號。

  我說,古人沒有標點符號,怎么讀書?

  他說,心里有標點符號。他們上學時,先學會句讀,所謂的句讀就是現在的斷句。一片密密麻麻的字,在他們心中自動就有了間隔。當然,經常會鬧出各種誤會,例如那句經典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我問,有沒有他翻譯的詞,沒有流傳開?

  他說,很多。他記載過愚人節(jié),翻譯為“埃普立拉夫勒”,也就是“April Fool”的音譯,哪有后來的“愚人節(jié)”簡單?但是,有些詞的翻譯,雖然也是音譯,卻很性感,例如“歇斯底里”,對應的英文是“Hysteria?!?p>  我說,也是個人才。

  他說,在老外眼里,他也算是個中國符號,曾經以漫畫形象登陸過《名利場》畫報的一九零三版。之前有類似待遇的是李鴻章,登陸過一八九六版。

  我說,去年,我去浙江參觀了一家車企,主打新能源,開放式工廠,很是現代化。在人才介紹版塊,有個電池建模算法工程師是埃塞俄比亞籍的。當時我就在想一個問題,若是埃塞俄比亞召集他回國去研究新能源汽車,他回不回去?我覺得,不該回去。你想,回去什么基礎都沒有,而中國又是新能源汽車的頭部。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當年錢學森等科學家能回國,真了不起。

  他說,也是有個契機。錢學森畢業(yè)后留居美國,主要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效力于美國國防部。某天,錢學森突然被美國軍事部門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不允許他參與飛行武器研究。眼看著所學成了屠龍術,美國又不放他回國,他只好給國內寫信求助。

  我說,那回國,要當大熊貓保護著。

  他說,肯定,畢竟錢學森屬于世界級空氣動力學專家,曾多次受到美國國防部嘉獎,跟導師共同提出了“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回國后受到的待遇比大熊貓級別高多了,所有食材先查驗后烹飪,每一餐都要留樣。當時國內還沒有冰箱,國家專門從蘇聯采購一臺,為錢老留樣專用。

  我問,是錢學森回來了,中國才有底氣造原子彈嗎?

  他說,我們有底氣造原子彈,主要是當初蘇聯老大哥承諾幫忙。畢竟原子彈代表當時世界尖端科技,我們那時連摩托車都造不了,哪敢想原子彈?蘇聯老大哥幫到一半,不幫了,咋辦?我們硬著頭皮自己造。

  我問,為什么不幫了?

  他說,鬧矛盾了。關系的破裂,本質是領導權之爭,就是誰領導誰。

  我說,我去過青海原子城,我以為造個原子彈只是一群人在研究所計算一下公式就行了,沒想到是浩瀚的工程,數萬人夜以繼日。

  他說,原子彈公式不難,但是把工程落地,比蜀道還難。蘇聯老大哥雖然中途撤走了專家,但還是給我們搭起了原始框架,讓我們知道造一顆原子彈分幾個步驟,幾個場景,一步一步是怎么銜接的,起到了領路作用。

  我說,我看過電影《橫空出世》,講述蘇聯專家?guī)臀覀冞x靶場的故事。最初選在敦煌,中方不同意,擔心震壞了文物,于是選在了羅布泊。

  我問,楊振寧厲害還是錢學森厲害?

  他說,再過一百年,就沒人問這個問題了,奧本海默有名還是愛因斯坦有名?

  我說,我都不知道奧本海默是哪根蔥。

  他說,世界原子彈之父。楊振寧是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的人,將物理理論推進了一大步,是真正的Create。而錢學森所熟悉的空氣動力學和自動控制,當時在美國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學科了。當年楊振寧若是回國,一方面他的專業(yè)對造原子彈應用價值不大,就如同讓IT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回鄉(xiāng)鎮(zhèn)當打字員,一方面人類會錯失一顆耀眼的星辰。

  我說,晚年,回國養(yǎng)老了。

  他說,你這觀點,狹隘了。當年他研究的物理理論必須要依托于頂級實驗室支撐,國內沒有這個條件。等他退休后回國,帶回了大量的資料,捐助清華大學成立物理研究所,這一系列操作不亞于當年葉企孫創(chuàng)辦清華物理系。更關鍵的是,楊振寧是世界物理學界的權威,他活著就是一面旗幟,這面旗插在哪個國家都是榮耀。丁肇中在楊振寧七十歲生日宴會上曾這樣說:提到二十世紀的物理學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guī)范場(楊振寧)。

  我說,他上次挨罵還是因為反對中國建超大對撞機。

  他說,要相信他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還有,不要懷疑這些科學家的愛國心,無論是先回來的還是后回來的還是暫時沒回來的。

  我問,沒回來的,有沒有很有名氣的?

  他說,吳健雄,被稱為“東方居里夫人”,榮登美國“永久郵票”。這是一項比獲得諾貝爾獎更難的榮譽。美國自開國二百四十五年來,受此待遇的人,只有愛因斯坦、費米、費曼等極少數著名科學家。吳健雄還把楊振寧、李政道推向了諾貝爾領獎臺。她還有個鮮為人知的的身份,袁世凱的孫媳婦。

  我問,“導彈”這個詞是誰發(fā)明的呢?

  他說,錢學森。他本人對命名是很有研究的。導彈最初翻譯過來有三個版本,一是叫火箭武器,二是叫可控火箭,三是叫飛彈。類似的命名還有很多。例如國外稱宇航員,而我們叫航天員。為什么叫航天呢?因為中國文化里有天、地、人這個概念。所以,你說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詞匯史,我是認可的。

  我說,天是不存在的。

  他說,怎么不存在?地、人是物理存在,天是精神存在。

  我問,錢學森的媳婦是干什么的?

  他說,她叫蔣英,歌唱家。她可以這么自我介紹,我爸蔣百里,我哥徐志摩,我弟金庸,我老公錢學森,我有個學生叫李雙江。

  我問,錢學森退休后,主要研究什么?

  他說,研究教育,提出了錢學森之問,為什么中國的大學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

  我問,他給開的藥方是什么?

  他說,縮短學業(yè)。他認為本科畢業(yè)可以壓縮到十八歲,即便念完博士也只是二十歲出頭,把腦瓜最好用的年齡奉獻給科研。而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呢?博士畢業(yè)要三十多歲,腦瓜已經走下坡路了。

  我說,只適合他這樣的學霸,普通人,恐怕不行。

  他說,小伙子,我覺得歷史寫到這正好,也建國了,也改革開放了,也國富民強了,我也該拜拜了,否則就成狗尾續(xù)貂。給你講個小故事,當年《泰坦尼克號》的初版劇本是大圓滿,杰克與露絲生活在一起了。但是呢,你要這么想,他們倆完全是兩個階層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是一場悲劇。那咋弄?最終一致決定把杰克弄死,一方面避免他們倆真的生活在一起,一方面速凍、保鮮、升華愛情。

  好吧,張良再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