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關于父親的回憶

關于父親的回憶

作家nsf7QR 著

  • 現(xiàn)實

    類型
  • 2022-02-06上架
  • 18600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關于父親的回憶 作家nsf7QR 1535 2022-02-05 20:58:34

  幼時無憂無慮,少時自信滿懷,青年時迷茫前行,焦慮滿滿。惟愿再回到那個擁有無限選擇的年紀,告訴自己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我出生于一個農(nóng)村半知識分子家庭,貧窮,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不了一方人伴隨著我長大。也是因為貧窮,無法承擔任何的風險,導致了一次次錯誤的選擇,不僅我,還有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一個80年代的初中生,擁有一定的文化,也有想要一直學習的信念,但是終究抵不過爺爺奶奶的貧窮與吝嗇。最終導致了我的父親沒有能繼續(xù)上學,而是跟同齡人一樣背起了背包外出打工。

  因為懂文化,愛學習,我的父親身上擁有了許多技能:石匠、木匠、篾匠等等。在年幼的我眼中父親是無所不能的,在生活負擔還不是那么重的時候,爸爸甚至寫起了小說,散文,練起了書法,但是也僅限于我的兒時。多年以后回想起來,也許從弟弟妹妹出生,我開始進入初中起,爸爸再也沒有時間或者精力撿起他的這些愛好,直到他離去之前才短暫的進行過一段時間。

  也許這只算是一個回憶錄吧,在網(wǎng)絡上才能把這些分享出來,所以可能更多的是回憶我的父親,他對我的影響以及我對他的一些淺薄了解。

  繼續(xù)父親的話題,從他跟我的一些交流或者說是分享經(jīng)歷中,我勉強回憶了他的過往。

  我的爸爸,他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一個“司法家庭“,爺爺是鄉(xiāng)鎮(zhèn)上的一個司法調解員,奶奶是一個普通的封建思想濃厚的農(nóng)村婦女。父親一共有六個兄弟姐妹,而他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兒子,在農(nóng)村,一般來說最小的兒子最受寵,但是在我爺爺奶奶這反了過來,大的兒子比小的受寵。

  我的父親小學時代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因為窮,每年2元的學費要的無比艱難,這些讓他更加珍惜學習機會,這也可能是那個年代能夠受教育孩子的普遍思想。80年代的農(nóng)村教育始終是奢侈品,能夠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能夠成功的當然更少。

  小學轉眼而過,我的父親進入了初中,那時的初中需要自帶糧食,帶不夠的只能挨餓。對于大多數(shù)人眼中的父親而言,爸爸在鄉(xiāng)鎮(zhèn)上當差,日子應該過得很不錯,可惜那也只是想象中,前面說了,爺爺奶奶是吝嗇的人,對于父親去讀初中本來就持反對意見,更別提想在學校過得很好。

  講起這段過往的時候,父親臉上帶的是我那時看不懂的苦澀笑容。爺爺經(jīng)常把父親帶在身邊,自然吃飯也是一起,常言半大兒吃死老娘,初中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肯定大,但是父親常說他總是半飽,吃多了沒有還會挨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父親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因為80年代的農(nóng)村初中,沒有教英語的老師,也沒有學習英語的方法,讓英語成為了父親的短板,這也是父親第一次中考失敗的原因。

  在父親的百般哀求下,爺爺終于同意了父親復讀的請求。(那時初中還沒有取消復讀,所以有很多初四初五生)父親很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拼命的學習,哪怕是像天書一樣的英語也想盡辦法去提高。但是生活又開了一個玩笑,因為那時的中考考點設在臨鎮(zhèn)的鎮(zhèn)上中學里,所以父親他們中考需要統(tǒng)一到臨近的鎮(zhèn)上去考,考試費用加生活費一共二元。但就是這二元,哪怕是父親磕破了頭,流了淚,仍舊沒有從爺爺奶奶手中得到這筆希望之錢。而這兩元錢爺爺是完全能夠拿出來的。

  我后來問了父親爺爺拒絕的原因,父親告訴我,爺爺是怕他考上了高中如果去讀書的話會花更多的錢。其實爺爺不僅拒絕父親,也拒絕了大伯,三伯,四伯。其中沒有二伯的原因是因為二伯撒了謊,說是去打工然后偷偷去上了高中,因為比較受寵,所以打工期間向家里要錢也沒有被追究,得以讀完了高中。我有時也在想,會不會父親在中考前沒有要到錢也是因為爺爺害怕父親像二伯那樣偷偷去讀書。

  父親沒有去參加中考。

  后面的事是聽母親說起的,她說父親當年沒有參加中考之后在一個午夜回了家,奶奶把門上了鎖,父親不敢叫醒奶奶,于是就爬樓進屋找吃的,但是手滑摔下去砸壞了一口鍋,被聽到動靜的奶奶起來抓住狠狠打了一頓,傷心加上身體上的傷讓父親臥床三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