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三國之白馬奇兵

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 孔明出山

重生三國之白馬奇兵 徑庭軒主人 2300 2022-03-10 19:36:31

  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在龐山民的陪同下去往隆中,到了隆中有一山曰隆山,隆山以南一片高崗,稱為臥龍崗。崗前一片疏林,林中有一茅廬,乃是諸葛亮隱居之所。

  龐山民來到茅廬之前,正欲叩門,正巧發(fā)現(xiàn)童子出來打水,便問童子:“你家先生可在廬中?”

  那童子道:“先生昨日出門訪友去了?!?p>  龐山民問:“可知孔明去何處訪友,幾日回來?”

  童子道:“先生沒說去哪,以往出門,或三五日,或十余日,我也不知他何時(shí)回來啊?!?p>  龐山民回身看向劉備,劉備道:“不妨事,既然來了,今日就在此處等上一等,如果晚間諸葛先生未歸。那么我們就五日之后再來。到時(shí)也不勞龐兄再引路了?!?p>  主人不在不便叨擾,三人就在門外樹陰下休息了半日。到了晚間不見諸葛亮回來,劉備便帶關(guān)羽、張非返回江夏。

  等回到江夏,卻是得到一個(gè)好消息,趙云將軍死里逃生,單槍匹馬回到江夏來了。劉備大喜,立刻為趙云接風(fēng)洗塵。趙云失了兵馬,丟了平輿,羞愧不已。劉備道:“我自征繳黃巾以來,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只要留得性命,早晚有我們打敗曹操的一天?!壁w云部曲盡失,劉備重又給了趙云三千兵馬以為部曲。

  五日之后,劉備先使人打聽諸葛先生消息,聽聞諸葛亮已經(jīng)回去了。劉備讓關(guān)、張二人立刻備馬,要再次登門拜訪。

  張飛心中不滿道:“一個(gè)山野村夫,使人喚來便是,如何值得哥哥親自去請(qǐng)?”

  劉備道:“孟子曾經(jīng)說過,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酌髂水?dāng)世大賢,可解我兄弟如今之困,正當(dāng)親自拜訪,怎好命人召喚?”

  劉備帶了關(guān)、張二人再次騎馬前去隆中,拜訪孔明。到了草廬,劉備下馬,叩門問童子。

  童子答道:“正在堂上讀書?!?p>  劉備大喜,便跟著童子進(jìn)門。至中門見門上貼著一副對(duì)聯(lián),“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眲渫镆豢?,一少年人正在堂中讀書,吟詠之聲徐徐傳了出來:“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shí)。”

  劉備進(jìn)草堂施禮道:“備久慕臥龍先生乃是當(dāng)世賢才,一直無緣拜會(huì)。五日前與龐山民兄同來拜訪,可惜先生不在廬中。今日得見先生,實(shí)乃萬幸?!?p>  那少年慌忙答禮;“將軍莫非是劉皇叔?我不是臥龍,臥龍乃是家兄。我們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xiàn)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二兄諸葛亮,號(hào)臥龍,之前出外訪友一直未歸;我是行三,名諸葛均,尚在廬中隨兄長一起讀書?!?p>  劉備道:“不想兩次不遇大賢,既然孔明先生未回,也不好一直打擾。我這里留書一封,若是先生回來,請(qǐng)轉(zhuǎn)達(dá)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

  諸葛均給劉備奉茶,二人攀談之中劉備發(fā)現(xiàn)諸葛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已是出色的人才,對(duì)諸葛亮的期待更大了。劉備順便問起諸葛均可愿意出仕,諸葛均道此事要聽兄長安排。

  劉備不便多打擾,便起身告辭。

  劉備回到江夏,一面布置防御,一面招募兵馬,但是自己這數(shù)萬兵馬不知未來去向如何,心中實(shí)在難安。又過了幾日,劉備聽聞這次是諸葛亮回來了,連忙命人備馬再次尋訪。

  這一次劉備到的草廬,還是童子相迎。問起孔明先生可在廬中,童子言道先生正在午睡,便要進(jìn)去通稟。

  劉備道,“不妨事,先讓先生午睡,不可打擾,我等在院中等候便是?!?p>  劉備愿等,張飛卻是老大的不樂意。劉備嫌他聒噪,把他趕出院中,到外面等候。張飛心說,這個(gè)鳥孔明,裝神弄鬼假扮高人,我放一把火,看他醒不醒。張飛雖然莽撞卻也不是冒失,不敢當(dāng)真防火燒了草廬。只到后院點(diǎn)起了半干的柴火,這種柴不易著火,只是煙大,不一會(huì)兒煙味就到了孔明午睡的小屋。

  也不知是煙火熏醒的,還是到了時(shí)辰自然醒了,孔明一升懶腰道:“大夢(mèng)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p>  孔明吟罷,起身問童子道:“有客來否?”

  童子道:“今有劉皇叔來訪,等侯多時(shí)了?!?p>  孔明道:“你這童兒好不曉事,既有客來,何不早報(bào)。”諸葛亮整理衣冠,出了臥房到前廳相迎。

  劉備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貌,當(dāng)真讓人心生敬仰。劉備趕緊施禮:“劉備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今日幸得相見,還望能夠聆聽先生高見?!?p>  孔明道:“亮不過南陽一野人,如何值得將軍屢屢拜訪,實(shí)在慚愧呀?!?p>  劉備看門見山,把自己現(xiàn)在的情況說了,請(qǐng)諸葛亮能夠指點(diǎn)自己。諸葛亮問道:“不知?jiǎng)⒒适逯鞠蛉绾危俊?p>  劉備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然而智術(shù)淺短,一事無成,今日希望先生能指一條明路!”

  孔明沉吟少許,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勢(shì)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shí),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xiǎn)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huì),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xiǎn)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jié)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p>  劉備聽罷大喜,突然覺得老天當(dāng)真待自己不薄,沒想到眼看要五十歲了,終于得到了能輔佐自己成就霸業(yè)之人。劉備頓首拜謝,“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頓開。今日劉備希望先生能以天下蒼生為念,勉為其難出山助我,我愿以軍師之職以待先生。自我一下,不論將領(lǐng)士卒,皆聽先生一人號(hào)令?!?p>  諸葛亮推辭再三,劉備長揖不起??酌髯詈髧@一口氣道:“罷了,那我便到這塵世走上一遭。”然后告訴童兒,“好好看守草廬,來日等自己幫助劉皇叔取得天下,說不得還要回鄉(xiāng)歸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