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秋風拂過,暗金色的云浪在天空翻滾,層層疊疊像是綴在華服上的暈染花邊。
王綺坐在垂花回廊下漫不經(jīng)心地翻著書卷,旁邊三兩個侍從在空地上陪著個紅衣小豆丁玩風車。
小豆丁不是旁人,正是王清月的小妹王清歡。
王家是洛京城知名的世家,人丁和別家比起來卻算不上興旺,家里正經(jīng)的主子只有十幾個人,更多的還是仆從和奴隸。
家主王玨并三位夫郎,目前不在洛京,膝下有兩個女兒王綺和王嫣。
王嫣上一年方才娶正夫,兩個人用不到太大的地方,就還住在娶親之前的院子里。
王綺這邊人多,上下共計八口。她和三位夫郎一人一個院子,下面四個小朋友,除去大兒子王云岫八歲之后搬去正君身邊另辟了一個小院,大女兒王清月、小兒子王云深和小女兒王清歡都還在母親院子里蹭吃蹭喝。
家里人不多,就沒太多繁瑣的規(guī)矩,但孩子放學回來,沒什么大事還是要來見一見王綺這個母親,到她面前請個安。
今日王清月回家,王綺想著大女兒跟別家孩子不一樣,向來是個有主意的,怕再提起昨天的事兒來傷了她的自尊心,便沒有直接追問她昨天結(jié)識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打算等人走了,叫來她身邊的侍從私底下打探情況。
誰知,本該是她不問就不會說的大女兒居然破天荒地主動提起了這事兒。
明明都已經(jīng)說回去做課業(yè),甚至往自己小屋走了好幾步的王清月,突然折返回來說道:“娘親,昨天我跟你說的那個朋友,叫阮綿綿,名字很好聽。”
“哦?!蓖蹙_一時沒跟上節(jié)奏,等回神兒人已經(jīng)不見了。
王清月就是有點不服氣。
自從變成小孩子,她的脾氣也跟著帶了些孩子氣,雖然沒說,但她一直記著昨天的事兒,十分較真的地想證明給家人看,她是可以交到朋友的。
萬萬沒想到,她這一通操作下來,預(yù)期的結(jié)果沒達到,反而又把王綺逗笑了。
果然,再怎么像個小大人,也還是有孩子脾氣的。
不過,阮家的閨女,王綺還真聽說過。
阮夫人連生九個兒子,本以為沒了念想,誰知三十八歲上得了個女兒,這事兒當時在洛京傳遍了,說阮家上下恨不得天天把小姑娘捧手心里,阮夫人更是去哪兒都帶著。
這話其實并不夸張,有個女兒還是很重要的。
一是延續(xù)香火,二就是下面兒子們嫁出去,娘家能有個姐妹給他們撐腰。
這世道對女子有許多偏愛,在妻家受了委屈,兄弟再多也不好對女子發(fā)難,也就是自家娘親姐妹不受這個束縛,沒太多顧及。
阮夫人再怎么看顧兒子,也有老的一天,生下個小姑娘,若是能好好教養(yǎng),日后絕對是九個哥哥在后宅中最堅強的后盾。
這道理,但凡是明理的都懂,所以阮綿綿的大哥出嫁快十年了,每年節(jié)日慶生依然會精心給這個小妹妹準備禮物。
王家四個孩子里有兩個是閨女,王綺自然不擔心,她甚至做了決定以后都不再要孩子。
大兒子和大女兒都是正夫親生,兩個側(cè)夫也各有一個孩子,已然是夠了,她只想好好養(yǎng)身子,等老了還能帶孫女(子)和外孫(女)。
三位夫郎也是這么想的,正夫齊君行和側(cè)夫齊修竹是同父的兄弟,關(guān)系極好,都把彼此的孩子當做自己親生,所以齊修竹雖然只得了王云深一個兒子,也沒有什么別的想法,而祝璟明這個有女兒的就更不用說了。
生孩子消耗母體,王綺每次生產(chǎn)完都會修養(yǎng)至少一年,還是落下不少暗傷。三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以前是沒辦法,沒個親生的孩子不說養(yǎng)老,就是出門去別人也要說三道四,搞不好還要嘀咕王綺不能生。現(xiàn)在孩子夠了,自然是不舍得讓她再受苦。
這也是為什么小清歡都快兩歲了,王綺的肚子也沒像往常一樣再有動靜。不出意外,以后也不會有動靜了。
誤入匪途
把王家人普及了一遍,感覺還算清楚,不清楚也沒事兒,之后寫起來會盡量在名字面前加上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