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的八月中旬開始,運河和京師的糧荒開始有所緩解,有背景的糧商紛紛開始放糧,價格在緩慢的回落,從七至十兩銀子變回了五兩出頭。
運河棉布市場卻風云突變,八月正值山東棉花成熟季節(jié),東昌府和袞州府的棉農(nóng)興致勃勃的收好了棉花,賣給了那些來收獲的大小商販。因為今年的棉布價格暴漲,所有
大批的棉布出現(xiàn)在市場拋售,價格突然大跌,各種謠言四起,興致勃勃收來高價棉花的行商捶胸頓足。...
崇禎七年的八月中旬開始,運河和京師的糧荒開始有所緩解,有背景的糧商紛紛開始放糧,價格在緩慢的回落,從七至十兩銀子變回了五兩出頭。
運河棉布市場卻風云突變,八月正值山東棉花成熟季節(jié),東昌府和袞州府的棉農(nóng)興致勃勃的收好了棉花,賣給了那些來收獲的大小商販。因為今年的棉布價格暴漲,所有
大批的棉布出現(xiàn)在市場拋售,價格突然大跌,各種謠言四起,興致勃勃收來高價棉花的行商捶胸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