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陷入了回憶,時間線拉回到一天以前。
……
李維從典獄長的辦公室離開,先是去了一趟醫(yī)務室。
因為喘息嚴重,并且自述有哮喘病史,醫(yī)生給他開了一盒平喘藥。
之后,他拿著這盒藥,前去圖書室。
這盒平喘藥的有效成分是氨茶堿。
這種成分能有效緩解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癥狀。
通常情況下,這種藥物對人體是無害的。
只有一種時候例外——當服用它的人是曾經得過哮喘的心臟病患者的時候。
很不巧,老揚就是。
“過量服用可以導致竇性心動過速,呼吸窘迫者會引起室顫。所以,要格外注意,可不要真的死了?!?p> 李維緊緊盯著老揚,將那盒藥塞進他的手里。
老揚捏著手上這小小一盒藥,咧嘴笑道:
“你小子,別忘了我可是個老兵,要是這點能耐都沒有,當初怎么可能從戰(zhàn)場上活著回來。
更何況,我還得留著這條命去見我姐呢,要是提前死了,不就虧了?”
看著眼前老揚笑得打了褶的老臉,李維鄭重點頭:“那就好?!?p> 沒錯,老揚的心臟病突發(fā)就是李維和老揚共同設計的結果。
一方面是為了老揚能夠順利去見姐姐的最后一面。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李維需要接替老揚的位置。
從6月6日那場暴動發(fā)生之后,李維就清楚地意識到了一點,這群從海德拉出去的囚犯們,必然會成為最后的犧牲品。
而當李維從和歌子手里拿到那份名單,又在圖書室的管理系統中查證了六人之中將有五人被處以死刑之后,這場計劃就已經在他心底埋下了種子。
根據海德拉的規(guī)定,所有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或因執(zhí)行死刑而身亡的囚犯們,他們的大腦最終都會交給老揚來進行回收。
而身為同樣是圖書室管理員的李維,一旦老揚不在,比起其他人,他則更有可能成為被選中的那個人。
但為了能夠確保接替者是李維,而不是其他人,光靠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這時候,和典獄長的關系就成了撬動杠桿的另一個砝碼。
典獄長那天之所以會想起李維,當然和李維這段時間的活動不無關系。
尤其是上次偵破愛葛莎失蹤案的事情,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作為一個經常關注報紙新聞的人,典獄長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而典獄長那天交給他的案子嘛,這就要感謝馬克的幫助了。
那位突然出來攪局的羅賓先生,正是馬克在入獄之前幫派中的一位小弟。那些所謂的破綻,自然也是故意留下的線索。
話題回到老揚的工作,其實李維早在之前就曾經跟蹤過老揚,觀察過他進行收尸時的整個行動路線,也知道他每一次都會先去資料室拿死者的名單。
而資料室剛好在操場的另一側。
從自動販賣機的位置,坐在臺階上進行觀察,可以準確看到資料室門口的情況。
這也是為什么李維在積累了一定的積分之后,不再去食堂用餐的原因。
雖然和食堂伙食太差也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助坐在臺階上吃飯的這段時間,觀察資料室的人員行動情況,同時還容易從其他囚犯們的閑聊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根據一段時間的觀察,李維基本知道了資料室里的人員構成和他們通常的出勤和用餐時段。
這也是為什么他買的食物煙酒“剛好”兩份的原因。
至于酒是4瓶,一方面是那兩人的確喜歡喝酒,另一方面則是為他盜取資料,爭取足夠的時間。
但人通常會對第一次見面的人充滿戒心,為了消除這兩名獄警的戒心,李維刻意選在接近12點的用餐時段。
作為曾經的社畜,李維當然知道,在即將吃飯和下班這兩個時間點人會不自覺地處于放松狀態(tài),根本無心工作。
心情松懈的情況下,更容易得手。
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這份人員資料以外,后續(xù)去死者寢室整理個人物品,也有一定可能查到一些線索。但這種概率很小,那張照片只能算是意外收獲。
……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現在我已經把資料存到了看門狗程序里,而那張照片……”
李維還沒說完,沃納博士就沖著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如果是你在214寢室拿到的那張照片的話,你可以看看這個?!?p> 說著,博士的將手平伸,手心向上。
一串數據波驟然出現在他的掌心。
緊接著,如同3D打印過程一般,那串滾動的數據波將那張李維放在枕頭底下的照片一比一還原了出來。
李維驚異地看著這一幕,誰知道博士卻只是拿起那張照片,對著李維笑了笑:
“其實你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對于看門狗程序來說,你的眼睛就像是一臺超高清的攝像頭,可以將所有你看到的畫面捕捉進來。
而你只需要通過回想,就可以將對應的東西復現出來。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副本,但只要你的記憶足夠準確,它依然可以做到幾乎以假亂真的程度。”
話音剛落,博士的手指一捏,那張照片就崩碎成了無數數據碎片,消失于無形,
“你現在可以試試?!?p> 聞言,李維也學著博士的樣子,伸出手掌,在腦海中仔細回憶那張照片的樣子。
那是一張七人合照。
照片拍攝的地點似乎是在某個酒店的后廚。
照片中的六個人身上都穿著白色的廚師制服,看上去都只有二十多歲的樣子,年輕而富有朝氣。
而被這六人圍在中間的,則是一個銀灰色短發(fā),身穿黑色西裝,年約四十多歲,神情嚴肅的男子。
男子顯然經常皺眉,以至于眉心都有深深的川字。
即使是在拍照,也依舊沒有任何笑容。
李維憑借著記憶,將照片中的細節(jié)一寸寸還原。
而隨著他的回憶,原本空空如也的掌心中出現了一張照片。
照片先是一片空白,緊接著出現了背景,接著是七個面目模糊的人物,再后來,人物的模樣和神情才被慢慢細化。
三分鐘后,李維驚訝地舉起那張由自己的記憶復現出來的照片,無論是從質感還是照片的紋理,都看不出這只不過是由數據構成的虛擬物品。
不過僅僅是還原一張照片,就需要耗費不小的難度去回憶每一個細節(jié),如果想要復原更大的場景,必然更加考驗記憶力。
李維一度設想,如果自己能夠摸清楚海德拉監(jiān)獄的每一處細節(jié),是不是就可以在看門狗空間中直接等比例構筑出一個海德拉監(jiān)獄的原型。
這樣也就不必等到他弄明白博士所說的謎題,找到另一個意識碎片,才能對海德拉進行進一步探索了。
但隨即,他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根本就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無解問題。
要構筑出原型,就要先徹底了解并記憶。如果他能夠徹底了解并記憶,那又何必構筑出原型?
李維收回了發(fā)散的思緒,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張照片上。
看著照片里那七個人的臉,李維忽然想起了什么,調出了看門狗的半透明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