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油炸
錢氏三人挑豆子的手加快,沒用太久就把豆子挑好。
韓瓔拉著閑下來的孫氏去了菜園子,把成熟的蔬菜每樣摘了一些。
又從錢氏那里支出十幾個銅板,讓韓二郎去七里村鄭屠戶家割了一塊兒肥瘦相間的肉。
韓老頭背著手從外面晃悠回來,也被韓瓔抓了壯丁,讓他削了一把竹簽子。
開始韓老頭削得很粗,韓瓔按照她的記憶指導(dǎo)了一下,韓老頭就游刃有余了,削出來的每一根都很均勻又沒有毛刺。
韓瓔又從母雞窩里摸了兩個新下的蛋,舀了一小碗面粉。
洗菜、切菜、切肉、團肉丸子、素丸子、穿串,孫氏跟著韓瓔一起干,每一樣都覺得很新鮮,嘖嘖感嘆:“小娘這頭腦是怎么長得,那么多新鮮主意?!?p> 錢氏也感嘆,但沒多問,自從落水之后,自家小娘就不一樣了,一定是受了大刺激之后開了竅,那會兒子流言蜚語和吐沫星子能把人淹死,沒看小娘子都不怎么出院門了么?之前她可是很愛和村子里的同齡人玩兒的。
錢氏在一旁腦補女兒受苦受委屈,一邊縫補著磨破的衣服,看著家里這幾個人忙忙碌碌。
有干活特麻利的孫氏幫忙,不大一會兒串串就穿好準(zhǔn)備完畢了。
待把洗過的蔬菜水分瀝干后,起鍋,燒油,有的裹上雞蛋液和面粉,有的不裹,放鍋里炸,控油。
放鍋里,掌握火候和炸的時間,這一步很重要,沒熟不好吃,炸糊了對健康不利,口感更不好。
很快,韓瓔和孫氏炸了一鍋出來,香味兒飄了老遠(yuǎn)。
不知不覺,院里院外圍上來一堆大孩子小孩子,直勾勾地瞅著老韓家灶房,嗦著手指頭。
不怪他們,就連韓老頭都忍不住咽口水,咋就這么香呢?
剛好到了晚食的時候,各家各戶扯著脖子喊人回家吃飯,人口多的人家數(shù)人頭,人口少的人家掃了一眼,發(fā)現(xiàn)孩子沒回來,派人去找吧。
得,派去找的人也沒回來,這可奇了怪了!
出院門一打聽,甚至不用打聽,就瞧見都聚在老韓家院門口呢。
“啥?老韓家咋回事啊?都圍那干啥呀?”
“啥玩意兒???咋這么香呢?老韓家做啥好吃的呢?”
“咋的?你說啥?蔬菜?誰家地里沒蔬菜,能這么香?”
“你瞧見了?炸的?用油炸的?”
“誒呦,嬸子,你可快點兒的吧,你小孫子在韓老頭家院子里打滾兒呢,剛才吃了一串韓小娘子給的炸串串,還想再要呢!”
這可不得了了,一時間,打屁股聲,拽孩子回家聲,訓(xùn)斥自家人的聲都要把七八戶人家的房蓋掀開啦。
訓(xùn)斥人的人吐沫星子飛自家孩子一臉,一邊還偷偷往老韓家院里瞅,實在受不住啦,他們也饞呀!
不能干這沒臉的事兒,哪能上人家要吃的呢?趕緊嘎吱窩夾著孩子跑回家吧,再待下去就要被人笑話口水流一地啦!
回家了也不著消停,咋吃自家東西咋沒味兒,都怪老韓家吃食太香啦!
韓瓔抓了一把熟豆面,炒熟花生砸成花生碎,用紅辣椒、糖、鹽等等調(diào)了一分醬料。
院子里人都撤出去了,一家人齊齊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擺盆,刷醬,開吃。
干了一天地里活,還被支使跑腿買肉的韓二郎,在吃了一口炸串之后,感動的都要哭了。
他覺得累了一天之后,能吃到這么好吃的東西真值了,讓他吃完之后再上山抗兩捆柴禾他都愿意。
其他人自是對韓瓔連連豎起大拇指,就連韓大郎聽說要拿這一桌子?xùn)|西在縣城擺攤,都難得多說了幾句話表示贊同。
能把小孩饞得哇哇哭的吃食,還愁沒人買嗎?
開炸串?dāng)傋右皇拢诶享n家人吃了一頓韓瓔做的炸串后,得到了全家的一致贊同。
孫氏幫忙忙了全程,發(fā)現(xiàn)這門吃食沒什么難度,甚至不需要什么做飯技巧,看好火候就行了。
唯一與眾不同的,就是豆油!
一家人合計完,說干就干。
韓老頭抽空打了兩副供客人坐的桌椅板凳。
韓老頭又去鎮(zhèn)上按照韓瓔的要求買了個不太大的鐵鍋,專門用來炸串,畢竟也不能把自家正在用的鍋拆下來去做生意不是?
照著鎮(zhèn)上賣包子賣面條的攤子,打了個可以搬來搬去的爐子。
韓二郎這幾天不用韓老頭說,去山上砍柴更積極了,眼瞅著家里小柴房堆滿了也不收手,在豬圈旁又堆了一個豬圈那么大的柴堆。
險些把孫氏種的蔬菜壓著,韓老頭從園子路過瞧見了,給了韓二郎一鞋底子讓他小心點兒。
韓二郎嘿嘿一笑,也不耽誤他繼續(xù)往家里倒騰柴禾。
韓大郎這幾日去縣里賣豆腐時候,也不順帶著賣蔬菜了,家里的菜得留著開炸串?dāng)傋印?p> 設(shè)備準(zhǔn)備完畢。
趁著這段時間,韓大郎和韓瓔一起在每天賣完豆腐之后,在縣城里打聽了一下支吃食攤子的規(guī)則。
和韓大郎每天推車賣豆腐,集市里哪有地方停哪賣不一樣,支攤子得往衙門里交錢。
韓瓔聽懂了,要想有個固定攤子,這地盤屬于自己,別人不能越界占領(lǐng),得繳稅。
稅率是“每千錢算二十”,即貨物價值的百分之二。每個月月底核算一次。
向衙門備案,那個衙門劃分好的攤位就是你家用了。
如果私自越界占別人家攤子的位置,或者敢不交稅,被人舉報,或者被巡邏的衙役看到了,就等著被打七十大板吧。
韓瓔可以接受,哪能賺錢就逃稅呢?在她的認(rèn)知里,她覺得自己賺錢納稅,衙門拿這個錢去修橋鋪路很合理。
回家跟韓老頭和錢氏一說,他們雖然有些心疼每千錢算二十的稅率,但也覺得若是衙門收稅很合理,種地也要一畝地納一斗的稅糧呢。
各方都打聽過了,錢氏提著兩塊豆腐,四五個雞蛋,去道觀走了一趟,求了一個好日子。
到了那天,老韓家留錢氏看家,其余人都去了縣城,熱熱鬧鬧支起了炸串?dāng)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