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聞太師告急
“不錯,我也猜到應(yīng)該是他,此人比崇侯虎還要陰險?!?p> 陽光少年蘇全忠深以為然。
趙墨與蘇全忠在路上聊天時,老實忠厚的鄭倫基本保持沉默,只是默默地騎在他的火眼金睛獸上聽著。
臨近黃昏,三人到達崇城。
崇城是商朝北境最大的城邑,也是北伯候崇侯虎的大本營。
它比翼州還要大,城墻又厚又高,道紋閃爍,顯示有仙人施過防御法術(shù)。
人口有人很多,商業(yè)繁茂,有點像縮小版的朝歌。
當然,民風很不一樣,幾乎所有人都穿著厚厚的毛領(lǐng)袍子,光是走在街上,趙墨都能感受到與朝歌完全不一樣的北方風情。
因為翼州屬于崇侯虎管轄,雙方經(jīng)常有公文往來,蘇全忠來過崇城多次,知道有家面館味道特別好,是用烤鴨煮面,就帶兩人去吃。
到了面館,蘇全忠把兩獸一馬交給伙計飲水喂食,伙計認識蘇全忠,就問:“蘇公子,這次是來崇城辦事么?”
“不是,我們要北上找聞太師?!?p> “你們是吃完面就直接出發(fā),還是在崇城住一晚再去?我好考慮安排喂多少草料給它們吃,如果還要趕路,我讓它們吃少一點?!?p> “當然是先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出發(fā)啦,不然你要我們露宿在荒山野嶺么?”
蘇全忠瞥了對方一眼,覺得這話問得很多余。
“不是啊蘇公子,你就算現(xiàn)在騎馬去聞太師的軍營,依照你們的馱獸腳力,最多一個時辰就能到。”
伙計連忙解釋。
趙墨吃了一驚,問道:“你說什么?聞太師的軍營離崇城這么近么?”
按照原著的時間線,聞太師是前年帶領(lǐng)十萬精兵到北海平亂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歷時兩年時間。
按照這個時間,聞太師已經(jīng)攻入了北海七十二諸侯的腹地,甚至正在圍攻袁福通的大本營福城,但沒想到,他居然才推進到距離崇城以北一個時辰的位置。
伙計道:“是啊,以前聞太師的軍隊打得挺遠的,要走幾天才能到,但這兩個月聽說聞太師連吃敗仗,他不斷往后撤,就到這么近的地方了。”
什么,聞太師連吃敗仗?
趙墨與蘇全忠對望一眼,眼睛里全是震驚。
“我才從朝歌來,聞太師的軍情奏報中沒說他吃敗仗啊,只是說北海戰(zhàn)況膠著,互有攻守?!?p> 趙墨皺眉說道。
“聞太師吃敗仗的事,崇侯府是不讓說的,我也只是見蘇公子是熟人,才悄悄告訴你們?!?p> 伙計刻意壓低聲音,眼睛還往四周看了幾眼,仿佛做賊一樣。
趙墨略微轉(zhuǎn)念,大致推測出了事情可能的原委,聞太師應(yīng)該是戰(zhàn)事不利,已經(jīng)敗退到了崇城的附近。
但是他不想讓大商民眾出現(xiàn)恐慌,就刻意把消息壓下,如果他找到辦法最終扭轉(zhuǎn)敗局,則中間的這段波折就當沒有發(fā)生過。
事實上,在原著中,聞太師最終確實獲勝了,但這場仗打了十二年。
原來趙墨讀這段劇情時,眼睛一溜就過去了,沒往深處細想。
現(xiàn)在細想一下,他就想到了很多東西。
一場打了十二年的仗,它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必定有很大的波折,現(xiàn)在聞太師就遇到了其中一個波折。
趙墨非常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夠打敗率領(lǐng)十萬大商精兵的聞太師,而聞太師后來又是如何反敗為勝的呢?
“李大俠,我們該怎么辦?”
蘇全忠問趙墨。
“趕緊吃面,然后出城,今晚與聞太師匯合?!?p> 趙墨果斷做出決定。
不知是什么緣故,他現(xiàn)在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聞太師現(xiàn)在處境很危險,說不定會出大事。
“好?!?p> 熱血少年蘇全忠馬上明白了趙墨的意思,眼中射出躍躍欲試的神采。
老實忠厚的鄭倫已經(jīng)抓起三個人的包袱穩(wěn)健地走進了店鋪。
兩刻鐘后。
烤鴨湯面下肚的三個人已經(jīng)奔馳在崇城以北的官道上。
這時的天空尚未完全黑透,官道上行人不多,兩邊是野生的樹林,更遠處是八字形的山脈,仿佛把官道合圍在中間。
“全忠,據(jù)你所知,在北海一帶有哪撥勢力能打敗聞太師的?”
趙墨打算利用在路上的這點時間,盡量了解北海的情況,他原來沒有料到情勢會如此之急。
蘇全忠想了想,道:“我想不出,我覺得能打敗聞太師的勢力一定不是北海本地的力量,因為最初聞太師是獲勝的,已經(jīng)攻到了七十二諸侯的腹地,袁福通一定是得到了新的幫手,才能反敗為勝?!?p> 不錯,這家伙挺會動腦子,跟我的思路不謀而合……趙墨轉(zhuǎn)頭問一直沒出聲的鄭倫:“鄭將軍,你的判斷呢?”
“我覺得除了少侯爺說的這種可能性之外,不排除袁福通一方自己變強的可能,修仙者都有修為突變的可能,如果袁福通他們的修為提升的比聞太師快,他們也可能反敗為勝?!?p> 老實忠厚的鄭倫謹慎回答。
“北海一帶的修仙者多么?”
“其實挺多的,至少比中原多很多,因為北海的修煉資源很豐富,很多道根一般的貴族子弟透過從小服用各種靈藥,最終也能達到不俗的品級?!?p> “嗯,全忠,鄭將軍,你們對北海還有哪些了解,現(xiàn)在抓緊時間跟我說說吧。”
趙墨越來越覺得北海很神秘了,他迫切想知道關(guān)于它的一切。
“可以?!?p> 蘇全忠一邊思索,一邊說道:
“北海,它其實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湖,一直以來,從它里面經(jīng)常冒出很多奇形怪狀的靈獸,在北海附近的人會抓這些靈獸……”
“有的靈獸可以充當坐騎,有的靈獸可以殺來吃肉,靈獸的血和骨頭據(jù)說都能幫助人們修仙……”
“北海里面還有不少小島,如果幸運的話,可以在上面摘到一些仙草,治各種疑難雜癥……”
“在北海邊上,自古以來建有不少城邑,每個城邑的城主就是一個小諸侯,它們當中以袁福通的福城為最大,也最富有……”
趙墨一聽興趣就來了,眉毛一挑,問道:“哦,為什么袁福通最富有呢?”
“因為袁福通的祖上運氣好,一百年前,北海一帶發(fā)生了地震,地震后福城的旁邊出現(xiàn)一個大洞,從洞口冒出來的水居然是咸的,曬干之后就是著名的北海精鹽,現(xiàn)在北境人吃的都是他家的精鹽,他當然發(fā)大財了?!?p> “哦,你估計袁福通會有多少錢呢?”
趙墨兩根手指摸著下巴,饒有興趣地問蘇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