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海底之城
“憑借我現(xiàn)在的能力,我看不出視頻中有一丁點模擬的痕跡?!?p> “現(xiàn)在,我有兩個可能的猜想。”
“第一個,這個視頻是由一家世界上頂級的視頻制作公司制作出來的?!?p> “這種頂級水平,已經(jīng)超過了當今世界上已知的所有視頻制作技術(shù)?!?p> “除非這種技術(shù)是剛剛研發(fā)出來的,否則,我還真沒見過哪家公司現(xiàn)在有這么牛逼的技術(shù)。”
“無論是視頻內(nèi)容的合理度,分辨率,幀數(shù),圖像殘影等等,都已經(jīng)達到了幾乎以假亂真的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讓人不敢相信的猜想?!?p> “那就是,這真的是現(xiàn)場拍攝出來的視頻?!?p> “而這個視頻的拍攝者,就是傳說中的造物之主?!?p> “好了,我對這個視頻的分析就到這里。不管聽沒聽懂,都點一個贊唄。如果有大神有更權(quán)威的解釋,也歡迎大家提出來?!?p> 在包銘柏給出回應之后,更多B站的網(wǎng)友,加入到了對這個視頻的討論之中。
“不會吧,連包大師都找不出任何漏洞?”
“你們說,這會不會某家大廠搞出來的噱頭,想要秀一下最新的動畫制作技術(shù)呢?”
“連包大師都說有可能是真實拍攝出來的,我覺得這個事情開始變得嚴重起來了。”
“難道說,宇宙中真的有造物之主的存在?”
……
顧晨在看到這些網(wǎng)友們的議論后,心情不錯。
自己的第一個視頻,算是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了。
甚至連著名科普博主包明白,也參與了進來。
更令顧晨感到高興的是。
包括包明白在內(nèi),并沒有任何人找出了視頻有任何加工過的痕跡。
不過,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說。
這確實是現(xiàn)場拍攝出來的視頻。
顧晨也沒有放松,繼續(xù)了下一個視頻的準備。
在智子404號的幫助下,顧晨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
只需要將視頻剪輯一下,配上聲音,再做一些加工就可以了。
介于顧晨的電腦空間有限,必須要將之前的視頻刪除掉,才能繼續(xù)將新的視頻傳到顧晨的電腦中。
查看了傳輸完的視頻后,顧晨確定了下一個視頻的主題。
生命的誕生。
生命如何從無到有,一直是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各種理論層出不窮,卻始終沒有一個定論出來。
顧晨相信,這一次的視頻內(nèi)容,會引起更大的反響。
隨機,顧晨按照視頻中的畫面,開始了文案的準備工作。
第二天,趁著薛才明不在寢室,顧晨開始了視頻的配音工作。
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之后,這一次,顧晨的配音工作進行得更加的順利。
僅僅兩遍之后,顧晨已經(jīng)對自己的配音大體感到滿意。
在重錄了一些片段后,顧晨將音頻工程整合。
并再一次的加上變聲器,進行變聲處理。
完成了這一系列工作后,顧晨再次利用智子的隨機ip功能,登上了自己B站的賬號,將視頻發(fā)布了上去。
“看看智子宇宙中的熵值怎么樣了吧?!?p> 這兩天,顧晨的精力都放在了讀書以及視頻制作上面,沒太顧得上另一邊的智子宇宙。
【熵值:1000156/10000000】
“熵值竟然已經(jīng)達到一百萬了嗎?”
看到這驚人的數(shù)據(jù),顧晨不禁砸了咂舌。
這樣的數(shù)值,可是直接達到了地星第一次大滅絕前的水平。
“看樣子,地星又一次迎來生物大爆發(fā)了?!?p> 激動之中,顧晨將神識轉(zhuǎn)到了智子宇宙中去。
在顧晨不在的這段時間內(nèi),地星已經(jīng)過去了萬年之久。
因為地星溫度的上升,讓地星的生物們,再次獲得了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
海洋中的生物,再次迎來了大爆發(fā)。
這其中,屬鸚鵡螺類的演變最為明顯。
在第一次大滅絕之前,鸚鵡螺類的體型,最大也不過20厘米而已。
以為體型較小的緣故,讓它們沒有因為海平面下降及食物緊缺而滅絕,成功的度過了第一次大滅絕。
而在地星溫度重新上升之后,鸚鵡螺類逐漸發(fā)展了起來。
再加上沒有天敵的緣故,鸚鵡螺類的體型逐漸增大。
并成為了兇猛的食肉型動物。
現(xiàn)在地星上最大的鸚鵡螺,體型竟然達到了10米。
鸚鵡螺類幾乎成為了新的海洋霸主。
除了鸚鵡螺之外,三葉蟲也出現(xiàn)了程度不小的進化。
三葉蟲同樣因為體型較小,成功熬過了第一次大滅絕事件。
經(jīng)歷萬年的演化之后,三葉蟲的體系已出現(xiàn)了很大程度的增大。
雖然體型沒有鸚鵡螺那么夸張。
但最大的三葉蟲,體長也接近了一米。
除此之外,三葉蟲在胸、尾部進化出許多防御性針刺。
這讓它們雖然沒有很強的進攻能力,防御屬性卻直接拉滿。
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對這扎嘴的生物感興趣。
“不知道莫雷克和梅麥達它們怎么樣了,也不知道它們是否還活著。”
除了熵值增長之外,顧晨對于莫雷克、梅麥達這兩個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出的生物也十分的掛念。
想到這,顧晨移動著視角,搜尋這兩個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孩子”。
……
海底之下。
一座初具規(guī)模的海底之城,正在緊張的建造之中。
擁有強大力量和靈活四肢的莫雷克,作為海底之城的建造總工程師。
而心思細密的梅麥達,則擔任了設計師的角色。
萬年之前,顧晨對他們說的話,讓他們牢記于心。
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他們終于理解了顧晨話中的一些信息。
他們在陸地上學會了石器的制作和使用。
品嘗到了能夠進食的食物果實,并學會了簡單的種植技術(shù)。
學會了利用山洞,作為陸地中的棲息地。
能夠利用石器,在海底挖掘洞穴。
萬年的時間,魚蜥已經(jīng)誕生出了一代又一代。
卻沒有讓莫雷克和梅麥達衰老,依然保持著壯年的身體。
在不斷的繁衍于進化中,魚蜥種群的數(shù)量穩(wěn)步增加。
而面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選擇,讓魚蜥種群的四肢越來越靈活,腦容量也不斷的增大。
雖然它們不能像莫雷克和梅麥達那么聰明,卻已經(jīng)可以進行簡單的工具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