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吉笑了,說道:“巧了,屬下聽說臨皋驛內(nèi)正好住著一批回鶻商人,他們是準(zhǔn)備進(jìn)長安的。
待會屬下就設(shè)法從這些家伙身上‘借’些衣裳來?!?p> 李越明白趙東吉所謂借的意思,便有些擔(dān)心地問道:“要是這些家伙向官府報失鬧出來怎么辦?”
“屬下保證把此事辦妥當(dāng),讓這幫家伙不會鬧起來?!?p> 李越點頭道:“那你趕緊按計劃行事,盡快完成招募人手,尤其那個掌柜人選,務(wù)必要講明道理,給足好處,買貨的事情讓司秋去做。”
“屬下遵命。”
趙東吉當(dāng)即匆匆下車,拉著司秋等人布置任務(wù)。
李越從車簾縫隙看到王明利還在馬車旁等著,當(dāng)即揚聲道:“王掌柜,讓你久等了?!?p> 王明利含笑道:“無妨,貴人若有事盡管吩咐?!?p> 李越說道:“王掌柜,你這三千斤硝石連運貨的馬車我一并都要了,你開個價?!?p> 王明利一呆,雖然他知曉這貴人肯定想買自家的硝石,但是直接連馬車都全部買下,就大大出乎意料了。
李越感覺到王明利的遲疑,冷哼一聲道:“怎么,你不賣?”
王明利心頭一跳,雖然他這三千斤硝石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被長安城的藥店訂購了,還有一部分甚至是拐了彎賣進(jìn)宮里,據(jù)說是給方士們煉仙丹用。
但此刻被李越冷聲逼問,腦門上冷汗就冒出來了。
這位貴人剛剛經(jīng)歷那么一場兇險的刺殺,手下幾人更是殺人不眨眼,自己若是不能稱了貴人的心意,未嘗不會人頭落地。
這亂世之中,什么虧都能吃,眼前虧絕不能吃。
不過,這貴人連那些店家的損失都肯賠償,想必應(yīng)該是個好說話的主。
王明利想到這里,連忙一臉惶恐地說道:“貴人,小人這三千斤硝石原本都已給長安城里的老主顧訂購了……”
李越輕哦了一聲,打斷了王明利的話語。
“讓他們等著,你再送一批就是了。你這批硝石賣給那些家伙,一共多少貫?”
王明利頓時明白,這批貨不想賣也必須得賣了。
“貴人,這批硝石每斤50文,一共150貫,另外五輛馬車值30貫?!?p> 李越并不知道硝石的市場價,不過估計這人也不敢胡亂報高價。
想想自己橫插一杠,強(qiáng)買了這批硝石,必然導(dǎo)致這人與長安城里老主顧的契約無法履行,違約的損失肯定會有。
甚至因此得罪了人,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這里,李越說道:“我也不和你還價了,一共出190貫,多出的10貫,就當(dāng)是和王掌柜你結(jié)個善緣,將來說不得還會找貴行續(xù)購硝石?!?p> 按照與郭念云制定的逃亡計劃,李越一行是要追趕上那支使團(tuán)隊伍,然后藏身其中逃出大唐。
李越之所以同意這個計劃,是因為他知道那位憲宗皇帝在歷史上做了十五年皇帝,還給大唐整出個“元和中興”的小陽春。
足見憲宗李純并非無能之輩,在他當(dāng)政期間,自己大概率很難回到大唐安然生活。
可是在他今早見證了四大侍衛(wèi)的武力值后,李越心里又多了幾分或許能夠潛藏于大唐的念想。
畢竟與北方大漠草原比起來,還是在大唐境內(nèi)生活更舒適一些。
加上對于弄出火藥之類的武器很有信心,也就想要維持住這個火藥原料的供應(yīng)渠道。
原本苦著的臉的王明利,聞言頓時露出了一絲笑容。
還好,這位貴人吃相果然不難看,不僅沒還價,還多付了10貫。
貴人言下之意,這10貫是給自己的。
聽話聽音,這貴人明顯可能成為自家硝石的長期大主顧,如此一來自己回去也能和東家交代了。
王明利陪笑道:“貴人如此體諒敝行的難處,小人代敝東家多謝貴人!
至于將來續(xù)購硝石的事情,請貴人放心,福來商行在梁州有硝石大礦,若是貴人長期訂貨,敝行保證送貨上門。”
李越原本只是隨口一說,卻不想王明利居然說可以送貨上門,心里頓時就轉(zhuǎn)開了念頭。
自己逃去回鶻境內(nèi),總要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的。
想要再回到大唐,強(qiáng)有力的武力保障肯定是必須的。
火藥就成為自己的殺手锏武器,肯定是需要長期制造使用,原材料的供應(yīng)問題就必須解決。
在他的印象中,漠北草原可沒有什么硝石礦,新疆那邊倒是有,不過好像多數(shù)都是鈉硝石礦,不僅處理起來麻煩,也距離太遠(yuǎn)。
總不能到時候?qū)W歐洲人那樣建一堆人工硝田吧。
梁州這硝石礦純度不錯,若是王明利能夠長途送貨,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硝石供應(yīng)渠道。
想到這里,當(dāng)即說道:“貴行真會做生意啊。既如此,你且將貴行在梁州的地址留下,若是將來需要向貴行訂貨,本公子自然會遣人尋你。”
說實話王明利還真沒想明白,這貴人一次買這許多硝石有什么用。
只是既然貴人是潛在的大客戶,他一個多年行商的掌柜,自然也樂意保持這份聯(lián)系。
當(dāng)下說道:“貴人盡管放心,此事小人必會向敝東家詳細(xì)稟報,若是貴人遣人來訂貨,小人保證必會安排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
隨后,李越讓司秋付錢給王明利,并拿了福來商行梁州總號和長安分號的地址。
王明利甚至給了一塊玉牌,作為老主顧的信物。
再說趙東吉去流民中招募力工伙計,須臾間就有不少人踴躍而來,更有一些人愿意直接賣身為奴,言稱給口飯吃就行。
如今這世道并不太平,今年關(guān)中收成不太好,到了這十一月里,就有不少人從家鄉(xiāng)流落到長安討生活而淪為流民。
長安城肯定進(jìn)不去,所以這些流民在臨皋驛附近荒野中搭了不少窩棚棲身。
往日里就指著路過的商旅,能給個出力搬貨之類的活計。
于是趙東吉挑挑揀揀,選了三十個小伙,其中有十二人自愿賣身做了家奴。
原本他是想讓李越掌掌眼,然后再篩選掉一些,有二十個人也就足夠分成兩支商隊了。
不想李越居然全要了,倒讓趙東吉頗有些高深莫測的感覺。
這位王爺死而復(fù)生后,似乎和以前的沖動莽撞頗為不同了,不僅能想出瞞天過海之計,而且似乎還對經(jīng)商頗為在行的樣子。
要是趙東吉沒記錯,這位王爺可是只喜歡與讀書人說話,十分討厭商人的。
?。ǜ魑蛔纷x的書友,能投點推薦票月票互動一下嗎?)